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寸草春暉話教育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回答家庭教育的任務是什麼。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更不能取代學校教育。知識的系統傳授只能依賴學校。即便家長滿腹學問,也無法完成向孩子系統的傳授知識的任務。筆者認為,家庭教育的重點是:

    1、責任感教育。這裡講的責任首先是對自己的責任、以及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如果對這些責任都承擔不了,何談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責任。現在,我們對孩子嬌慣的太多,而要求孩子承擔責任的太少。比如,"家裡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不能窮了孩子”。只要求孩子學習,家裡什麼事都不要他做。只要孩子提出什麼要求,無論是否合理,都無條件的滿足,這是非常危險的。正確的做法是,家庭的事,要學會與孩子商量;家庭的困難要讓孩子知道;孩子的事要盡力讓孩子自己去做。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重要。俗話說:人無羞恥,百事可為。人一旦喪失了自尊心,就像是泥巴糊不上牆,也就沒有辦法教育了。有的家長當著眾人的面羞辱孩子,揭孩子的短處,甚至當眾打罵孩子。有的家長毫不在乎地否定孩子:"真笨"、"笨蛋”等,家長就是在不斷地暗示孩子一一"你不行",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喪失殆盡,就真的不行了。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前,中國的家庭教育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家長忽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他們要麼是對孩子不放心、不放手、保護太多。要麼就是家長專橫,不允許孩子有不同的看法。這就壓制了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家長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不管如何不放心,孩子最終要離開父母,走上社會的。孩子的路要讓孩子自己去走。

    4、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生活中,挫折和失敗總是難免的,人不能承受失敗,將一事無成。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只是一味的鼓勵孩子去爭取成功和榮譽,而且只對孩子的成功和榮譽感興趣。孩子的學習取得了好成績就又笑又樂。一旦孩子沒考好,就翻臉不認人,臉難看,話難聽。實際上,孩子失敗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勇氣和抗挫折能力的最佳時機。做家長的要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再爬起來,繼續努力!

    5、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俗話說:"種下習慣,收穫性格;種下性格,收穫命運“。可見習慣和命運是相連的,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證。良好習慣的內容,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將受益終生,家長也會少操很多心。因此,家長要下大氣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總之,家庭教育的任務不是向孩子教授課業知識,而是著重培養孩子在課業知識之外的那些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語什麼懸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