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說一下“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中國對出口貨物實行出口免稅政策,也就是稅率為0。但實務中並不是真正的零稅率,而是低稅率。比如稅率為17%,可實務中並不是按17%計算退稅額,還有一個退稅率13%,那另外4%就是應該要交納的增值稅,稅法上稱之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因為退稅率總是小於徵稅率,所以退稅率和徵稅率之間有一個差率,出口的銷售收入乘以這個差率就是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要做進項稅轉出。意思就是這部分稅款不能抵減內銷的銷項稅,也不能退稅。計算公式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故名思義,就是可以抵減“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稅額。哪一部份的稅額可以抵減“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呢? 中國對進料加工的進口業務不徵收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但這些進口料件的價值在料件復出口時已經包含出口銷售額裡了,在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時也就包含該部份的稅額,所以必須扣減。故稱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計算公式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算價格 * (徵稅率17% - 退稅率13%)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在國內沒有負擔過增值稅,進料加工料件在進口時免徵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於都是免稅的,不存在免抵退的計算問題,但由於用免稅購進原材料生產的產品出口,是包括免稅購進原材料的外銷收入的,而計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稅額時,是直接以離岸價的外銷收入按徵退稅率差計算,如果不減去免稅購進原材料的外銷收入,就會多計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稅額,這就是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抵減額。其中進料加工料件是用組成價格。
1、先說一下“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中國對出口貨物實行出口免稅政策,也就是稅率為0。但實務中並不是真正的零稅率,而是低稅率。比如稅率為17%,可實務中並不是按17%計算退稅額,還有一個退稅率13%,那另外4%就是應該要交納的增值稅,稅法上稱之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因為退稅率總是小於徵稅率,所以退稅率和徵稅率之間有一個差率,出口的銷售收入乘以這個差率就是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要做進項稅轉出。意思就是這部分稅款不能抵減內銷的銷項稅,也不能退稅。計算公式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故名思義,就是可以抵減“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稅額。哪一部份的稅額可以抵減“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呢? 中國對進料加工的進口業務不徵收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但這些進口料件的價值在料件復出口時已經包含出口銷售額裡了,在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時也就包含該部份的稅額,所以必須扣減。故稱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計算公式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算價格 * (徵稅率17% - 退稅率13%)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在國內沒有負擔過增值稅,進料加工料件在進口時免徵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於都是免稅的,不存在免抵退的計算問題,但由於用免稅購進原材料生產的產品出口,是包括免稅購進原材料的外銷收入的,而計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稅額時,是直接以離岸價的外銷收入按徵退稅率差計算,如果不減去免稅購進原材料的外銷收入,就會多計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稅額,這就是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抵減額。其中進料加工料件是用組成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