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吹泡泡的豬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十分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在陶淵明幼年時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制服的社會里,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了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岀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個訊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辭官,後來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成為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在隆安五年(401)母親去世,回家奔喪,此後時局變化,元興三年(404)陶淵明又做了劉裕的參軍,到了第二年,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同年八月又請求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多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

    《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園田居》也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失望,於是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此後他決定了隱居,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

    透過陶淵明幾次的岀仕與歸隱,他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只好追書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

  • 2 # 亭安讀書

    我糾正一下,如果完全以“官本位”去評價一個古人,或者名士,那麼任何的歷史都沒必要去研究了。並不是做了高官,就才是承擔責任,不做官去隱居作詩就是逃避責任。

    東晉詩人陶淵明,既然能稱得上詩人了,憑什麼要去跟宰相、大將軍比較?傳世詩125篇,文12篇的陶淵明,稱得上是逃避責任?難道被個小吏呼來喝去,任個小官,真的能起到那麼大作用?

    所以,我認為不應該把陶淵明的隱居歸結為逃避責任,有幾點理由:

    【1】正確認識魏晉名士

    很多人對魏晉名士有偏見,甚至是滿滿的毫不掩飾的偏見,認為他們本來有才華卻不為朝廷效力,不去出仕為官,不去代兵打仗,反而只寄情于山水,矯情做作的清談斂名。

    可事實僅是如此嗎?

    陶淵明作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君不見那《陶淵明集》中的詩篇,默默影響了後世多少人?作為魏晉時期的名士,陶淵明的隱居田園,是屬於魏晉名士獨有的風度。

    在精神層面上的發展,文學層面上建樹,足夠後人稱頌長久了。若是說陶淵明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可以是,因為他有才華,卻因為“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憤而辭官。

    可是,如果把能為後世傳下精神財富的陶淵明,還會有田園詩的恬淡疏樸嗎?我們還能體會“採菊東籬下”的美妙意境嗎?

    【2】應不應該出仕?

    當然應該,有志之士當為國效忠,為生民立命,兼濟天下才是文人之志。可這套價值觀,都是我們今人去揣度古人的思維。

    孔融、嵇康、阮籍、陶淵明不想為官嗎?在我看來是想的,只是因為生錯了時代,若是讓他們生在盛世,定可以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可是,漢末之後亂,一直亂到楊堅統一天下,還延續了幾十年的“隋唐英雄”亂鬥。

    縱貫魏晉名士之風,我不相信他們沒有救民於水火的心境,可在亂世之中,去在名士們看來是“助紂為虐”的出仕征戰四方,還是選擇安逸的竹林、田園去著書立說,這是一個並不矛盾的兩種選擇。

    願意出仕領兵的人,去建功立業就好;願意閒散生活的名士,去飲酒、清談、作詩就好,有何不可?想起龐德公的話了:

    【3】誰規定的責任?

    還想問題主,誰給陶淵明的責任?天下嗎?晉朝嗎?劉裕嗎?還是我們現代人?

    我想在陶淵明所處的時代裡,能給他設定責任的,應該是眾聖經典了。可這位魏晉名士陶淵明,在一百多篇詩文裡,引用了莊子、列子都好幾十次。

    所以,陶淵明不幸成為了很多眼裡的“清談誤國”之人,所以在陶淵明心中,並不會如自己的祖輩陶侃那樣,即便出身貧寒,被人看不起,也要去洛陽求官。

    東晉詩人陶淵明是一個逃避責任的人嗎?

    既然先秦經典不能給陶淵明一個責任,那麼是朝廷嗎?應該也不是的,《歸去來兮辭》裡的陶淵明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即便自己不願意做官,在親故的勸解之下,還是去遠方做官。可是自己的內心是不願意的,“富貴非吾願”,既然如此,何不歸去?

    對於自己負起最大責任,去尋找真正內心的陶淵明,該歸於不負責任的那一批人之中嗎?至少我依舊不贊同的。

    【結語】

    陶淵明想為官,如果不想為官,那麼何必離家百里上任?只是這早就不是昔日祖輩陶侃那樣,能夠靠著公明正大的建功立業“富貴”的時代了。

    所以陶淵明去了田園,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是那位頤指氣使的督郵,沒讓史書留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紫藤,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