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71925842370

    小學在培訓班上課的時候看過一篇大概五行左右的兒童詩,大概就是說考試忘記帶尺子了,然後同桌就把自己的尺子折斷了給了我一半。

    當時上培訓班的人少,不像現在學拼音寫漢字都有大把的培訓機構開課。班裡在外面補課的加起來可能只有兩三個。所以有一次考試的時候,作文一個字都編不出來,就直接照搬了那首詩裡的情節。加上誇張排比比喻句,用幾百個字寫考場沒尺子慌得一比,再用幾百個字誇同桌“毫不猶豫地折斷了尺子,把一半遞給我”有多小天使。

    當時越寫越覺得這個劇情太扯了。掰橡皮也就算了,居然掰尺子,還是“一把嶄新的”尺子。

    結果不知道是老師認可虛偽的真情實感,還是覺得過於有想象力,就被當做範文當眾唸了一遍。

    他一邊念我在底下一邊跟同桌悔過不該瞎編她把尺子掰折了。

    之後又有一次考試,本來想剩菜炒剩飯再編個掰橡皮,後來想到被同桌用尺子敲打,就沒敢落筆。

    然後……

    全班37個人,十多個都掰了尺子……

    在然後……

    變成全校都掰尺子……

    把尺子折了就成了千篇一律的代名詞。甚至老師罵人抄作文都說“你怎麼不去掰個尺子去?!”

    後來這個素材在我們班就被禁止了。

    大概安心了兩年。快畢業之前報小升初的衝刺班,發了本作文集當做參考。開啟之後第一篇就是……《斷尺》

    _(:з」∠)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代漢語中,“沒”和“沒有”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