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吃嗎好吃嗎熟了嗎
-
2 # 暢談古今趣事
晚清時期的主要特色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據《中國的印度人社團》記載,印度巡捕最早出現於1867年的香港警署。在英國政府看來,印度是大英帝國的屬民,讓印度人管理香港是殖民政策的體現。
1883年10月12日。中國的《申報》也對英國政府僱傭印度巡捕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報道認為僱傭西方人做巡捕,辦事效率雖高但要求的工資太多。僱傭華人做巡捕,工資是少了很多,但辦事效率太低。常會令工捕房大為惱火。而印度籍的巡捕恰好在中國與西方之間,不但辦事效率高,而且工資要的少。只要能混口飯吃就已經滿足了。對於英華人而言,這樣“廉價的勞動力”是他們所喜歡的。所以從晚清到民國時期,印度巡捕數量劇增。
越南曾是清王朝的附屬國。1883年12月法軍非法侵略越南,蓄意挑起了中法戰爭。經兩年多的戰爭最終以中國勝利而告終,可懦弱無能的清政府卻和法軍議和,將越南的主權轉讓給了法國以免除法軍對華日後的報復。法軍穩定越南局勢後隨即開始在越南境內招募巡捕,越南巡捕的由來雖然比印度巡捕要晚的多,但和招募的方式大致相同。
當然,法國大量招募越南巡捕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據《上海法租界華人巡捕研究》記載,1871年,法租界的華人巡捕只佔28%,而到了1904年,華人巡捕則佔到了72%。隨著英法聯軍的不斷侵華激起了越來越多華人民的憤怒。國內民族主義勢力抬頭,大多華人對租界內的外華人都是持敵對態度。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華巡捕在內,一旦華巡捕利用人多的優勢發動兵變,那麼後果是不敢想象的,就連工捕房巡長的性命都要堪憂。所以調入那麼多越南巡捕名義上是加強租界的警力,實際上是法國政府利用越南巡捕來牽制華巡捕的力量。並利用這一機會擴充自己在華的實力同時還可增加“鯰魚效應”,讓華人巡捕工作充滿危機感。
英法政府手段老辣。不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虐待華人巡捕,剋扣薪水。還讓這些“阿三”來監視我們的一言一行。這種屈辱的滋味實在太難受了!
回覆列表
英租界有來自英國殖民地印度的三哥不是很正常嗎?法租界有來自印度支那越南人不也很正常嗎?就像在日軍裡有北韓人和臺灣人不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