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南書法藝術院
-
2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認為,當代人在學習傳統書法過程中,最大的弊病是: 盲目崇拜名家,迷信歪理邪說,功利思想嚴重,沒有創新精神,不講科學方法,固步自封,不求甚解,執迷不悟,固執己見,急於求成……
由於上述諸多矛盾的心理問題,集腋成裘,於是,便形成了一道阻擋前進的大障礙! 尤其是那些思想守舊,不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人,無論是外因怎麼給力,他的內因就是不起變化,而且排斥力量非常強大。就像一個身患疾病的人,他寧可忍著拖著,也不願意接受治療,打針怕疼,吃藥賺苦,給他出驗方,他百般拒絕。
比如,學習書法,我一直主張,按科學訓練套路進行即是捷徑,可以避免走錯路、走彎路,而很多人卻竭力反對這種說法,錯誤的認為只要多臨帖、多寫多練就能熟中生巧……
正規的書法訓練方法應該是,如圖:
△圖為我研發的系統訓練模式
不遵循客觀規律,不講求科學法理,這種情況在當今書法界非常普遍。就拿最常見的基本功技法訓練問題來說吧。
比如: 執筆法,原本王義之的“撥燈法”,唐代陸希聲歸納總結的“五字執筆法”,都就非常好。但是,從沈尹默先生開始,居然把陸希聲原創的“五字法”要領中的精髓“甲肉之際”,篡改成了“指甲根部”,如此一個重大的錯誤改革,加之在一些當代偽大師們竭為推崇和演繹下,面目大變、似是而非。使近百餘年來,幾代書法愛好者們深受其苦不能自拔。
如今,“撥燈法”、“五字法”,倍受冷漠,很少有人延用了。其實,常見很多人,寫不好、效果差、進展慢、週期長,甚至誤入歧途……究其原因,主要是執筆法不正確導致的。
那麼,什麼樣的執筆法才是正確的呢?請參看下圖:
△圖為我的大楷執筆法
另外,古人的一些書法論述,多是零碎片式的支言簡片語,比如,“把筆無定法”,“筆筆中鋒",“去筆頭二寸”,“指實、掌豎”,“筆桿直立”,等等,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原委沒有詳細解釋。所以,僅僅單純一句話,不足以作為科學系統論斷,也難以讓人信服,絲毫沒有任何參用價值! 諸如此類,皆屬於針對某一個技術問題發表的管窺之見,並非是共識。如果,把幾個人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進行比對,還會發現彼此相互矛盾。這說明,由古至今,書法理論體系,訓練方法體系,一直沒有得到完善,即有空白點,也有誤區。
時至今日,有的早已經過時、失效的老套作法,現在仍然有人迷信它、使用它。死咬著不鬆口,還拼命地曲解其意,堅持錯誤的主張。殊不知,古人和我們現代人相比,無論是書寫環節與條件,還是書法應用範圍等方面,完全大不相同了,沒有可比性。
△圖為我的小楷執筆法
即然書法已由實用轉化為藝術了,那麼,書寫技藝方法也理應與時俱進。因此說,對於過去那些不符合現實的理論、做法,應該去粗取精,批判地繼承。比如,臨摹方法,這類老套的訓練方法,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更不能張冠李戴,隨意濫用,必須重新修繕,增加新的實用性功能,方能使其為我所用。
總之,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必須有科學探索、謙謹勤奮的做事態度,博學篤行,不斷地接受新事物,只有這樣,才能獲取書法真經,達到理想的效果。
△圖為我的單勾法示範
-
3 # 千千千里馬
傳統書法練習,主要是“臨”,臨就是對臨。也就是看字帖怎麼寫的,我把自己看到的“寫出來”。這有什麼錯嗎?應該是沒有什麼錯的。但是,不同的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正確”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是“看”對了還是沒有看對,這就是我們傳統學習方法的根本缺陷。
我們再看“酒”字。我們就只看看三點水的寫法吧,你看看有一點“像羲之”的味道嗎?再一筆一筆看下去,你就明白了,你為什麼不會看字帖。看字帖有多重要!
我們再看看。吳熙載的臨摹。我們就看“以為”這兩個字吧。先說說“以”字。以字的口和人不但筆法不對,而且結構也是錯誤的。字帖上“人”撇畫的收筆與“口”字的底部在同一斜勢線上。吳熙載的不但下去了,也沒有了“斜勢”。而且最後的一個捺畫,完全沒有開張出來。
其次,我們看“為”字。為字的第一筆“撇”畫,就是個錯。第二筆“橫折撇”也是錯誤。接著三個“橫折”全部錯誤地仰勢,而字帖是橫勢!你說他的眼睛是怎麼看的呢?
古代書法家如此,現代書法家也不會例外的。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會發現“我對哪裡錯哪了”。
這就是學習傳統書法非常容易出現的錯誤。
學習書法,不能不發現錯誤與你學楷書還是隸書 草書都沒有關係。只要你的眼睛像吳熙載那樣看字帖臨摹,你下輩子也是這樣。
我們看看楊再春先生臨摹趙孟頫《膽巴碑》的一個“勝”字時候,都有哪些“沒看出來”的“錯”吧。
請看圖片右邊是楊再春先生的臨摹。左邊是趙孟頫字帖裡的原字。我就不詳細說了,你從第一筆的起筆看起,看看楊再春的這個“勝”字有沒有勝出的地方。
如果你學會了看字帖,能夠看得比較準確,那麼,學習書法基本不會出現嚴重錯誤的。
學習書法很難,但是,按照“四法三筆”的精神學習,你就不會感到很難了。因為只有“四法三筆”會把你寫字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四個環節盯得死死的,你想犯錯誤,機會是很少的。
回覆列表
障礙在哪!
把寫字當成書“法”。
不明白,不去探究書法是什麼,寫幾劃字,加個紅印,落個證:,名聲,封個級別師,人人高興。“大師們”怕高手,這就是了!不信嗎?拿一堆大師作品出來擺擺,能挑幾件作品具備文化符號及其“精、氣、神”的。只能搖搖頭,沒有辦法少說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