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罵人,在中國那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比如我們大家說經常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就是孔老夫子罵自己弟子不成器的話語。又好比“二百五”就是蘇秦的罵人語錄。
傳說孔子的弟子宰予,很會討老師開心,說起話來也是侃侃而談。剛開始孔老夫子很喜歡這個學生,以為他以後肯定有出息,詩歌不可多得的好人和賢人。但是不就之後宰予就表現出了自己懶惰的一面。
在一個平常的日子,孔子依舊給弟子們講學,發現宰予沒有來上學,於是就排弟子去找宰予,去找宰予這個弟子回來對孔子說道,宰予在屋裡睡大覺呢!
孔子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淡淡的說了這麼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 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對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罵人方面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單論罵人的話,我們不難在許多歷史書籍和小說裡找到答案,金庸先生在《鹿鼎記》中就有這麼一段關於罵人的精闢講解: “洪朝率領五百士卒,向羅剎降兵學了些罵人的言語,在城下大聲叫罵。只可惜羅剎人鄙陋無文,罵人的辭句有限,眾兵叫罵聲雖響,含義卻殊平庸,翻來覆去也不過幾句“你是臭豬”、“你吃糞便”之類,那及我中華上國罵辭的多采多姿,變化無窮?韋小寶聽了一會,甚感無聊”。
細數歷史上中國的著名罵人文章,那可是罵他叫一個精彩, 這其中就有這些罵人古典書籍,
駱賓王-----《討武檄文》等文獻資料,陳琳的一篇文章治好了曹操的偏頭痛,駱賓王的一篇《討武檄文》使得武則天感慨世間有此奇人為何不得用,這是宰相的過失啊。
可見會罵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獨門絕技,我們大家族常見的就是開門見山、血肉橫飛的這種罵人不吐骨頭的話語,更有宋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寫盡人生酒權色財的奮力鬥爭,罵盡了時間一切可罵之人,道盡了人間一切的悲歡離合。可謂是包羅永珍、登峰造極。
花蕊夫人的罵人同樣也是直接明瞭,在看到後蜀軍隊面對宋朝軍隊的入侵時,14萬男兒雙手投降,花蕊夫人雙唇清起,寫下了“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悲壯語錄,意思就是說面對家國的興亡,你們根本不配稱作是男兒,毫無男兒的英雄氣概,對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就像現在我們罵人一樣,很多人可能會直接上手,絲毫不懼,大都直奔主題,恨不得吃了對方,但是由於俗話的一覽無餘,往往沒有中國古人罵人文化的傳承和奠基,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鄭莊公在盛怒之下指責太叔:“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因為太叔經常為非作歹,作惡多端,已經達到了官憤民怒的境界,鄭莊公知道後非常生氣,就說一個人做了太多的壞事,必將會走向滅亡,不信奏摺瞧!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國、文化之邦,很多人從小就接受教育,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文化鉅著。開口講話更不能像潑皮無奈那樣,張口大罵,什麼祖宗十八代、豬狗不如,在不涉及到生殖器官等汙穢言論,這的確有辱斯文,所以,文明罵人,才是上乘之道。
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銘記於心,那就是“六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也許孔老夫子在當時也是一位憤青,見到看不慣的是總要表述一下自己的觀點言論,關鍵還被自己的弟子記錄下來,這似乎有點毀滅了夫子在我們心中至聖先師的名號,“你都這麼老了,咋還不死呢?簡直就和賊一樣,活著就是一個禍害”。
雖說孔老夫子的這句話難免來說有點爆粗口了,但是用古文加以修飾和裝點,似乎別有一番韻味,比起其他罵人的語錄更具威懾力。
除此之外,孔老夫子似乎很為現在的男孩子抱打不平,隨口一句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就是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文化用語,使得人們不禁感慨道孔老夫子的不容易。只能獨自感慨道:“只有女人和那些陰險卑鄙的人難以相處”。把女人和小人放在了等同的位置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越厲害的罵人文化,更多的不會吐露真言,他們所說的話可能會讓被罵者感到高興和愉悅,但是事後才渾然明白,腦海裡只剩下一句“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氣煞我也”。
當然,罵人罵的最狠的還是要數臥龍諸葛亮,諸葛亮北伐,曹睿命曹真為大都督,王朗為軍師,以抵禦蜀國軍隊的進攻。
王朗自詡口才了得,天下無人能敵,世間再無對手,但是卻被諸葛亮罵道人仰馬翻,死於沙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段對罵。
“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諸葛亮
諸葛亮罵王朗的這段罵詞,義正言辭,有依有據,可謂無懈可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體現了諸葛亮華人的智慧,更體現了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的決心,罵人罵到這個程度,也是夠狠了。
古人云:不爆出口,就能罵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
說起罵人,在中國那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比如我們大家說經常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就是孔老夫子罵自己弟子不成器的話語。又好比“二百五”就是蘇秦的罵人語錄。
傳說孔子的弟子宰予,很會討老師開心,說起話來也是侃侃而談。剛開始孔老夫子很喜歡這個學生,以為他以後肯定有出息,詩歌不可多得的好人和賢人。但是不就之後宰予就表現出了自己懶惰的一面。
在一個平常的日子,孔子依舊給弟子們講學,發現宰予沒有來上學,於是就排弟子去找宰予,去找宰予這個弟子回來對孔子說道,宰予在屋裡睡大覺呢!
孔子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淡淡的說了這麼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 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對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罵人方面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單論罵人的話,我們不難在許多歷史書籍和小說裡找到答案,金庸先生在《鹿鼎記》中就有這麼一段關於罵人的精闢講解: “洪朝率領五百士卒,向羅剎降兵學了些罵人的言語,在城下大聲叫罵。只可惜羅剎人鄙陋無文,罵人的辭句有限,眾兵叫罵聲雖響,含義卻殊平庸,翻來覆去也不過幾句“你是臭豬”、“你吃糞便”之類,那及我中華上國罵辭的多采多姿,變化無窮?韋小寶聽了一會,甚感無聊”。
細數歷史上中國的著名罵人文章,那可是罵他叫一個精彩, 這其中就有這些罵人古典書籍,
駱賓王-----《討武檄文》等文獻資料,陳琳的一篇文章治好了曹操的偏頭痛,駱賓王的一篇《討武檄文》使得武則天感慨世間有此奇人為何不得用,這是宰相的過失啊。
可見會罵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獨門絕技,我們大家族常見的就是開門見山、血肉橫飛的這種罵人不吐骨頭的話語,更有宋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寫盡人生酒權色財的奮力鬥爭,罵盡了時間一切可罵之人,道盡了人間一切的悲歡離合。可謂是包羅永珍、登峰造極。
花蕊夫人的罵人同樣也是直接明瞭,在看到後蜀軍隊面對宋朝軍隊的入侵時,14萬男兒雙手投降,花蕊夫人雙唇清起,寫下了“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悲壯語錄,意思就是說面對家國的興亡,你們根本不配稱作是男兒,毫無男兒的英雄氣概,對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就像現在我們罵人一樣,很多人可能會直接上手,絲毫不懼,大都直奔主題,恨不得吃了對方,但是由於俗話的一覽無餘,往往沒有中國古人罵人文化的傳承和奠基,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鄭莊公在盛怒之下指責太叔:“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因為太叔經常為非作歹,作惡多端,已經達到了官憤民怒的境界,鄭莊公知道後非常生氣,就說一個人做了太多的壞事,必將會走向滅亡,不信奏摺瞧!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國、文化之邦,很多人從小就接受教育,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文化鉅著。開口講話更不能像潑皮無奈那樣,張口大罵,什麼祖宗十八代、豬狗不如,在不涉及到生殖器官等汙穢言論,這的確有辱斯文,所以,文明罵人,才是上乘之道。
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銘記於心,那就是“六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也許孔老夫子在當時也是一位憤青,見到看不慣的是總要表述一下自己的觀點言論,關鍵還被自己的弟子記錄下來,這似乎有點毀滅了夫子在我們心中至聖先師的名號,“你都這麼老了,咋還不死呢?簡直就和賊一樣,活著就是一個禍害”。
雖說孔老夫子的這句話難免來說有點爆粗口了,但是用古文加以修飾和裝點,似乎別有一番韻味,比起其他罵人的語錄更具威懾力。
除此之外,孔老夫子似乎很為現在的男孩子抱打不平,隨口一句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就是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文化用語,使得人們不禁感慨道孔老夫子的不容易。只能獨自感慨道:“只有女人和那些陰險卑鄙的人難以相處”。把女人和小人放在了等同的位置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越厲害的罵人文化,更多的不會吐露真言,他們所說的話可能會讓被罵者感到高興和愉悅,但是事後才渾然明白,腦海裡只剩下一句“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氣煞我也”。
當然,罵人罵的最狠的還是要數臥龍諸葛亮,諸葛亮北伐,曹睿命曹真為大都督,王朗為軍師,以抵禦蜀國軍隊的進攻。
王朗自詡口才了得,天下無人能敵,世間再無對手,但是卻被諸葛亮罵道人仰馬翻,死於沙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段對罵。
“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諸葛亮
諸葛亮罵王朗的這段罵詞,義正言辭,有依有據,可謂無懈可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體現了諸葛亮華人的智慧,更體現了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的決心,罵人罵到這個程度,也是夠狠了。
古人云:不爆出口,就能罵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