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填哥嗑歷史
-
2 # 純釀79
齊桓公,用對了人,管仲曾射了他一箭,差點要了他的命。但齊桓公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成就了齊國霸業。可後來齊桓公不聽管仲遺言,任用小人,最後被餓死宮中,屍體腐爛生蟲都沒人收屍,齊國也就此衰落,令人唏噓。
齊桓公,用對了人,管仲曾射了他一箭,差點要了他的命。但齊桓公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成就了齊國霸業。可後來齊桓公不聽管仲遺言,任用小人,最後被餓死宮中,屍體腐爛生蟲都沒人收屍,齊國也就此衰落,令人唏噓。
為什麼呢?
如果連按照正常程式稱王的都算在內的話,那春秋戰國第一個稱王的不知道是誰。有可能是周平王,也有可能是周攜王。更有可能的是,兩個人同時稱王。
正史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作為春秋戰國時代的開始。所以,很多的人認為,周平王是當時唯一的王。
但是,遺憾的是,周平王並不是。當時周朝的局勢,是二王並立。
周平王與周攜王
另外的一個王,是周攜王。名字叫姬餘臣。周平王的名字叫姬宜臼。
姬餘臣是姬宜臼的庶弟。
話說當年周幽王得到褒姒,欣喜異常,廢了王后和太子宜臼。又烽火戲諸侯,並且準備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且包圍申國,要求申侯交出宜臼。這個行為,惹惱了申侯。於是,申侯聯合犬戎、繒國、許文公,大舉進攻鎬京,殺死周幽王和太子伯服。並且立自己的孫子宜臼為周王,史稱周平王。
烽火戲諸侯
但是周平王引狼入室,殺害自己父親的行為,為諸侯所不齒。以虢國為首的西周諸臣立周平王的庶弟姬餘臣為周王,稱為周攜王。周朝,開始進入二帝並立的時代。
而當週平王遷都洛陽的時候,周朝二王並立的時代剛剛開始。
那麼,二王並立什麼時候結束呢?
公元前750年,二王並立20年之後,晉國國君晉文候幫助周平王,帥軍殺死周攜王,二王並立的時代結束。周平王成了唯一的王。
所以,如果說按照正常程式的話,應該是周平王和周攜王同時成為春秋第一個稱王的。
僭越自立的楚武王
當然,如果說到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哪一個最先稱王的,那肯定是大名鼎鼎的楚國。
它的第一代王,是楚厲王,《史記》公認的第一代楚王,是楚武王。
楚武王為什麼要稱王,為什麼敢於稱王呢?這要從楚國的歷史開始說起。
不服周
楚國是高陽的後裔。在商朝時,受到商王朝的迫害和驅逐。逐漸遷往南方。在商朝末年,楚國羋氏族長鬻熊,審時度勢,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給予“子”的封號,臣屬於周。
按照周王朝的爵位王、公、侯、伯、子、男的順序,我們可以知道,鬻熊在周朝不怎麼受到重視。周朝不僅僅不重視楚,而且在楚國周邊分封了很多個姬姓諸侯國,監視限制楚國。
江淮大鱷
楚國的歷史,造就楚華人的叛逆,勇敢,堅強的性格。經過一代代楚國君主的努力,還有周朝天高皇帝遠的優勢,楚國逐漸發展起來。相繼滅掉周邊的眾多小國。成為了華夏南方一隻強大的力量。擁有同周王朝抗衡的實力。
僭越稱王
楚國的叛逆和逐漸的強大,引起周王朝的不滿。周昭王時期,就曾經南下征服楚國,在漢水之濱,全軍覆沒。
對周王朝的不服,和周王朝的戰爭,實力的強大,刺激楚國的野心。楚國君主熊渠直接稱王,並且同時封了三個兒子為王。楚國,一下子有了四個王。
在周厲王時期,楚國國君擔心槍打出頭鳥,成為周厲王打擊的物件,於是取消王的封號。
但是在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衰微,楚國又再一次稱王了。在春秋時代,最早稱王的楚國國君是楚厲王。他在位的時間,是公元前758年至公元前741年。如果他在位就稱王的話,稱王的時間,只是比周平王慢了12年而已。
武王稱王
楚厲王之後即位的是楚武王。
楚武王可能一開始並不想稱王。只是想讓周王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所以,他率領軍隊攻打隨國。隨國的國君很納悶,你為什麼打我?楚武王說道:“我是蠻夷,想打你還要什麼理由嗎?現在中原各國互相征伐,我也想參與中原事務,請求周王室為我加官進爵。”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
楚武王加官進爵的願望被周王室拒絕了。於是,楚武王勃然大怒,自封為王。從此,楚國國君代代稱王。據《史記》記載:
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這就是楚國國君稱王的歷史。
楚武王
可嘆楚國國君僭越稱王,周王室卻無可奈何。畢竟,周王室也自身難保了——周恆王自己都還被鄭國割了麥子,射中肩膀呢。楚國稱王的事,周王室管不了了,畢竟,實力決定一切啊!
所以,按照正常的程式來說的話,周平王和周攜王應該是並列在春秋戰國時代第一個稱王的,如果說是那一個諸侯國最先僭越稱王的話,毫無疑問,是楚國了。畢竟,楚國的實力擺在那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