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這個角色和之前文章演的“向南”有一比。都不錯,在《奮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向南這個角色了。看《蝸居》我也最關注他。對於他的表演,先贊一個!很出彩。 小貝是個有素質的人,從一開始海藻因為鄰居聚會而發火,他勸海藻說:“都在一起租房住,互相遷就點……”小貝熱情,對海藻,對海藻的家人,對工作,對生活,他都是熱情的,正因為他的熱情,在這部充滿殘酷現實的《蝸居》中,看到一絲溫暖。 小貝是我們身邊最常見到的形象,獨生子女,沒有太多的社會背景,愛自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幻想,有時候在夢想成真的路上會迷失方向昂,滿眼迷茫,但最終會因為自己的樂觀的心態,而撥雲見日。 這就是典型的80後。當然,一直不喜歡某些人發現一點小問題,就冠以“80後人的特質”的帽子,以偏概全,總覺得有點對“80後”這一群體的藐視,似乎80後都是些不濟,如何的自私,自我?而“80後”的小青年們之所以有現在的生活都是像寄生蟲般不勞而獲?說這樣話的人,讓人非常鄙視,你想啊,中國有那麼多的人,他只看到了一個不怎麼樣的例子,就扮成權威一般言語惡毒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他這樣的眼界和人品的人,能說出什麼有技術含量的話呢? 且不說80後的人如何的不好,誰沒有缺點?相同的,誰又會沒有優點呢?別的不說,80後總是比以前的人活得真實,灑脫的,對生活,對世界都是有美好想象的,他們努力奮鬥,卻被說成不切實際,多冤吶!他們感情好聚好散,卻被說成不把感情當回事兒?其實說白了,說這些話的人,多數都是為別人而活的。他們為了一些身外的物質、地位,可以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說自己不認同的話,在多數時候,是希望我們如他們一樣生活的。總是拿人缺點說事的人,本來就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那樣的人說出的話,何必去聽呢。 跑題了,繼續說說小貝。 在《蝸居》中,小貝的戲份不多,卻是整部電視劇中唯一的光明和鮮亮。小貝是個有計劃,有上進心的人,他計劃著等攢夠買房子的錢以後,就和海藻結婚,尤其可見,他對未來是有計劃的,房子無疑是我們華人的安家之本,為高房價同時也讓我們對那“家”,望而卻步。其實,怎樣的買房時正確的呢?我不知道,但在我看來,那些手裡有了幾萬塊錢,就迫不及待地去買房子,然後就靠每月那點工資負擔大額房貸的人,是不理智的,試想中間一旦有個環節除了變故,他就承擔不住,所以在把房貸還完以前,他要麼指望中大獎,做一回翻身農奴;要麼就謹小慎微地生活。但還貸的年限可不是一年兩年,稍微像個樣子的房子,除了首付款,剩下的就要還二三十年,對於我們或者像小貝那樣正在美好年華的青年,就這樣一腳踏進了房奴的行列,然後,從當房奴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兩鬢賓白都要為一個不知道值不值得的房子奮鬥,是多麼悲哀呀。 說起小貝,他想等攢夠了買房子的錢就和海藻結婚,是比較理智和負責的。小貝非常疼愛海藻,家務事基本都是由他做,在海藻背叛小貝被發現以後,小貝仍然因為水涼對身體不好,而不讓海藻洗碗,這一點,讓人非常感動。但小貝的運氣不好,滿腔熱情灑在了海藻那樣的人身上,多少有些不值,實在是太不值了。讓我想起:“我本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感慨。電視劇場景的設計還是蠻有意思的,有兩次宋和海藻的偷情時,都會同時出現三個畫面,兩個苟且的人海藻和宋,兩個可憐的人小貝和宋太太。 兩人完事各自回家,有人擋在了宋的車前,是小貝,滿臉的悲傷和痛苦的小貝,他滿眼絕望的看著車裡的驚訝的海藻時,讓人心裡出現矛盾的感受,及痛快又心疼。痛快的是海藻得骯髒事蹟終於被小貝得知,讓人感慨:海藻自作自受了吧?心疼的是,兩個齷齪的人無情地傷害了一顆純潔的心。矛盾呀。 再往後我有一點不明白的,就是海藻哭著去了海萍家,她跟海萍說起被小貝撞見的事情以後,海萍的給人感覺海藻沒錯,倒像是小貝高攀了自己的妹妹那般的理直氣壯。 小貝走了一整夜,從城市的這頭走到那頭,中間還迷了路。剛開始是五雷轟頂,明明大約知道結局,可還是無法接受。在走了幾個個鐘頭後,思緒就全然不在精神痛苦上了,而陷於肉體疲憊。他又不想回去,又不知道去哪兒。在街頭遊蕩到第9個鐘頭,終於發現自己最終還是站在了自己家的樓下。在看到海藻又轉頭的剎那,小貝徹底的病了。這場病來的正是時候,可以讓兩個人共處一室,可以不用清醒,不去想怎麼辦? 小貝還是給了海藻機會,兩人又重新在一起了。但小貝變了,他依然愛海藻,但心裡卻忘不了海藻的背叛,小貝猶豫了。對任何事情變得沒有興趣。當他們搬家以後,海藻說要買植物來養時,小貝那句:“買了要養,養不好會死,死了又要心疼”,的觀點,讓人聽了心疼。 海藻手機的簡訊,讓小貝徹底爆發了。當海藻一副:“愛誰誰,我又不是你的誰,用不著對你負責”的表情、當小貝說出:“你知不知道我想掐死你”的時候,兩人已經完了。 小貝走了,雖然走的有些蒼涼。 小貝是該走了,再不走,整個人都要毀掉了。 呵呵,太浪漫的想法,多數是不會實現的。小貝最終沒有出現。其實也對,小貝還是不出現的好。即便故事需要一個溫暖的結局,也是不該把小貝搭上的。即使海藻最後才發現,只有小貝才能給他踏實而溫暖的感受,也已經晚了。這時候,讓我想起宋太太第一次找海藻時跟她說過的一句話:“希望你今後的愛人,在知道你這段不堪的經歷時,依然把你當寶貝!”在得知海藻的“不堪經歷”時,小貝依然是把她當寶貝的,縱使他有過過激的情緒。但海藻不懂得珍惜。不是小貝不來,而是如今的海藻,除了同情,已經不值得愛了。 不過有一點,我們是為小貝感到慶幸的,那就是:小貝和海藻曾經純真地相愛過。希望現實生活中的“小貝們”,能走出陰影,走向自己的燦爛而光明的明天,擁抱純真而忠誠的愛情。
小貝這個角色和之前文章演的“向南”有一比。都不錯,在《奮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向南這個角色了。看《蝸居》我也最關注他。對於他的表演,先贊一個!很出彩。 小貝是個有素質的人,從一開始海藻因為鄰居聚會而發火,他勸海藻說:“都在一起租房住,互相遷就點……”小貝熱情,對海藻,對海藻的家人,對工作,對生活,他都是熱情的,正因為他的熱情,在這部充滿殘酷現實的《蝸居》中,看到一絲溫暖。 小貝是我們身邊最常見到的形象,獨生子女,沒有太多的社會背景,愛自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幻想,有時候在夢想成真的路上會迷失方向昂,滿眼迷茫,但最終會因為自己的樂觀的心態,而撥雲見日。 這就是典型的80後。當然,一直不喜歡某些人發現一點小問題,就冠以“80後人的特質”的帽子,以偏概全,總覺得有點對“80後”這一群體的藐視,似乎80後都是些不濟,如何的自私,自我?而“80後”的小青年們之所以有現在的生活都是像寄生蟲般不勞而獲?說這樣話的人,讓人非常鄙視,你想啊,中國有那麼多的人,他只看到了一個不怎麼樣的例子,就扮成權威一般言語惡毒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他這樣的眼界和人品的人,能說出什麼有技術含量的話呢? 且不說80後的人如何的不好,誰沒有缺點?相同的,誰又會沒有優點呢?別的不說,80後總是比以前的人活得真實,灑脫的,對生活,對世界都是有美好想象的,他們努力奮鬥,卻被說成不切實際,多冤吶!他們感情好聚好散,卻被說成不把感情當回事兒?其實說白了,說這些話的人,多數都是為別人而活的。他們為了一些身外的物質、地位,可以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說自己不認同的話,在多數時候,是希望我們如他們一樣生活的。總是拿人缺點說事的人,本來就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那樣的人說出的話,何必去聽呢。 跑題了,繼續說說小貝。 在《蝸居》中,小貝的戲份不多,卻是整部電視劇中唯一的光明和鮮亮。小貝是個有計劃,有上進心的人,他計劃著等攢夠買房子的錢以後,就和海藻結婚,尤其可見,他對未來是有計劃的,房子無疑是我們華人的安家之本,為高房價同時也讓我們對那“家”,望而卻步。其實,怎樣的買房時正確的呢?我不知道,但在我看來,那些手裡有了幾萬塊錢,就迫不及待地去買房子,然後就靠每月那點工資負擔大額房貸的人,是不理智的,試想中間一旦有個環節除了變故,他就承擔不住,所以在把房貸還完以前,他要麼指望中大獎,做一回翻身農奴;要麼就謹小慎微地生活。但還貸的年限可不是一年兩年,稍微像個樣子的房子,除了首付款,剩下的就要還二三十年,對於我們或者像小貝那樣正在美好年華的青年,就這樣一腳踏進了房奴的行列,然後,從當房奴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兩鬢賓白都要為一個不知道值不值得的房子奮鬥,是多麼悲哀呀。 說起小貝,他想等攢夠了買房子的錢就和海藻結婚,是比較理智和負責的。小貝非常疼愛海藻,家務事基本都是由他做,在海藻背叛小貝被發現以後,小貝仍然因為水涼對身體不好,而不讓海藻洗碗,這一點,讓人非常感動。但小貝的運氣不好,滿腔熱情灑在了海藻那樣的人身上,多少有些不值,實在是太不值了。讓我想起:“我本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感慨。電視劇場景的設計還是蠻有意思的,有兩次宋和海藻的偷情時,都會同時出現三個畫面,兩個苟且的人海藻和宋,兩個可憐的人小貝和宋太太。 兩人完事各自回家,有人擋在了宋的車前,是小貝,滿臉的悲傷和痛苦的小貝,他滿眼絕望的看著車裡的驚訝的海藻時,讓人心裡出現矛盾的感受,及痛快又心疼。痛快的是海藻得骯髒事蹟終於被小貝得知,讓人感慨:海藻自作自受了吧?心疼的是,兩個齷齪的人無情地傷害了一顆純潔的心。矛盾呀。 再往後我有一點不明白的,就是海藻哭著去了海萍家,她跟海萍說起被小貝撞見的事情以後,海萍的給人感覺海藻沒錯,倒像是小貝高攀了自己的妹妹那般的理直氣壯。 小貝走了一整夜,從城市的這頭走到那頭,中間還迷了路。剛開始是五雷轟頂,明明大約知道結局,可還是無法接受。在走了幾個個鐘頭後,思緒就全然不在精神痛苦上了,而陷於肉體疲憊。他又不想回去,又不知道去哪兒。在街頭遊蕩到第9個鐘頭,終於發現自己最終還是站在了自己家的樓下。在看到海藻又轉頭的剎那,小貝徹底的病了。這場病來的正是時候,可以讓兩個人共處一室,可以不用清醒,不去想怎麼辦? 小貝還是給了海藻機會,兩人又重新在一起了。但小貝變了,他依然愛海藻,但心裡卻忘不了海藻的背叛,小貝猶豫了。對任何事情變得沒有興趣。當他們搬家以後,海藻說要買植物來養時,小貝那句:“買了要養,養不好會死,死了又要心疼”,的觀點,讓人聽了心疼。 海藻手機的簡訊,讓小貝徹底爆發了。當海藻一副:“愛誰誰,我又不是你的誰,用不著對你負責”的表情、當小貝說出:“你知不知道我想掐死你”的時候,兩人已經完了。 小貝走了,雖然走的有些蒼涼。 小貝是該走了,再不走,整個人都要毀掉了。 呵呵,太浪漫的想法,多數是不會實現的。小貝最終沒有出現。其實也對,小貝還是不出現的好。即便故事需要一個溫暖的結局,也是不該把小貝搭上的。即使海藻最後才發現,只有小貝才能給他踏實而溫暖的感受,也已經晚了。這時候,讓我想起宋太太第一次找海藻時跟她說過的一句話:“希望你今後的愛人,在知道你這段不堪的經歷時,依然把你當寶貝!”在得知海藻的“不堪經歷”時,小貝依然是把她當寶貝的,縱使他有過過激的情緒。但海藻不懂得珍惜。不是小貝不來,而是如今的海藻,除了同情,已經不值得愛了。 不過有一點,我們是為小貝感到慶幸的,那就是:小貝和海藻曾經純真地相愛過。希望現實生活中的“小貝們”,能走出陰影,走向自己的燦爛而光明的明天,擁抱純真而忠誠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