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徒弟我你也會第六

    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在感覺和知覺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感性認識的高階形式。表象與知覺的主要區別在於:知覺只有當物件作用於感覺器官時才存在,表象則可以在這種作用消失後繼續存在。有些表象是對靜態的和動態的知覺的再現 ,稱為記憶表象 。有些表象是對知覺的概括和重組,稱為想象表象。人們還可以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知覺中抽取某些共同方面形成一般表象,也可以把知覺要素任意組合形成虛構的表象。表象是對感覺、知覺的重組和加工,接近於理性認識,在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它還沒有超出感性認識的界限,仍是感性的具體形象。 從哲學的歷史看,哲學的話語系統是從人的最一般的“感覺”的開始的。所謂“最一般”的感覺,我理解,是指心理學意義上的人與物理學意義上的外部世界在時空對峙中的關係被思維抽象到絕對、純粹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人耐以存在並耐以理解世界的基礎,也是哲學作為人類精神式樣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如“有”、“無”的感覺就是最一般的感覺,沒有這些最一般的感覺,日常生活中的“有票子”、“有房子”、“有車子”就不可理解了(我們華人夢寐以求的一些個“有”)。最一般的感覺維繫著人的所有日常感覺。但人們往往看不到這種維繫性,或者並不關心這種維繫性,只有哲學和一些專門的人才把這種與生俱來的感覺上升到理性程度,用可相互說明的感覺和感覺本身轉化而成的語言概念來構建“最一般”的世界。這種努力是正當的且是必需的。雖然終究說來這些感覺有些“古怪”,但如果人類沒有這些古怪的感覺,也就不為“人類”了,人的精神智力也就不可能被髮展起來了。總的說來,哲學一方面打算在最一般的感覺的基礎上,探索思維與存在的奧秘,為人類整體存由提供理解和建設的依據;另一方面,它的特有的話語系統同時為日常生活確立經驗的、細節的“感覺”位置和秩序,將生動、具體的日常生活流程與最一般的抽象的、純粹的世界關聯起來。這樣做的目的仍是使日常生活的常青之樹獲得人自己生出的那部分滋養。趙文中所提的諸如“超驗”、“先驗綜合”、“本質”、“現象”、“自我”、“物件”這些詞,它們除開是用於構建特定領域中的精神樣式的詞外,也同時用來維繫日常生活“感覺”秩序和位置的詞,滋養“常青之樹”的詞,“超驗”的感覺維繫、滋養著經驗的邊界,“先驗綜合”的感覺維繫、滋養著知識的可能,“本質”的感覺維繫、滋養著目標、行動的選擇,“現象”的感覺維繫、滋養著生命的延續,“自我”的感覺維繫、滋養著國家、民族、集團的存在,“物件”的感覺維繫、滋養著。哲學的話語系統就是這樣保持著人與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如此這般的關聯。在那些較為嚴格的哲學陳述中,哲學的話語系統既沒有離開心理學和物理學的規定的“可能”世界,也沒有離開人類日常生活繁雜的感覺和操作流程。如果說我對哲學有什麼“感覺”的話,我會這樣來說:哲學是關於對心理屬性、物理屬性、日常屬性在思維中相交產生的“存在屬性”進行陳述的精神樣式。趙說:“哲學說不清哲學的話語是什麼意思”,說到底,仍是他沒有劃清這些屬性之間的關係,而對由這些屬性產生的、不可不思的“存在屬性”,更是缺乏“感覺”。從他的思想特點看,他似乎更願意將所感覺的“變化方式”中“日常屬性”取代哲學所面臨的窘境,這個與“感覺”相聯絡的、沒有定準的、“走在生活和思想前面的”,可能就是趙的“哲學的感覺”了。雖然他沒有嚴格說明這種感覺,只是含糊說“是一些感覺,真正的哲學感覺,是處理觀念的感覺,或者,關於理性的感性,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經驗的感覺”。這說明他並沒有真正找到自己所旨趣的“變化方式”中的“哲學的感覺”。實際說來,趙對陳述最一般“感覺”的哲學話語系統感到疲憊、困惑,試圖離開“感覺”而徑直奔赴“變化”——“感覺”中的“什麼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把什麼搞成什麼”。也就是說,人本身也是一個 “變化”因素,“感覺”中的“是”的世界是隨“變化”而變的,那個“是”是“說不清楚的”,人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變化方式”中把日常語言所指的“什麼” 搞成“什麼”,而那個“感覺”和“變化”關係之中的經典哲學問題不再是現代人“思想所必需”的。這就談到了“變化”,談到了“感覺”中的“變化”。這更有意思。在轉了一個大彎後又回到了我前面所講的“人與外部世界在時空對峙中的關係被思維抽象到絕對、純粹的感覺”,回到了“心理屬性、物理屬性、日常屬性在思維中相交產生的“存在屬性”中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建中湯和黃芪建中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