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__Quietly簡約男人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裡的以是指“用”的意思,總體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順應天道,懂得承載包容。  語句釋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可以這樣譯為: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執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君子法上天剛健、運轉不息之象,而自強不息,進德修業,永不停止。《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詞語全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  “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震卦)  “善若水,君子以作事謀始。”(坎卦)  “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離卦)  “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志。”(兌卦)  “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艮卦)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編纂;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成書背景  在中國早期的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就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帝和(或)神的存在,它支配著世界上的一切。當人們屢遭意外的天災人禍打擊後,就萌發出借助於神意預知這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的慾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基於此,他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成書時間  成於周初  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說:“《易》卦辭、爻辭,周初作。《十翼》,相傳孔子作;至少亦七十子後學所述也。 ”顧頡剛關於《周易》卦爻辭製作年代的考證結論,與王國維的看法一致。李學勤也認為顧頡剛此文“推定經文卦爻辭‘著作年代當在西周初葉’”,“為學者所遵信,可以說基本確定了《周易》卦爻辭年代的範圍,是極有貢獻的”。  成於戰國  大多學者認為《易傳》成書於戰國,可能是學生根據孔子講《易》時的記錄,加以整理、補充、潤色而編纂成《易傳》。據劉大鈞《周易概論》考證,《易傳》為思孟學派(孔子後代子思和後學孟子)所為。  成於西漢  在二十世紀有關中國古史和古史文獻的討論中,顧頡剛以史家的眼光研究《周易》。根據箕子和康侯兩條卦爻辭,他指出《周易》卦爻辭為文王所作的傳統說法不可信 。顧頡剛繼《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之後作《論易繫辭傳中觀象制器的故事》,是對其所說《周易》卦爻辭所無的觀象制器故事的專門考論,意在證明《繫辭傳》觀象制器章講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話是西漢後期人的說法。  關於《繫辭傳》與《世本》的關係,胡適指出,“《世本》所據傳說,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書,《繫辭》不會在其後”,“《世本》不採《繫辭》,也許是因為《繫辭》所說製作器物太略了,不夠過癮。《繫辭》那一章所說,只重在制器尚象,並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時已有蒼頡沮誦作書契之傳說,又何必不引用而僅泛稱‘後世聖人’呢? ”郭店戰國簡本《老子》的面世,證明胡適對顧頡剛的批評是正確的。  周易作者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但這種說法也有諸多爭議,根據現代學界研究,一般認為,《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 2 # maimi32709

    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意思: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出處:這個句子出自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擴充套件資料:應用:清華校訓引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從1914年冬梁啟超在清華學校同方部作的題為“君子”的演講中而來。1914年11月,梁啟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執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去掉課桌上的圓珠筆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