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鬧鈴不響了

    道,是修證成就,還是本來現成?(轉) “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 如題。

    道是修行而成就的呢;還是本來就成就的,根本不需要修? 如果道也和別的事物一樣,是要透過我們修行才能成就的話——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修行是因,而得道是果的話,那麼這個道也就是因果鏈條中的存在了,它也是有條件才能產生和成就的了;那麼,它既是緣起之物,有修造成功的那天,必然就會有緣散而壞滅的那天。如果是這樣,何貴乎修道? 可見,我們的修道,不是這樣的意思,不是說道是透過我們的修行而造就成功的。那麼,是不是道是本來成就的,根本不用修行的呢?那放眼寰宇,眾生芸芸無量,絕多不事修行者,要說它們都已經成了道,這又實在說不過去。如同有僧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和尚答曰:“無!”僧問:“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尚何故言狗子無佛性?”趙州和尚的回答耐人尋味:“為伊有業識在故!” 所以,我們雖然本來具有佛性,或者說,我們本來就在道中,就在道的無量解脫至德之中,可是因為有業識故,有堅固執著故,卻不能見此佛性,見此大道而入本來解脫境界;如果不事修證,則業識茫茫,何有盡頭?妄言不修,不過自欺欺人而已! 道若是修成,則有成終究有壞;道若是不修,則永劫沉淪苦海!我們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南嶽懷讓禪師,初參六祖慧能大師時,師問:“甚處來?” 禪師答曰:“嵩山。” 六祖又問:“什麼物,恁麼來?”(此處即是機鋒了,六祖在問懷讓,還見本來否,是個什麼東西,可有來處嗎?) 懷讓臨機不讓,針鋒相對而回曰:“說似一物即不中。”(要是說本性像一個什麼東西,那就永遠也不能見到本性的真相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六祖無言地肯定了他的這一見地,然後又問:“還可修證否?”(這個本來自性,還可以、還需要修證嗎?) 懷讓禪師回答:“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因有業識須了淨故,不無修證。而真如本性不生不滅,本來現成,不假修添;本來清淨,無諸染著;故染汙實不能及之!) 於是慧能大師首肯之曰:“只此不染汙,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就是這個本來清淨,本無染汙,本來成就,不假修添的自性,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保任的。你現在已經證悟如是,當知我與你實無分別,並無另外的秘訣可以傳授你,只需要保任純熟,於一切逆順事境無諸染著,打成一片,即是理事圓融,即得大解脫大自在了!) 透過這一段禪宗師徒授受印可的對答,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樣一些特點:第一,要求解脫,修行還是要的,是必須的;第二,道或者本性,不是修證出來的,它是本來成就的,本來清淨無染汙,本來不生不滅,本來解脫自在的。道或者說本性既然本來如是,我們為何還要修證?這就要回到我們前面引證的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的公案上去了——我們還要修行,必須要修行的原因就是:我們還有業識的執著沒有堪破。所以,修行其實是用我們當下的幻身幻心,透過特定的觀悟和修證而來了卻我們的虛妄執著,了卻我們的無明業識。當無明業識、虛妄執著滅盡,我們對幻身幻心還會有貪戀不捨的執著嗎?所以這個時候就是一切虛幻滅盡、而如如真性頓現的時節了! 佛陀在《圓覺經》中把這種以幻修幻,以幻滅幻,諸幻滅盡,非幻不滅的修行思想用這樣一個比方來概括:“譬如鑽木,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鑽木取火,是兩根木頭互相鑽取摩擦而生熱,最後起火燃燒,燃燒過程當中,兩根木頭都燒完了;最後木頭燒完後剩下的灰燼也隨風飄走了,燃燒中生起的煙也散盡了,一切都沒有了——以幻修幻的過程就像這樣子的。不過我們修道,修到最後,諸幻滅盡以後,我們並沒有落入斷滅空無的死寂境界裡面,因為一切幻相和執著銷落淨盡以後,不假修添的真如自性就自然現前了。真如自性不生不滅,當然不是斷滅死寂的境界咯! 所以,我們最後可以作這樣一個總結,修行,無論任何修行,它的終極都是無所得的,因為道是本來成就的,不是我們修證而使它成就的;說有所得、有所證,都是在功用的過程當中說的,本來地,本來成就,所以無所得——《心經》中最後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到了最後,連智慧觀照的妙用也不能執著不放——“金屑雖貴,在眼成翳”,哪怕執著的是無上殊勝的大智慧,也是執著,也要放下,才是真正的本自圓成、本來解脫!所以佛在《金剛經》中也告訴他的弟子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證悟真如自性的大智慧,這裡面沒有一點東西可以執著的,哪怕是這個智慧本身,也是不可執著的。所以是“無所得”。而我們仍然需要修行,因為眼下的我們,業識茫茫,執著深重,不透過切實的修行求證,是不能夠將這些虛幻執著徹底覺破的。所以,說不修者,恐怕也是自欺欺人滴!不過呢,修,其實就是一個以幻滅幻的過程,到了最後,諸幻滅盡,才曉得自己本來成就,不假修持。是“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之甚深義。懷讓禪師能在六祖堪問下無前人成句可供模仿的前提下,自本心地自然流露出這樣的見地來,難怪要得到六祖大師的親切首肯了! 【按】:此事本來現成,不假修添;只緣逐物迷心、背覺合塵,遂乃於本無生死中,枉受生死輪迴,故修者,歇妄心也! 佛曰“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又曰“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可見,但能放下執著,回機一念,即了此事本來如是,當下即是,還同本得也!【補充一下】 道若是修成,則有成終究有壞;道若是不修,則永劫沉淪苦海!我們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最好的譬喻是夢,夢中一切皆虛幻,認假為真迷惑人;夢中之我是假相,能作夢者本來真。真我不需造作,但夢中假我需要透過實際修行轉化成真我!祖師所云:但除妄想,無須求真;但盡凡情,莫作聖解。即是此意也。知夢即離,不作方便;離夢即覺,亦無漸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痛感覺像炸了一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