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24960550412

    我的觀點是,懂的和聯想的越多,藝術越有樂趣。如果依然不認同,那就直接看最後段吧。(本文圖多舉例)對於藝術作品,喜歡或者不喜歡都是一種態度,最怕的是沒有感覺。就像我們一群人出去玩,有的人看到綠水青山和抬頭望見的小花都會覺得好美哦生髮些許感慨,有的人就會看山是山看水還是那水。通常,我們都會覺得,前者好像更有情趣一些。欣賞藝術作品也是這樣,一首曲子你可以聽懂它的結構之美旋律節奏之美,或者可以聯想到很多令你感觸的人和事。一幅畫可以看懂它的構圖色彩之美風格流派之美,或者可以觸及你的很多其它知識點,那這幅作品就變得相當有趣了。咱們以一幅梵高的作品《星空》為例,看看可以有哪些聯想。1.看到這幅畫你會覺得它很明亮,它為什麼顯得明亮呢?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色彩中的“補色”使用問題。為了簡單理解,我們來看個基礎色板,對角的顏色就是互為補色——(見下圖) 所以,可以看出,梵高的《星空》中大量使用的藍色和橙色,就互為一對補色。然後你就可以聯想,補色在生活中其實也很常見呀,比如你長時間盯著一塊紅布,當把紅布拿走,你的眼前會存在一個顏色的滯後,但它不再是紅色了,而是青綠色。或者你可以長時間對著黃色的太陽看,之後再轉開眼睛,眼前基本就是一片藍色籠罩了,這樣的經驗大家應該都有。在這裡,紅色和綠色互為補色,黃色和藍色互為補色。而補色的作用在哪裡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加明亮度,這也是整體畫作明亮的原因嘍。所以,補色原理也適用我們平時的穿衣打扮,整體明亮的衣著可以提升我們的精氣神,如果你非要用黑色配深藍色、紫色配深藍色、紫色配墨綠色,褐色配深藍色配墨綠色,呈現的效果就會非常的黯淡甚至髒髒的。你看,這就是第一個聯想:看到畫面明亮——補色——補色在生活中的應用。2.整體上看去,這幅圖明亮而絢爛,但是往細節上看去,左側那團棕色柏樹樣式的火焰,讀出的是一絲恐怖的氣息。為什麼會這樣呢?

    它的整體造型如火焰般向上升騰,給人一種高聳入星空之感。在藝術樣式中,以黯淡和高聳的面貌示人的,便是哥特風。

    哥特,是發源於中世紀的一種藝術形式。哥特一詞是日耳曼語衍生而來的,在中世紀成為一種藝術形式,主要在建築和美術等方面,代表性的哥特大教堂為德國科隆大教堂,它高聳入雲的頂尖也隱喻著彼岸世界的飄渺和上帝至高的權威,給人一種壓抑感和肅穆感。

    發展至今,哥特藝術更多體現在音樂領域,而且帶上了頹廢、冰冷和恐怖的氣息。比如兩支著名哥特樂隊Bauhaus和Christian Death,看看下圖它們的造型就大概能體會哥特風格了。(見下圖)

    這時候如果你還看過《小時代》,那還可以繼續聯想,宮洺先生在雪中打的那把大黑傘有一個骷髏頭的標誌,這個牌子就是亞歷山大麥昆,哥特風格。

    你看,第二個聯想:看到那個火焰狀的細節——哥特藝術——哥特教堂、音樂——小時代。

    3.天文愛好者你們的點來了:梵高星雲的畫法當時爭議很大,認為根本不是天空的樣子。一百年後,科學讓人們的觀點有了變化。

    在梵高作畫的一百年後,NASA用現代科學手段探索了宇宙,《星空》中的星雲和太空實景非常相似,(見下圖)而且也有攝影人用相機拍下了真正星空的樣子,(見下圖)可以說和畫作中的星空非常一致。

    你看,這就是第三個聯想:一百年前的畫——一百年後的科學

    最後,再來幾個周邊吧,感受一下懂的越多越有意思。

    1.伍迪艾倫,被稱為當代美國知識分子導演,他喜歡拍攝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觀的電影,片子中常帶有知識分子的思索與知識分子的文化情懷。《午夜巴黎》便是他反思一代文藝浪潮的經典作品,而海報畫面,正是梵高《星空》的變形。這是導演對一代藝術大師的致敬。(見下圖)

    2.梵高愛喝苦艾酒,這種酒在歐洲一度被禁,因為它有致幻的作用,很多人拿它當做DRUG來飲用。而如今,一款非常著名的苦艾酒absinthe的酒瓶上,印著的就是梵高的自畫像。(見下圖)

    梵高說,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 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死去。我理解的這句話,是說只要還有人欣賞著藝術作品、被它打動著,那藝術作品便永遠不會消亡,藝術家也和他的作品一樣活著。

    當代人,依然以不同的方式紀念著、致敬著梵高這位大師。藝術不死。藝術永存。我們頭頂有藝術之神。

    好了,來到最後一段,如果你不認同我的觀點,那麼請看這裡。

    我們常常在藝術作品時有個誤區,那就是總覺得一定要看“懂”才行。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想看的人不敢去看——總覺得不懂藝術史論、美學常識、作者生平的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其實沒必要的,為什麼就一定要看懂呢?連陶淵明都書都說自己“不求甚解”呢。

    普通人看藝術品更多的種審美過程而非學術研究,在藝術品面前,感官的感受和情緒是最重要的,普通的欣賞者達到怡情悅性的程度即可,其次才到理論和思想的認識與深入。因此,看展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看懂,而是能不能激發出感受,能不能與作品產生一種神交。無感受、無交流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扔掉完全不必要的內心負擔,去除裝腔作勢和妄自揣測去看藝術品吧!真誠點、自然點去感受藝術作品那種直擊心靈的東西吧。你喜歡或者不喜歡,覺得美或者醜,感受到喜悅震撼或者厭惡反胃,這些都是自由的,這些都是你可以表達的。

    藝術從來不是讓你去懂,而是讓你去感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發動機,打不著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