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一種具有微處理機的數位電子裝置,用於自動化控制的數位邏輯控制器,可以將控制指令隨時載入記憶體內儲存與執行。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由內部CPU,指令及資料記憶體、輸入輸出單元、電源模組、數位類比等單元所模組化組合成。廣泛應用於目前的工業控制領域。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出現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繼電器以及計數器才能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動化系統,而現在,經過程式設計的簡單的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模組基本上已經代替了這些大型裝置。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的系統程式一般在出廠前已經初始化完畢,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編輯相應的使用者程式來滿足不同的自動化生產要求。最初的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只有電路邏輯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後來隨著不斷的發展,這些當初功能簡單的計算機模組已經有了包括邏輯控制,時序控制、模擬控制、多機通訊等許多的功能,名稱也改為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於它的簡寫也是PC與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的簡寫相沖突,也由於多年來的使用習慣,人們還是經常使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這一稱呼,並在術語中仍沿用PLC這一縮寫。現在工業上使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已經相當接近於一臺輕巧型電腦所構成,甚至已經出現整合個人電腦(採用嵌入式作業系統)與PLC架構的PC-BASE控制器,能透過數位或類比輸入/輸出模組控制機器裝置、製造處理流程、及其它控制模組的電子系統。PLC可接收(輸入)及傳送(輸出)多種型態的電氣或電子訊號,並使用他們來控制或監督幾乎所有種類的機械與電氣系統。發展歷史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興起與美國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發展的要求密不可分的。PLC 源起於1960 年代,當時美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為解決工廠生產線調整時,繼電器順序控制系統之電路修改耗時,平時檢修與維護不易等問題。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出現之前,汽車製造業中的一般控制、順序控制以及安全互鎖邏輯控制必須完全依靠眾多的繼電器、定時器以及專門的閉迴路控制器來實現。它們體積龐大、有著嚴重的噪音,不但每年的維護工作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繼電器-接觸器系統的排線檢修等工作對維護人員的熟練度也有著很高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1968年向社會公開招標,要求設計一種新的系統來替換繼電器系統,並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條”招標指標。隨後,美國數字裝置公司(DEC)根據這一設想,於1969年研製成功了第一臺PDP-14控制器,並在汽車自動裝配線上使用並獲得成功。由於當時系統主要用於順序控制、職能進行邏輯運算,所以被命名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最早期的PLC只具有簡易之邏輯開/關(on/off)功能,但比起傳統繼電器之控制方式,已具有容易修改、安裝、診斷與不佔空間等優點。1970 年代初期,PLC引進微處理機技術,使得PLC具有算術運算功能與多位元之數位訊號輸出/輸入功能,並且能直接以階梯圖符號進行程式之編寫。這項新技術的使用,在工業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日本在1971年從美國引進了這項技術,並很快研製成功了自己的DCS-8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德、法在1973年至1974年間也相繼有了自己的該項技術。中國則於1977年研製成功自己的第一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但是使用的微處理器核心為MC14500。1970 年代中期,PLC功能加入遠距通訊、類比輸出輸入、NC 伺服控制等技術。1980 年代以後更引進PLC 高速通訊網路功能,同時加入一些特殊輸出/輸入介面、人機介面、高功能函式指令、資料收集與分析能力等功能。PLC之功能早已不止當初數位邏輯之運算功能,因此近年來PLC常以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內部運作方式雖然PLC所使用之階梯圖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許多繼電器、計時器與計數器等名稱,但PLC內部並非實體上具有這些硬體,而是以記憶體與程式程式設計方式做邏輯控制編輯,並藉由輸出元件連線外部機械裝置做實體控制。因此能大大減少控制器所需之硬體空間。實際上PLC執行階梯圖程式的運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將程式碼以掃描方式讀入CPU 中並最後執行控制運作。在整個的掃描過程包括三大步驟,“輸入狀態檢查”、“程式執行”、“輸出狀態更新”說明如下:步驟一“輸入狀態檢查”: PLC首先檢查輸入端元件所連線之各點開關或感測器狀態(1 或0 代表開或關),並將其狀態寫入記憶體中對應之位置Xn。步驟二“程式執行”: 將階梯圖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運算,若程式執行中需要輸入接點狀態,CPU直接自記憶體中查詢取出。輸出線圈之運算結果則存入記憶體中對應之位置,暫不反應至輸出端Yn。步驟三“輸出狀態更新”: 將步驟二中之輸出狀態更新至PLC輸出部接點,並且重回步驟一。此三步驟稱為PLC之掃描週期,而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為PLC 之反應時間,PLC 輸入訊號之時間若小於此反應時間,則有誤讀的可能性。每次程式執行後與下一次程式執行前,輸出與輸入狀態會被更新一次,因此稱此種運作方式為輸出輸入端“程式結束再生”。硬體結構一般講,PLC分為箱體式和模組式兩種。但它們的組成是相同的,對箱體式PLC,有一塊CPU板、I/O板、顯示面板、記憶體塊、電源等,當然按CPU效能分成若干型號,並按I/O點數又有若干規格。對模組式PLC,有CPU模組、I/O模組、記憶體、電源模組、底板或機架。無任哪種結構型別的PLC,都屬於匯流排式開放型結構,其I/O能力可按使用者需要進行擴充套件與組合。
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一種具有微處理機的數位電子裝置,用於自動化控制的數位邏輯控制器,可以將控制指令隨時載入記憶體內儲存與執行。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由內部CPU,指令及資料記憶體、輸入輸出單元、電源模組、數位類比等單元所模組化組合成。廣泛應用於目前的工業控制領域。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出現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繼電器以及計數器才能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動化系統,而現在,經過程式設計的簡單的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模組基本上已經代替了這些大型裝置。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的系統程式一般在出廠前已經初始化完畢,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編輯相應的使用者程式來滿足不同的自動化生產要求。最初的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只有電路邏輯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後來隨著不斷的發展,這些當初功能簡單的計算機模組已經有了包括邏輯控制,時序控制、模擬控制、多機通訊等許多的功能,名稱也改為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於它的簡寫也是PC與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的簡寫相沖突,也由於多年來的使用習慣,人們還是經常使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這一稱呼,並在術語中仍沿用PLC這一縮寫。現在工業上使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已經相當接近於一臺輕巧型電腦所構成,甚至已經出現整合個人電腦(採用嵌入式作業系統)與PLC架構的PC-BASE控制器,能透過數位或類比輸入/輸出模組控制機器裝置、製造處理流程、及其它控制模組的電子系統。PLC可接收(輸入)及傳送(輸出)多種型態的電氣或電子訊號,並使用他們來控制或監督幾乎所有種類的機械與電氣系統。發展歷史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興起與美國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發展的要求密不可分的。PLC 源起於1960 年代,當時美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為解決工廠生產線調整時,繼電器順序控制系統之電路修改耗時,平時檢修與維護不易等問題。在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出現之前,汽車製造業中的一般控制、順序控制以及安全互鎖邏輯控制必須完全依靠眾多的繼電器、定時器以及專門的閉迴路控制器來實現。它們體積龐大、有著嚴重的噪音,不但每年的維護工作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繼電器-接觸器系統的排線檢修等工作對維護人員的熟練度也有著很高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1968年向社會公開招標,要求設計一種新的系統來替換繼電器系統,並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條”招標指標。隨後,美國數字裝置公司(DEC)根據這一設想,於1969年研製成功了第一臺PDP-14控制器,並在汽車自動裝配線上使用並獲得成功。由於當時系統主要用於順序控制、職能進行邏輯運算,所以被命名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最早期的PLC只具有簡易之邏輯開/關(on/off)功能,但比起傳統繼電器之控制方式,已具有容易修改、安裝、診斷與不佔空間等優點。1970 年代初期,PLC引進微處理機技術,使得PLC具有算術運算功能與多位元之數位訊號輸出/輸入功能,並且能直接以階梯圖符號進行程式之編寫。這項新技術的使用,在工業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日本在1971年從美國引進了這項技術,並很快研製成功了自己的DCS-8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德、法在1973年至1974年間也相繼有了自己的該項技術。中國則於1977年研製成功自己的第一臺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但是使用的微處理器核心為MC14500。1970 年代中期,PLC功能加入遠距通訊、類比輸出輸入、NC 伺服控制等技術。1980 年代以後更引進PLC 高速通訊網路功能,同時加入一些特殊輸出/輸入介面、人機介面、高功能函式指令、資料收集與分析能力等功能。PLC之功能早已不止當初數位邏輯之運算功能,因此近年來PLC常以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內部運作方式雖然PLC所使用之階梯圖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許多繼電器、計時器與計數器等名稱,但PLC內部並非實體上具有這些硬體,而是以記憶體與程式程式設計方式做邏輯控制編輯,並藉由輸出元件連線外部機械裝置做實體控制。因此能大大減少控制器所需之硬體空間。實際上PLC執行階梯圖程式的運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將程式碼以掃描方式讀入CPU 中並最後執行控制運作。在整個的掃描過程包括三大步驟,“輸入狀態檢查”、“程式執行”、“輸出狀態更新”說明如下:步驟一“輸入狀態檢查”: PLC首先檢查輸入端元件所連線之各點開關或感測器狀態(1 或0 代表開或關),並將其狀態寫入記憶體中對應之位置Xn。步驟二“程式執行”: 將階梯圖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運算,若程式執行中需要輸入接點狀態,CPU直接自記憶體中查詢取出。輸出線圈之運算結果則存入記憶體中對應之位置,暫不反應至輸出端Yn。步驟三“輸出狀態更新”: 將步驟二中之輸出狀態更新至PLC輸出部接點,並且重回步驟一。此三步驟稱為PLC之掃描週期,而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為PLC 之反應時間,PLC 輸入訊號之時間若小於此反應時間,則有誤讀的可能性。每次程式執行後與下一次程式執行前,輸出與輸入狀態會被更新一次,因此稱此種運作方式為輸出輸入端“程式結束再生”。硬體結構一般講,PLC分為箱體式和模組式兩種。但它們的組成是相同的,對箱體式PLC,有一塊CPU板、I/O板、顯示面板、記憶體塊、電源等,當然按CPU效能分成若干型號,並按I/O點數又有若干規格。對模組式PLC,有CPU模組、I/O模組、記憶體、電源模組、底板或機架。無任哪種結構型別的PLC,都屬於匯流排式開放型結構,其I/O能力可按使用者需要進行擴充套件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