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魚160441483
-
2 # 王瑞226524988
感謝邀請!18年美容行業從業經驗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共享美容是在共享經濟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營銷模式,目前提出這個概念的主要集中在美容行業專業線,也就是美容連鎖店體系,對於經常出入美容院或有美容護理意識的女性來說,共享美容更多的是共享美容院,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更便利的護理地點,讓美容院和美容師更多的創業機會,但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共享美容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涉及到網際網路與實體店的捆綁,有很多細節和規範有待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共享美容也將是未來美容行業的一塊大蛋糕,如何將蛋糕做的越來越大,吃的人越來越多,還需要行業行為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從根本上讓消費者感受到共享美容能夠超越傳統美容院,從體驗,價格,便捷等多方面滿足美的需求,共享美容才能持續被大眾所接受。以上分享歡迎大家討論!
-
3 # 佔柏林Berlin
共享美容院
當下,共享經濟的浪潮在不斷的退去,但是卻捲走了無數的期望和金錢。
下面我列舉了一些共享經濟的專案:
共享出行:OfO,陌拜,小藍,滴滴,UBER等。
共享充電寶:街電,小米,小電,充充等。
還有P2P,共享酒店,共享雨傘,共享辦公,共享快遞櫃、共享跑步機、共享掃碼娃娃機、共享儲存櫃、共享自動販賣機、共享充電樁、共享電動汽車、共享籃球、共享洗車,知識共享,時間共享等等。
只要在風口,豬都飛起來。資本的入局讓更多的概念產生,而到目前為止正真存活下來的有多少呢?
那共享經濟對於我們美業來說,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前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一家比較火的美容院(目前深圳都有幾十家,發展也是非常快的),其實就是利用共享經濟的概念去做。我記得我去的時候,我看樓下停了四五輛大巴車,都是全國各地的湧來參觀和學習,最終都是要轉化加盟的。
那下面我來和大家分享下,這家共享美容院的模式:
1、裝修風格:從裝修上,主打的是科技範兒,且每個門店都需要有一個休息區(類似喝茶聊天的地方)或者說是共享區。
2、門店用品:有個通俗的理解,就是整個美容院除了人,其他的你都可以買走,例如:裝飾的牆紙,地板,沙發,桌子,飲料,小吃,裝置,紅酒,沐浴露,飲料,榨汁機,抱枕等等。每個產品都有一個獨立的二維碼,只要你掃碼付款,你就可以直接帶走啦,當然你如果不方便帶走,美容院也會給你快遞到家的。
其實這個很簡單,他們應該都是和廠家合作的,非常有效的降低了開店的成本,如果你有一定的量,廠家肯定願意和你合作,前期可以免費鋪一些產品做展示。
記得當時介紹專案的人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香港的客戶,特別喜歡店經理分享的這個娃娃,她特地從香港來深圳購買了三個娃娃,然後順帶消費才走。
3、共享空間:每個美容院都是有一個休息區,而這個就是給跨界準備的,比如,你是美容院的客戶,你做紅酒的,你就可以放幾個紅酒放在這裡,然後如果有人買,你就可以產生業績。還有你也可以把你的紅酒的客戶帶到美容院來,在這裡可以進行會銷等,當然美容院都是要拿提成的。
4、共享會員:你可以把你的客戶帶到美容院,你也可以自己過來在休閒區辦公,當然美容院也會幫忙推你的產品(他們也會有提成),如果哪天你跟美容院預約了場地,有會銷,那美容院也會幫你聯絡對你的專案感興趣的客戶。
5、共享美容院:他們的美容院從員工到老闆每個人都是合夥人,這就綁定了美容院的每個人,這樣也解決了美容院流失率的問題,激勵每個人,因為在這裡人人都是老闆。
其實我覺得只有門店用品和共享美容院是重點,因為門店用品節省了開店的成本(當然這也是要一定基量的,要不然你也做到這樣),而美容院解決了流失率的問題。
當然他們對於來參觀的美容院老闆也是研究後進行分層了,他們根據參觀人群在深圳打造了三種美容院的樣板,供老闆參觀(因為來參觀的不僅有想開點的,也有已經開店的)。下面我就列舉出來,大家可以瞭解下:
1、社群美容院:小區門口,美而小,大概100平左右。
2、老店改造:老店升級,面積大概1400平。
3、商圈美容院:商圈中心區,面積大概800多平。
以上三種典型的美容院,基本上也是囊括了大部分美容院的情況。如果你是開美容院的,我覺得可以結合這個進行最佳化:
1、股份制:給予一定人員的期權+分紅。這樣比較有效的留住人才,人人都是老闆。
3、門店用品:很簡單,在你的裝飾等物品以及贈品上都貼上二維碼,比如客戶喜歡的東西,你就可以直接交易,如果是贈品回家用,客戶覺得用得好,就可以直接下單了。生成的二維碼,用的是微信小程式的,直接掃碼付款就行了,很簡單。
回覆列表
就是一個個連鎖的美容機構,顧客可以在任何一個店裡充卡辦美容專案,全國通用。投資者,可以以加盟的形式進行合作。連鎖機構提供美容儀器,提供相關知識,也可以提供人員,提供相關培訓。現在,說的比較多的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