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1948年在柏林發生的一次美蘇鬥爭,歷時11個月,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而告終。史稱這次鬥爭為“柏林危機”。這次危機是美國蓄意分裂德國、惡化美蘇關係而製造的一次事件。
戰後,德國戰敗,美、蘇、英、法四國分割槽佔領了德國。1945年6月5日,佔領區當局在柏林開會,聯合發表《關於德國佔領區的宣告》,規定東區由蘇聯佔領,西南區由美國佔領,西北區由英國佔領,西區由法國佔領;柏林由四國共管。隨後成立了盟國管制委員會,對德國實行管轄。1945年以後。為了解決德國問題,四國曾舉行過數次外長會議。1948年2月,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外長會議在倫敦召開。在此次會議上,美國加緊推行分裂德國的步驟。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推行歐洲復興政策。這次會議於6月7日結束後發表公報,決定在德國西佔區擬訂“基本法”,召開“制憲會議”;美、英、法擬議建立德國西部國家;在德國境內西區進行幣制改革;六國組成國際管理機構對西區的工業生產進行管理等。
倫敦會議是由美國操縱的,排斥蘇聯在德問題上的發言權,試圖單獨解決德國問題,並在德國西部建立一個國家,以此為橋頭堡,建立反蘇陣線。對此,蘇聯非常不滿。1948年3月20日,蘇聯宣佈退出盟國管制委員會。6月19日,針對美國於6月18日宣佈將於20日在德境西區進行幣制改革的宣告,蘇聯發表了政府宣告,指出大柏林屬蘇佔區內,是蘇佔區的一部分;宣佈為了防止對蘇佔區貨幣流通的破壞,蘇聯將採取措施加強管理、控制西方國家進入柏林的通道。柏林危機由此開始。
22日,蘇、美、英、法在柏林召開會議討論柏林貨幣問題。蘇聯代表在會上宣佈,蘇聯決定在柏林發行新貨幣,美國隨即宣佈把德境西區貨幣改革擴大到柏林西區。由於柏林是由四國共管,蘇美都聲稱有權在柏林推行新貨幣,並且命令柏林行政管理當局執行各自的貨幣政策。23日下午,柏林市政當局採取折衷方案,決定在蘇佔區實行蘇聯發行的新幣,在柏林西則實行美英法的新幣。
24日,蘇聯針對這種情況,全面封鎖了柏林,中斷柏林鐵路、公路、水路交通線。美國以此提出抗議,英法政府支援美國的立場。三國隨即也宣佈對兩個德佔區即蘇聯佔領區和美、英、法佔領區之間和柏林西區與蘇佔區之間的交通、運輸和貿易進行限制。
柏林危機全面爆發,一時蘇佔區和德境西區關係非常緊張,交通、運輸中斷、居民來德被限制,柏林市政管理陷入混亂,人心惶惶。戰爭氣氛籠罩著柏林。美國為了進一步實現其分裂德國的陰謀,推波助瀾,大肆宣傳核恐怖,並有意製造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假象。以迷惑人心。美國還運送了大量武器、物資到美、英、法佔區。
8月2日,斯大林指出美國破壞德國的統一,使西方失去共管柏林的法律基礎,建議用柏林蘇佔區的新幣代替西區的新幣。美、英、法駐蘇大使在聽取了斯大林的建議後,提出了各自的立場,堅持其分裂德國的政策。
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在會見美國國際新聞新歐洲分社社長時就柏林問題建議;如果美、英、法三國同意把建立單獨的西德國家推遲到研究整個德國問題的外長會議召開時,那麼蘇聯可以取消對柏林的交通管制。
4月8日,美、英、法三國外長在華盛頓簽署關於德國的協議,單獨就西德的成立以及西德與三國的關係作出規定。
5月8日,西德制憲議院委員會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通稱“波昂憲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國批准了該憲法。
5月12日,柏林的“封鎖”全面解除,至此柏林危機結束。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首都為波昂。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
第二次:第二次是因為核武器核競爭的原因
隨著美蘇戰略力量對比的改變,蘇聯開始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在政治上,第二次柏林危機於60年代初達到高潮,使美蘇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一切打破了美國本土是“安全堡壘” 的幻想,人們開始意識到,美蘇之間爆發一場戰爭是完全可能的。於是,變化了的形勢對美國戰略的修改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肯尼迪上臺後,立即宣佈以“靈活反應戰略”取代“大規模報復戰略”,以便美國總統在衝突中能在多種核作戰方案中靈活選擇,而非僅僅依靠大規模報復。在肯尼迪政府看來,必須考慮到威懾一旦失效,如何在一場實際的核戰爭中使美國的城市少受損失。
(二)麥克納馬拉的“安阿伯(Ann Arbor)講話”
適應“靈活反應戰略”的要求,1963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位於安阿伯的密執安大學,發表了他那篇著名的演說。他說:“應當以一種和我們過去對待常規戰爭相同的態度對待(一場核戰爭中的)基本軍事戰略。這就是說,在核戰爭中,主要的軍事目標……應該是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而不是它的平民。”
麥克納馬拉在安阿伯講話中提出的觀點,立即被稱之為“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戰略或“不打城市”(City-avoid)戰略。這是美國戰後首次公開提出的把軍事力量作為核戰爭中的主要打擊目標的政策主張。“實戰威懾”的思想產生於60年代初並非偶然。除了前面所談的幾個基本原因以外,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偵察衛星技術也為新戰略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為不掌握敵軍事力量部署的準確情報,是無法實施這一戰略的。
第一次
1948年在柏林發生的一次美蘇鬥爭,歷時11個月,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而告終。史稱這次鬥爭為“柏林危機”。這次危機是美國蓄意分裂德國、惡化美蘇關係而製造的一次事件。
戰後,德國戰敗,美、蘇、英、法四國分割槽佔領了德國。1945年6月5日,佔領區當局在柏林開會,聯合發表《關於德國佔領區的宣告》,規定東區由蘇聯佔領,西南區由美國佔領,西北區由英國佔領,西區由法國佔領;柏林由四國共管。隨後成立了盟國管制委員會,對德國實行管轄。1945年以後。為了解決德國問題,四國曾舉行過數次外長會議。1948年2月,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外長會議在倫敦召開。在此次會議上,美國加緊推行分裂德國的步驟。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推行歐洲復興政策。這次會議於6月7日結束後發表公報,決定在德國西佔區擬訂“基本法”,召開“制憲會議”;美、英、法擬議建立德國西部國家;在德國境內西區進行幣制改革;六國組成國際管理機構對西區的工業生產進行管理等。
倫敦會議是由美國操縱的,排斥蘇聯在德問題上的發言權,試圖單獨解決德國問題,並在德國西部建立一個國家,以此為橋頭堡,建立反蘇陣線。對此,蘇聯非常不滿。1948年3月20日,蘇聯宣佈退出盟國管制委員會。6月19日,針對美國於6月18日宣佈將於20日在德境西區進行幣制改革的宣告,蘇聯發表了政府宣告,指出大柏林屬蘇佔區內,是蘇佔區的一部分;宣佈為了防止對蘇佔區貨幣流通的破壞,蘇聯將採取措施加強管理、控制西方國家進入柏林的通道。柏林危機由此開始。
22日,蘇、美、英、法在柏林召開會議討論柏林貨幣問題。蘇聯代表在會上宣佈,蘇聯決定在柏林發行新貨幣,美國隨即宣佈把德境西區貨幣改革擴大到柏林西區。由於柏林是由四國共管,蘇美都聲稱有權在柏林推行新貨幣,並且命令柏林行政管理當局執行各自的貨幣政策。23日下午,柏林市政當局採取折衷方案,決定在蘇佔區實行蘇聯發行的新幣,在柏林西則實行美英法的新幣。
24日,蘇聯針對這種情況,全面封鎖了柏林,中斷柏林鐵路、公路、水路交通線。美國以此提出抗議,英法政府支援美國的立場。三國隨即也宣佈對兩個德佔區即蘇聯佔領區和美、英、法佔領區之間和柏林西區與蘇佔區之間的交通、運輸和貿易進行限制。
柏林危機全面爆發,一時蘇佔區和德境西區關係非常緊張,交通、運輸中斷、居民來德被限制,柏林市政管理陷入混亂,人心惶惶。戰爭氣氛籠罩著柏林。美國為了進一步實現其分裂德國的陰謀,推波助瀾,大肆宣傳核恐怖,並有意製造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假象。以迷惑人心。美國還運送了大量武器、物資到美、英、法佔區。
8月2日,斯大林指出美國破壞德國的統一,使西方失去共管柏林的法律基礎,建議用柏林蘇佔區的新幣代替西區的新幣。美、英、法駐蘇大使在聽取了斯大林的建議後,提出了各自的立場,堅持其分裂德國的政策。
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在會見美國國際新聞新歐洲分社社長時就柏林問題建議;如果美、英、法三國同意把建立單獨的西德國家推遲到研究整個德國問題的外長會議召開時,那麼蘇聯可以取消對柏林的交通管制。
4月8日,美、英、法三國外長在華盛頓簽署關於德國的協議,單獨就西德的成立以及西德與三國的關係作出規定。
5月8日,西德制憲議院委員會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通稱“波昂憲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國批准了該憲法。
5月12日,柏林的“封鎖”全面解除,至此柏林危機結束。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首都為波昂。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
第二次:第二次是因為核武器核競爭的原因
隨著美蘇戰略力量對比的改變,蘇聯開始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在政治上,第二次柏林危機於60年代初達到高潮,使美蘇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一切打破了美國本土是“安全堡壘” 的幻想,人們開始意識到,美蘇之間爆發一場戰爭是完全可能的。於是,變化了的形勢對美國戰略的修改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肯尼迪上臺後,立即宣佈以“靈活反應戰略”取代“大規模報復戰略”,以便美國總統在衝突中能在多種核作戰方案中靈活選擇,而非僅僅依靠大規模報復。在肯尼迪政府看來,必須考慮到威懾一旦失效,如何在一場實際的核戰爭中使美國的城市少受損失。
(二)麥克納馬拉的“安阿伯(Ann Arbor)講話”
適應“靈活反應戰略”的要求,1963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位於安阿伯的密執安大學,發表了他那篇著名的演說。他說:“應當以一種和我們過去對待常規戰爭相同的態度對待(一場核戰爭中的)基本軍事戰略。這就是說,在核戰爭中,主要的軍事目標……應該是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而不是它的平民。”
麥克納馬拉在安阿伯講話中提出的觀點,立即被稱之為“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戰略或“不打城市”(City-avoid)戰略。這是美國戰後首次公開提出的把軍事力量作為核戰爭中的主要打擊目標的政策主張。“實戰威懾”的思想產生於60年代初並非偶然。除了前面所談的幾個基本原因以外,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偵察衛星技術也為新戰略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為不掌握敵軍事力量部署的準確情報,是無法實施這一戰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