回覆列表
  • 1 # 佳期如夢將至

      1.字面解釋:以“崇尚”文化和“厚德”為品質。  2.地域解釋:“崇文”是對嘉興文化特徵的概括。嘉興人歷來好學求新,聰明勤奮、耕讀傳家。文獻記載,嘉興自古“士慕文儒”、“師古好學”、“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整個社會文明程度較高,“教育涵養者深”,社會得到安定與發展。作為崇文的結果,嘉興“奇才秀士輩出”、“為文物之邦”。歷經數千年的沉澱,嘉興傳承吳越文化的風采,保有楚文化的餘韻,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如船文化、水文化、潮文化、燈文化、瓜文化、菊文化、畫文化、服裝文化等源遠流長、爭奇鬥豔。教育發達,學風興旺,歷史上官學、書院、私塾眾多。自唐至清末共出狀元13人,明清兩代共有巍科人物(狀元、榜眼、探花、傳臚、會元)27人,進士730餘人。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更是代出不窮,據舊志著錄,至清末為止,嘉興有作者4193人,著書8917部,畫家、書法篆刻家也在600人以上。更值得驕傲的是,嘉興湧現了大批垂範後世、光耀千秋的文化名人,如西漢時期著名辭賦大家嚴忌、嚴助,晉代“文藻宏麗,獨步當時”的詩人陸機、陸雲,中國小說祖師幹寶,唐代著名詩人顧況、傑出詩人劉禹錫,中國十大名相之一陸贄,明代著名散文家李日華,傑出的思想家呂留良,浙西詞派的領軍人物朱彝尊,晚清大儒沈曾植,國學大師王國維,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沈鈞儒,現代藝術奇才李叔同、漫畫大師豐子愷,現代文豪茅盾,新月詩派的代表徐志摩等。  “崇文”的文化特徵,對今天嘉興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當今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更加需要弘揚崇文好學的良好風尚,這與我們提出建設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興”、建立“文明城市”、“學習型城市”等要求是完全吻合的。“厚德”是對嘉興人人生哲學的概括。“厚德”一詞,出自《易·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長期的文化積澱中,“厚德”具有三個層面的內涵,而這恰好與嘉興人的人生哲學相契合。一是崇善求美。“厚”意為推崇、崇尚,“德”是指品德和操守。“厚德”即是不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道德水平,為人處世以德為先。嘉興民風淳樸,向以“溫、良、恭、儉、讓”為人稱道。元至元《嘉禾志》說嘉興有“泰伯辭讓之遺風”、明萬曆《嘉興府志》稱嘉興多“秉禮之家,斤斤自好,不越矩矱”。清康熙《嘉興府志》說“郡介蘇杭間,獨能秉禮義,務耕織”。胸懷廣闊、心態平和,誠懇和善、勤勞務實,尊重他人、善於合作,這就是“厚德”的第一層含義。二是順應規律。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對“厚德載物”的解釋是:“至順極厚而無所不載也”,“至順”作為“厚德”的一個特性,即是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自古以來,嘉興始終能順應時代潮流,得風氣之先,積極應對,猛進如潮。在近現代的許多革命運動和重大事件中,嘉興常常走在時代的前列。改革開放以來,嘉興作為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處於中國最開放的長三角區域的中心地帶,成為浙江接軌上海、開放帶動的前沿陣地。“厚德”的第三個層面的內涵,即是“包容和諧”。“厚,故萬物皆載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載矣”。“厚德”,就是像大地一樣,包容萬物,無所不載。從歷史文化上看,嘉興處於吳越交界之地,吳越文化在此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在此交匯。而四通八達的地理環境和開放大氣的心態,使得嘉興一直成為多種文化的匯合之地。這種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吸收,促成了嘉興與外來移民的和諧相處並最終同化。從社會形態看,嘉興整個區域各方面的發展相對來講落差極小。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呈現均衡和諧的發展格局,城市和農村、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也呈現出均衡和諧發展的狀態。五縣(市)兩區發展水平、發展模式也基本相同,體現了均衡和諧的發展態勢。  “崇文厚德”,“崇文”是嘉興人的文化傳統,“厚德”是嘉興人的精神境界;“崇文”是嘉興人文精神的外在體現,“厚德”是嘉興人文精神的深刻內涵。這一內一外,一文一質,構成了嘉興人文精神的人生座標  3.分解:  崇文,是吳地文化的又一重要性徵。自春秋戰國始,吳、越地區即推崇“尚武”和“重文”理念。尚武,是當時自然環境與戰爭環境的需要,故吳人與越人皆能戰而不屈。後來,隨著南方戰事漸息,和平環境的形成,“尚武”之風遂演變為學習科學技術之“武”,使文化、科學、技術融為一體,以致吳中的許多武將,也體現出武中尚文的特點。三國時期的吳國,以周瑜、陸遜為代表,統領軍隊的將帥多為頗有學養的“儒將”。此表明吳地的“文”、“武”之風開始互相交融、轉換。於是,重教育、重科技、重文化、重創新,在吳地蔚然成風,至明清則大盛。許多崇文的富商亦致富不忘造福鄉梓,捐資辦學,獎勵學子,揮金藏書,推動教育,在吳地造成了崇學重教、敬商重文、文商並茂的良好社會風氣。於是,吳地人才輩出,代代不斷,其核心區域的蘇、錫、常等地進士、狀元聯袂而出。在現代,則成為教授、科學家的搖籃以及國學大師、文學家、藝術家、經濟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成批次產生的一塊神奇的文化土地。由此可見,“尚德”與“崇文”,構成了吳文化的核心價值內涵。敬重道德,表現出吳地“以德化民”,“以德治域”,以德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德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理想。崇尚文化,反映了吳地人民重教育、重科技、重創新、重發展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文化、教育、科技事業的興盛,不僅為國培育出了大批的棟樑之才,而且為吳地自身經濟文化的可持續、高速度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與動力支援。  “厚德”:是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潘多拉的匣子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