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松simon

    a.我認為,自動化測試團隊的主要價值是

    解決手工測試不能解決的問題

    解決手工測試效率低的問題

    自動化測試可以轉換成自動化監控

    舉例:對於一個貸款流程的系統,對於貸款每個步驟的API介面的自動化測試,簡化成只檢查正確情況的主流程的測試,然後設計一個自動執行程式,自動執行測試,如果測試不透過,就傳送告警。這就變成了一個定製化的自動化監控工具了。

    b.自動化測試團隊的考核內容

    與手工測試相同的:

    測試用例數量,質量

    測試覆蓋率:白盒測試的程式碼覆蓋率,Api介面的覆蓋率,功能模組的覆蓋率

    測試的有效率:未檢出的線上系統Bug數量,手工檢出的Bug數量

    與手工測試不同的:

    c.讓老闆看到價值,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對比。

    還是要從價值的兩個角度去對比。

    舉例:測試效率的提升

    修改一個小功能後,對系統所有模組主要功能的自動化迴歸測試。告訴老闆,每次手工測試需要多少個人工,自動化測試需要多少個開發成本,之後測試時間和人工需要多少?

    舉例:手工測試解決不了的問題

    測試Android手機相容性問題,用人工基本不可能去做,量太恐怖。而現在自動化測試已經有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 2 # 軟體測試開發技術棧

    追其根本,首先我們清楚測試開發角色職責是圍繞產品質量,提升測試效率,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應用,不斷提高測試整體流程能力(單位時間能夠提供多少服務)。這背後也有一個問題,效率提升的目的又是什麼?假如一個測試團隊的人數相對固定、測試時間充足,他提升效率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從這種角度來思考,個人認為測試效率提升的根本意義在於:

    做更多的有價值的測試(更深入的需求分析、測試設計或者對測試右移的投入)實現真正的縮減成本(減少或抽調人力投入)適應開發模式的轉變,比如類敏捷、devops模式下的頻繁迭代/持續部署。過去,我們一直嘗試透過持續性的跟蹤自動化測試框架、工具的使用情況(發現缺陷數量、使用次數、實際節省(盈餘)時間等),來感知其發揮的價值(效率提升、質量保障)。但沒有較好的效果,總結了幾點:缺乏平臺化的統計、反饋媒介,相關資料過多的依賴測試人員的主動反饋,所以效果並不好。僅透過缺陷發現數量、實際節省時間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其價值(沒有體現出上述的所提的效率提升背後的意義)

    因此僅透過"發現缺陷數量"、"實際節省(盈餘)時間" 並不是可靠的度量方式。

    以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團隊為例,著重考慮自動化覆蓋率、效率提升率、效率轉換三個指標,按季度或版本為週期,進行持續性的評估,以便感知落地後的測試技術服務是否持續性的發揮著原定作用。

    自動化覆蓋率 = 當前版本該專案自動化測試點/當前版本該專案所有測試點。效率提升率 = 1- 單輪次自動化執行時間/單輪次手動執行時間(針對被自動化測試所覆蓋的用例而言)標準盈餘時間 = (單輪次手工執行時間-單輪次自動化執行時間)*自動化執行次數實際盈餘時間 = 結合標準盈餘時間估算投資回報率(ROI) = (標準盈餘時間/自動化測試開發投入時間)*100%效率轉換 = 對實際盈餘時間的分配及相關產出對應各項指標結合實際情況(如,原則上預期投入產出比小於150%,不開展或者降低優先順序),進行整體評估,同時設定S/A/B/C考核級別。這樣不僅可以評估當季度或版本的開展情況,也可以透過長期的考核情況(價值曲線),來評估整體產出價值。

    隨著測試平臺(用例中心、自動化測試平臺)的建設,上述統計項獲取成本已遠低於之前的人工統計。

    最後之所以做價值度量,不僅是為了體現自身價值,更是為最佳化價值、提升價值提供參考方向。

    更多內容,可以瀏覽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度量測試開發角色的產出價值》

    https://www.toutiao.com/i6648483835245756936/

  • 3 # 測試領域專家

    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老闆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多的事情,所以:

    1 原來用5個人天完成的迴歸測試,現在只需要3個人天。

    2 原來開發需要自己做單元測試,現在測試也能做,開發放心去開發更多業務吧。

    3 原來功能複雜度差不多的模組,上線後有20個缺陷,引入自動化測試後,加入持續整合,大幅降低了線上缺陷。

    4 原來一些不好測試或者一些重複性的測試,引入自動化後,提高了測試覆蓋度和效率。

    5 測試人員對自動化有極大學習熱情,大大提高團隊的技術能力。

    6 伴隨技術能力的提高,測試可以更多的工具,用於提高整個研發效率,比如持續繼承,程式碼質量控制。

    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測試團隊有沒有技術領頭人是關鍵。

    2 上峰和研發的支援力度是關鍵。

    3 密切關注推廣學習自動化後,小兵的心裡變化。

    4 自動化有投入成本,如果需要快速看到效果,從工具做起,從介面做起。

    5 實踐之中多用,多迭代,自動化要緊密結合業務,沒有萬能的框架。

    6 工具一定要好用,不然自己人都不用,得不償失。

    7 實際工作中,不建議以自動化比例做硬性指標,而以上述正面效果做考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和三國志曹操傳差不多的遊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