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間百態紛繁
-
2 # 黃子乙
1、爸爸媽媽態度應和善而自然,不要過於嚴格,可以採用漸進式的訓練,例如一天之中,只有早上讓寶寶用便器,午睡或晚間仍然使用尿布,寶寶比較不會有壓力,再慢慢過渡到午睡和晚間也用便器。
2、利用寶寶善於模仿的天性,讓他跟你一起進入廁所,觀察大人如廁的情形。此時,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利用布偶示範、閱讀相關的故事書,也是學習模仿的途徑。在男寶寶的排尿訓練時,最好能有男性的模仿物件指導,偶爾可以玩些遊戲,例如在馬桶中放一個他討厭的假象敵人,然後對準它射進去等遊戲。
3、也可以將寶寶的便器放在我們的馬桶旁,然後寶寶坐便器、我們坐馬桶。跟寶寶說:"因為寶寶現在小,所以坐在便器上尿尿和便便。媽媽長大啦,所以就坐在馬桶上面呀!等寶寶長大一點,就可以像媽媽一樣坐馬桶。"寶寶不用多久,就會發現坐在便器跟我們坐在馬桶上一樣"自然又安全"。
4、將便器放在寶寶遊戲地方的旁邊最好,也允許他當作一般小椅子用,或是穿著衣服進行假裝上廁所的遊戲。可以挑選有卡通人物的小內褲,並且告訴他"如果希望不弄髒你喜歡的卡通人物,那就要學習脫褲子,在便器上尿尿才行。"
5、當寶寶被帶到便器旁,媽媽可以協助他,或試著讓他自己處理。當發現寶寶有排便的表情時,要稱讚、鼓勵他,加強寶寶的動機。寶寶順利完成後,要給他鼓勵和稱讚。即使只是高興地告訴爺爺奶奶或告訴保姆都行,這也是對寶寶最好的獎勵。
6、清除寶寶便便時,希望媽媽不要皺著眉露出噁心的神情,有的媽媽會很誇張地強調"髒",這會給寶寶帶來很糟糕的感覺。也許他是個好寶寶,他不願意製造"髒東西"來讓媽媽害怕。那麼,你的便便訓練就不大容易成功。
7、寶寶偶而失敗,不要責罵孩子,重複說明即可。媽媽可以憑經驗抓準寶寶解尿的間隔時間,提早幾分鐘前溫柔地提醒,這樣寶寶順利排便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8、讓孩子學習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各式裝置來解大小便。
9、如果訓練十天、半個月仍不成功,表示寶寶生理尚未成熟,可暫停一段時日重新再來。
你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A、寶寶不肯配合訓練
(1)可能原因:是因身心發展還不到一定程度。
處理方式:若是寶寶還未準備好,再給他一些時間,"欲速則不達",操之過急或態度嚴厲,只會造成反效果。
(2) 可能原因:有可能是生理的問題,例如便秘造成排便困難,或是肛門疼痛而讓寶寶拒上廁所。
處理方式:便秘所引起的抗拒,只要能治療好,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3) 可能原因:父母的不耐煩或責罵,讓寶寶產生抗拒心態。
處理方式:不要再以責罵或懲罰的方式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加退縮或抗拒;有時寶寶會不喜歡爸媽在一邊看。
B、寶寶對便器很排斥,不喜歡與便器直接接觸
可以讓寶寶包著尿褲,坐在便盆上解便或噓噓,但這段過渡期不宜過長。
C、寶寶膀胱感染
一般情況下並不多見,較常出現在女寶寶訓練大小便的過程中。如果你的女寶寶突然顯得尿頻,或是並不想上廁所但褲子卻經常溼溼的,甚至在大小便時會感到刺痛、腹痛,就要趕緊請醫生診斷。所以訓練女寶寶時,請各位媽媽一定要記得,告訴孩子如廁後,使用衛生紙擦屁屁一定要從前面向後擦,因為肛門有許多細菌,往前擦容易使陰道和尿道受到感染,非小心不可。
D、什麼時候可以不再包尿布
在剛開始進行排尿或是排便的訓練時,往往會經過三個階段:
階段
一,就是已經排尿了才說"媽媽,我尿尿了"。
階段
二,就是表達"媽媽,我要尿尿了",可是一說完就尿了。
階段
三,在說完"媽媽,我要尿尿了",可以自己忍住一小段時間,到廁所排尿。雖然到了第三個階段,但是寶寶偶爾會在五歲左右時,發生尿床的現象,所以要看照顧的情況,如果已經一段時間都沒有發生夜尿的現象,就可以不用再包尿布了。大便訓練在一歲半左右完成;小便訓練在2-3歲左右完成。一般至少需訓練8-10個月,但也有寶寶要到4、5歲才能學會。
提醒爸媽的是,寶寶控制大便比小便容易,兩歲左右的寶寶會控制大便,但小便則需要較長的過程。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爸媽千萬不要拿別的寶寶花多久的訓練時間與自己的寶寶相比較,這樣只會增加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無形的壓力與挫敗感。
給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
寶寶該進行大小便訓練了,如果使用坐便器--
* 寶寶會坐得很穩,很安全;
* 寶寶會因為喜歡色彩鮮豔的坐便器,喜歡坐在可愛的小動物背上,從而配合便便訓練;
* 好聽的音樂會讓寶寶把排便與愉快情緒聯絡在一起,減少對便便的排斥感;
* 輕便的裝置、光滑的內表,坐便器讓媽媽清洗起來更方便、更徹底。
使用坐便器訓練寶寶便便,這與媽媽小時候坐痰盂的歷史大不相同,會讓寶寶覺得便便是件自然而愉快的事。
回覆列表
那首先要買個兒童馬桶座。類似這種的,有階梯的。孩子大概一歲開始,可嘗試讓他自己如廁。學坐馬桶。首先,觀察父母如廁,同性的一方帶著。觀察父母,然後讓他嘗試。成功了,就鼓勵。其次,可以給孩子看些繪本,關於如廁的。讓他意識到,這個是要學會的生活技能。最後,要有耐心,多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