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平軍史
-
2 # 長風浩蕩
槍-彈是個系統,這個系統是以彈為核心的,是先確定彈,再圍繞彈設計製造槍械。
之所以在已經有了5.56和5.45兩種子彈之後再搞一種新彈,是因為當時這兩種彈已經表現出了局限性,彈頭太輕,m193連4g都不到,中遠距離存速低,而且穿透力小。軍工從一開始就是要搞一種優於這兩種彈的子彈。當時有好幾種方案,5.8、6.0、6.2,5.8彈綜合性能最好,因此定了這個。
5.8mm彈頭,5g上下,是個比較恰當的重量,基本能保證八百米之內的殺傷,對無甲目標殺傷效果很好,有一定的破甲能力,而且有進一步增重彈頭最佳化裝藥增加射程增加威力的潛力。作為2000j能量級別的步槍,很恰當,很稱職。更高能量、強調破甲能力的子彈,就交給7-8mm、10g左右、4000-5000j級別的彈藥吧。沒必要一種子彈打全場。這世上無甲的敵人遠比重甲敵人多。
-
3 # 前沿陣地
要有槍,必須先有彈,而中國的95系列槍族使用的5.8毫米彈藥,其實遠遠早於95系列槍族發展。
越南戰爭中,美國率先使用了M16這種採用小口徑彈藥的突擊步槍,而中國也通過了越南搞到了M16步槍的樣品,進行相關的研究。1971年,中國也開始了研製小口徑輕武器的會議,並制訂了相關的技術指標要求,其中在口徑方面,要求在6毫米左右。
後來出現的有5個方案,分別是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重在突出八一建軍節這個含義,後被摒棄)、5.98毫米和6毫米。而且這5個口徑還有不同規格的彈藥,最終5.8在各項效能測試中綜合表現最好,所以就定型5.8毫米了,採用5.8X42毫米規格的彈藥。
我軍的5.8毫米彈,是世界主流的三種小口徑彈藥中(其實也就這麼三種,畢竟小國沒有力量也沒有必要去搞一個獨特的口徑),口徑最大的一款,彈丸重量也最大,實際表現也是不錯的。
而實際上,在95式步槍之前,還有另一個使用5.8毫米彈的武器,這就是87式步槍。當時我軍為了解決火力不足的問題,裝備了81式自動步槍,作為換裝小口徑步槍前的過渡性武器。因此也對其進行改進,使用5.8毫米小口徑彈,短暫裝備使用過,不過後來由於種種問題最終下馬,然後95式步槍成了我軍的新式制式步槍。
回覆列表
其實,早在70年代初,在中央軍委常規兵器工業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研製國內小口徑步槍的思想。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總後裝備部在輕武器科研工作會上確定開始研製小口徑彈槍系統,隨後小口徑步槍論證工作開始了。
國內論證的口徑有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毫米5個品種,但在文*革的環境下,科研幾乎處於停滯階段。
70年代末,國內第一次提出發展5.8毫米槍和彈的要求,並以[79]軍字第2號檔案批准立項研製,由此正式開始了5.8毫米口徑槍械的研製工作。
當時國際上已開始流行蘇聯5.45毫米AK-74和美國5.56毫米M-16兩種小口徑的自動步槍,軍方有人提出仿製美國5.56毫米或蘇聯5.45毫米槍彈,既有國外成功經驗可借鑑,又利於外貿出口創匯。
由於國內口徑爭議,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導致小口徑槍彈的研製工作停滯不前,80年代初,軍委首長批示小口徑槍族系統應儘快研製定型,爭取早日裝備部隊。
經研究決定,在8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基礎上,將口徑改成5.8毫米,於是,87式5.8毫米槍族,於1986年通過了設計定型試驗,被命名為QBZ87式5.8毫米槍族和DBP87式5.8毫米普通彈。
87式槍族,量產不多僅裝備了少量部隊試用,但87式槍族是國內小口徑步槍的開端,解決了發射小口徑槍彈特有的技術難點,為國內實現步兵槍械小口徑化做出了貢獻。
1986年 11月,提出了採用5.8毫米口徑,發展成一種口徑5種槍械,即自動步槍、短自動步槍、狙擊步槍、班用機槍和通用機槍,通用兩種彈即普通彈和機槍彈的小口徑槍械繫列。
1989年,根據部隊試用所提的意見,87式自動步槍不能完全滿足軍方使用要求,因此部隊又提出研製第一代5.8毫米小口徑班用槍族的要求。
於是,1995年,新型槍族中的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設計定型,分別命名為QBZ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以及QBB95式5.8毫米班用機槍。
綜上,以上都是網上可搜尋到的95式步槍為什麼要取5.8毫米口徑的原因,當然,作為軍迷細細想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包括整個過程都非常詳細,但卻乏深層次的探索,也沒交待清楚為什麼軍方最終一定要採用5.8毫米口徑。
至於當初軍方提出的仿製蘇系5.45毫米以及美系5.56毫米槍彈,最終未被採納的原因,作為軍迷個人判斷應該是高層出於大國情懷的考量,畢竟中華是泱泱大國,在輕武器領域,其實已經沒必要再邯鄲學步,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口徑,才能彰顯大國威儀,倘若一把步槍都搞不定,確實有失大國的風度。
所以才有了今天,在世界小口徑步槍中,美俄中三強三種不同口徑引領風騷的局面,也符合三大國的鼎立之勢。
另外,非常重要的深層次原因,與國內的戰略思想分不開,當時高層有許多都是戰爭年代過來的人,強調以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為主,即在本土遭到攻擊時,讓敵方無法就地補充彈藥。
國內採用5.8毫米口徑彈藥,既可擁有較高的初速和動能,又可避免戰爭中敵方獲得槍彈補給,事實上,這就是為何國內小口徑步槍採用極具特色的5.8毫米口徑,而非國際主流的蘇系5.45毫米以及美系5.56毫米口徑彈藥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