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建地稅的撒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在中國是每年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中秋的習俗和食俗就是賞月吃月餅,但自古以來,不同的人們對中秋是有不同的理解、並賦予不同的含義的。

    中秋對孩子是香甜的月餅和一輪明月。中國傳統的節日,一般都是有不同的食俗相伴。自唐代以來,中秋節的主要食俗就是吃月餅。所以,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所盼望、所企求、所開心的中秋節,唯一的東因就是吃能上香甜的月餅,可以和夥伴們在月夜裡能夠盡情的玩樂。

    中秋對老人是暮年的傷感和別子的惆悵。老年人望到中秋的圓月,往往會產生無名的惆悵。“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流露出對月光的永恆和人年華易逝的無奈:“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看到不在眼前的孩子,又會產生無限的傷感,總希望他們“常回家看看”,盼望他們能“平平安安”,祝福他們家庭生活像中秋之月“圓圓滿滿”!

    中秋對邊疆將士是保家衛國衛士風采的展現。“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軍公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這首歌唱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得到了廣大將士的喜愛和全華人民的理解,因為它細膩表達了邊防將士們在中秋之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真摯感情,也深刻反映了將士們“一家不圓萬家圓”,用鮮血、生命保衛祖國安寧的高尚情操和奉獻精神。

    中秋對出門在外的遊子是無盡的思念。中秋之夜,仰望一輪明月,最能勾起身在他鄉遊子思鄉懷人的縷縷幽思。所以才有表達對家鄉溫馨回憶和深切思念的詩句:“舉頭網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更有借美好之月傳情而情深意長祝福:祝父母“湖光秋月兩相和”、盼妻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情人“天涯共明月”,贈兄弟姐妹“共看明月應垂淚”,望友人“我寄愁心於明月”。這些都表達出對親人的美好祝願和真摯情感。

    中秋對文人是宣洩感情的最好時光。古往今來,那中秋的一輪如情似夢的圓月,曾引來多少文人墨客的妙筆生華,驚奇詠歎。李白《把酒問月》、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王建《十五夜望月》、曹松《中秋對月》、明光《中秋玩月》、蘇軾《中秋月》、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陸龜蒙《中秋待月》、元好問《倪莊中秋》、劉禹錫《八月十五慝桃源玩月》、米芾《中秋登樓望月》、曹寅《古北口中秋》等等,這些詠月詩文浩如煙海,各具神韻,簡直把中秋月寫得形神活現,空靈超絕,使我們賞月時怎不夢牽魂繞,思接古今?尤其是李白與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創作的詠月詩竟有320多首,這眾多璣珠般的詠月詩,不僅奠定了詩人在詩壇的地位,而且使詩人本身也因此如一輪皎皎明月,長久地掛於祖國的詩壇之上,與日月同輝。晚年李白因酒醉在船上撈月,不幸落入水中身亡。後有人嘆息:“生有明月為伴,死為捉月而亡”。

    中秋對探索的人們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月亮,如同一部神秘的古書,十五的夜晚,多少人都在仰臉苦讀。有些人越讀越神秘,越讀越迷離,於是引出了“嫦娥奔月”、“貂蟬拜月”、“李白捉月”等一件件神話和傳奇。也有些人讀出了科學。辛棄疾《天問》:“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謂洋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詞人想象的月亮繞地球、繞海之理,不正與大科學家哥白尼的月球繞地球執行科學結論相吻合嗎?而且比哥白尼的科學結論早了幾百年,又出自一個文人之口。這首詠月詞,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在科學幻想上的價值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還有許多人對月兔的神話和日、月、地三者的關係,做出正確的解釋。如宋朝林屋山人俞琰:“所謂月中兔者,月中之日光也,……世俗遂月中有搗藥兔,妄矣!……斯言有理,足破千古之惑。”早在七百年前,俞琰對明月的神秘自然現象做出這樣的解釋,是難能可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方水土一方茶,分享你家鄉種茶、喝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