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稻孑
-
2 # 火星一號
在自發的情況下,地球不可能演變為黑洞。宇宙中能夠成為黑洞的天體極少,地球遠遠不夠格。天體成為黑洞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要質量足夠大,至是太陽質量的20倍,這相當於地球質量的666萬倍。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巨大的質量才能演變成黑洞呢?
黑洞沒有實體表面,質量都在中心的引力奇點中。正常情況下的物體都是實體,因為組成物體的原子之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力,所以物體並不會被自身重力壓垮。但如果物體的質量超過一定閾值,自身所具有的重力不但會把組成物體的原子壓碎,並且也會壓碎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力可以防止引力坍縮,物體會被自身壓縮為奇點。在奇點周圍,空間受到強烈彎曲而包裹住奇點,形成一種與外界空間相隔的時空區域,這就是黑洞。
在宇宙中,只有恆星擁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形成黑洞。天體都是由星雲聚集而成,一旦質量達到木星質量的80倍(地球的2.5萬倍),天體就會啟動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而成為恆星。不過,質量超過20倍的恆星並不會馬上坍縮成黑洞,這是因為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產生強大的輻射壓,從而防止引力坍縮。直到大質量恆星內部的核聚變燃料耗盡,它們將會發生超新星爆發,而殘留的核心部分則會坍縮成黑洞,質量在太陽質量的3倍以上,半徑至少9公里。
總之,地球的質量太小了,不會坍縮成黑洞。事實上,就連質量是地球33.3萬倍的太陽也無法演變為黑洞。
-
3 # 放蕩不羈dear
不能,第一地球不燃燒,第二,地球不是恆星,第仨質量太小,比起黑洞所需質量條件,地球質量微乎其微,別說地球,太陽都不可能變成黑洞
-
4 # kaidazero
首先地球不可能成為恆星 實際成為黑洞也不可能 但是理論上成為黑洞的條件是R=2GM/c^2
R是地球成為黑洞時的半徑 M是地球的質量 G是萬有引力恆量 c是光速
-
5 # 星球上的科學
首先,黑洞的形成,是一顆準備滅亡的恆星,在重力作用下,核心物質迅速的收縮,坍塌並且發生強力爆炸,由於恆星的質量非常大,所以引力比中子的排斥力還要大,最後所有中子都被碾碎 形成一個密度極大的物質。極大的質量使得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無法逃脫,所以我們看到的黑洞是黑色的。
而地球既不是恆星,質量也不夠大(太陽的質量也不足以變成黑洞),所以地球是不可能變成黑洞了。
事實上我們對黑洞的瞭解還很少,從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之後,我們還從未真正拍到過黑洞的真實面目。網上的黑洞圖片不過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圖片。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今天晚上9點,由全世界200多名科學家利用兩年時間透過全世界的望遠鏡記錄的資料。即將公佈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自此,人類對黑洞的研究會進一步加深,而我們也會成為“看到黑洞”的第一批人。
-
6 # 北京得明
拜託一下,打好常識概念基礎好不好?你這不是科學思考,而是胡思亂想。
記住:任何一個科學暢想,都要立足於常識概念基礎,否則,就是胡思亂想。
祝:踏實,進步,快樂。
-
7 # 諸葛小村姑
不就是黑洞麼,至於把各位嚇得魂不守舍?隨著4月10日即將公佈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來臨,地球上的人們也開始擔心地球是不是會變成黑洞,影響人類吃瓜情緒。就算地球核心有20萬個念頭想變成黑洞,它也沒這個資格。在宇宙天體演化過程中,質量為王,其餘都得靠邊站。
(黑洞看起來精緻溫柔,哪裡看得出來猙獰?)
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是大質量的恆星(超新星爆炸後的中心殘留物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最後結局就是黑洞,這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好多倍,地球只是太陽的1/330000,距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遙遠、遙遠……(此處省略25個遙遠),各位不用怕怕。
(看看下面這粒綠色豌豆就是地球與太陽的比例!太陽都表示無奈,你還擔心個啥子?)
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大可放心嗑瓜子、看宮鬥劇,不必擔心地球有一天“咻”地一下,變成黑洞。
-
8 # 鬼稻孑
絕對不會,木有足夠強大的體量,速度,溫度,無法形成臨界點,永遠是孤獨行星。或是被黑洞湮滅掉,再等黑洞達到超臨界點再形成區域性宇宙爆炸,重新開始下次宇宙,你想象下在這個宇宙中的元素週期表將是現在的至少3倍以上是咋樣的世界
-
9 # 火星一號
在自發的情況下,地球不可能演變為黑洞。宇宙中能夠成為黑洞的天體極少,地球遠遠不夠格。天體成為黑洞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要質量足夠大,至是太陽質量的20倍,這相當於地球質量的666萬倍。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巨大的質量才能演變成黑洞呢?
黑洞沒有實體表面,質量都在中心的引力奇點中。正常情況下的物體都是實體,因為組成物體的原子之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力,所以物體並不會被自身重力壓垮。但如果物體的質量超過一定閾值,自身所具有的重力不但會把組成物體的原子壓碎,並且也會壓碎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力可以防止引力坍縮,物體會被自身壓縮為奇點。在奇點周圍,空間受到強烈彎曲而包裹住奇點,形成一種與外界空間相隔的時空區域,這就是黑洞。
在宇宙中,只有恆星擁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形成黑洞。天體都是由星雲聚集而成,一旦質量達到木星質量的80倍(地球的2.5萬倍),天體就會啟動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而成為恆星。不過,質量超過20倍的恆星並不會馬上坍縮成黑洞,這是因為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產生強大的輻射壓,從而防止引力坍縮。直到大質量恆星內部的核聚變燃料耗盡,它們將會發生超新星爆發,而殘留的核心部分則會坍縮成黑洞,質量在太陽質量的3倍以上,半徑至少9公里。
總之,地球的質量太小了,不會坍縮成黑洞。事實上,就連質量是地球33.3萬倍的太陽也無法演變為黑洞。
-
10 # 放蕩不羈dear
不能,第一地球不燃燒,第二,地球不是恆星,第仨質量太小,比起黑洞所需質量條件,地球質量微乎其微,別說地球,太陽都不可能變成黑洞
-
11 # kaidazero
首先地球不可能成為恆星 實際成為黑洞也不可能 但是理論上成為黑洞的條件是R=2GM/c^2
R是地球成為黑洞時的半徑 M是地球的質量 G是萬有引力恆量 c是光速
-
12 # 星球上的科學
首先,黑洞的形成,是一顆準備滅亡的恆星,在重力作用下,核心物質迅速的收縮,坍塌並且發生強力爆炸,由於恆星的質量非常大,所以引力比中子的排斥力還要大,最後所有中子都被碾碎 形成一個密度極大的物質。極大的質量使得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無法逃脫,所以我們看到的黑洞是黑色的。
而地球既不是恆星,質量也不夠大(太陽的質量也不足以變成黑洞),所以地球是不可能變成黑洞了。
事實上我們對黑洞的瞭解還很少,從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之後,我們還從未真正拍到過黑洞的真實面目。網上的黑洞圖片不過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圖片。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今天晚上9點,由全世界200多名科學家利用兩年時間透過全世界的望遠鏡記錄的資料。即將公佈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自此,人類對黑洞的研究會進一步加深,而我們也會成為“看到黑洞”的第一批人。
-
13 # 北京得明
拜託一下,打好常識概念基礎好不好?你這不是科學思考,而是胡思亂想。
記住:任何一個科學暢想,都要立足於常識概念基礎,否則,就是胡思亂想。
祝:踏實,進步,快樂。
-
14 # 諸葛小村姑
不就是黑洞麼,至於把各位嚇得魂不守舍?隨著4月10日即將公佈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來臨,地球上的人們也開始擔心地球是不是會變成黑洞,影響人類吃瓜情緒。就算地球核心有20萬個念頭想變成黑洞,它也沒這個資格。在宇宙天體演化過程中,質量為王,其餘都得靠邊站。
(黑洞看起來精緻溫柔,哪裡看得出來猙獰?)
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是大質量的恆星(超新星爆炸後的中心殘留物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最後結局就是黑洞,這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好多倍,地球只是太陽的1/330000,距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遙遠、遙遠……(此處省略25個遙遠),各位不用怕怕。
(看看下面這粒綠色豌豆就是地球與太陽的比例!太陽都表示無奈,你還擔心個啥子?)
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大可放心嗑瓜子、看宮鬥劇,不必擔心地球有一天“咻”地一下,變成黑洞。
回覆列表
絕對不會,木有足夠強大的體量,速度,溫度,無法形成臨界點,永遠是孤獨行星。或是被黑洞湮滅掉,再等黑洞達到超臨界點再形成區域性宇宙爆炸,重新開始下次宇宙,你想象下在這個宇宙中的元素週期表將是現在的至少3倍以上是咋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