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農帽

    中藥炮製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古時又稱“炮炙”、“修事”、“修治”。藥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儲存,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必備工序。幾千年以來,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炮製方法與技術,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傳統的炮製加工工具。炮製是中藥傳統制藥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飲片入藥,生熟異治”是中藥的鮮明特色和一大優勢。中藥飲片炮製技術是中國所特有的,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藥炮製歷史久遠。相傳起源於神農時代,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對中藥炮製已有詳細的記述。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述了一百餘種藥物的炮製。南北朝時期雷的炮製專著《雷公炮炙論》記載了300種藥物的炮製方法與技術。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的第一部國家藥典,標示有藥物炮製的方法,是炮製技術受到政府保護的開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設有炮製專項,繆希雍的《炮炙大法》,總結中藥炮製大法17種。清代張睿的《修事指南》,詳細記載了232種炮製方法。目前,全國專門從事炮製工作的只有近百人。中藥炮製技術處於萎縮的瀕危狀況。由於“現代”用藥方法趨於“常規化”,傳統的“一方一法”的用藥模式已不復存在,許多特殊而又可產生特效的傳統炮製技術逐漸被遺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天的懷念好句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