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河林泉
-
2 # 纓絡手工雜貨鋪
《論語》是孔子的言論的合集,那麼中華文化千百年流傳至今,文字從未中斷過,雖然古文與現代漢語有所差別,但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都不難理解其中道理。
自古以來研究儒家文化的不少,傳承流派也很多。現代人有文化的都自己看《論語》,沒文化的懶得看。而於丹主要是在傳統媒體上宣講,如同《論語》代言人,代言人都是官方的說法。那麼老百姓買不買賬是官方主要目的,所以問題來了,研究儒家文化有造詣的學者,人家自然不理會她;普羅大眾看電檢視一樂,沒人喜歡被教育,想看的自己看書,不愛看的人家換臺。你說這代言人還能當久嗎?
-
3 # 西門小愛
個人看法是于丹把經典搞成心靈雞湯了,力小任重,她扛不住。經典不是誰都能講的,在以前的話,不是進士翰林大學士或者著作等身的誰敢講。
聽說過紅學家吧,就是靠紅樓夢這部書吃飯的。于丹類似。
吃飯嘛,可以理解。 可是如果不能厚積薄發到頭來力由不逮。
於是 終究曇花一現。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
4 # 使用者93982054506
單從於丹對《論語》深入淺出的詮釋,通俗易懂,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前些年幾乎天天在電視上都能看到于丹的身影,可以說曝光率不亞於現在的TFBoys、鹿晗等。給人感覺就是一個文化學者、大學教授怎麼會如此高調?難道她不手持教鞭,教書育人了嗎?這與大眾傳統意識中,老師兩袖清風的形象大相徑庭。高頻次地曝光,說明她背後有個別推手。有訊息稱,于丹在國外某活動中耍大牌等等。我覺得,只是基於她教師的身份而非全職藝人,別人在透支她一時間段的熱度。既然對外身份是大學教授,還是安心待在校園吧。
-
5 # 站在東方看世界
我雖然不贊同于丹講《論語》的好多說法,但是,于丹是很真實的。首先,她明確的講,她講的是《倫語心得》,即是心得,就是自己的感悟,別人認為對或不對都是可以的,無可厚非。在這個大前提下,對《倫語》字、句的解釋,可以理解為學術之爭,學術界就有人那樣解釋,尚不為人所普遍接受。對於一位文化普及者來說,只是取捨的問題。
-
6 # 那邊仍是孤獨
對其本人,不想多說。為了迎合時代需求(這句話是理解的關鍵!!!),披著《論語》外衣販賣私貨的投機而己。並不是真正解讀《論語》,只是把《論語》作為投機工具。這一切都與《論語》本身無關。
對此只說二點:一、言論自由,大浪必淘沙;二、《論語》被夾帶私貨、惡意扭曲、淪為時代工具也不是一千年兩千年的事了,這點小伎倆也太無所謂了。
春秋時期,可以說是思想最開放,言論最自由的時代,也因此造就了百家思想競爭歷史舞臺的局面。最終歷史選擇儒家作為正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以利益天下為核心的諸多思想都被歷史淘汰,何況為一己之私夾帶的那點私貨,更會被歷史碾為灰塵。言論自由,誰都可以信口而說,但《論語》就是《論語》,就象金子雖被粘上狗屎,但金子仍然是金子一樣。
孔子去世後,其門下弟子就形成了十個派別,儘管有分歧,但也是主幹的分支,相去不遠。在兩千多年的流轉過程中,為了一已私利的宵小之輩,為了迎合時代的需要,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新的時代的特色”,不斷在裡面夾雜各種私貨,私貨越來越多,不只是扭曲,甚至與原意截然相反了。
最後用一句詩結束: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論語》永遠是人類社會長夜中的那盞明燈。
-
7 # 正事談點
人言,半部論語治天下。
于丹她老人家把整部論語都講完講透了還沒鎮住天下。這不,這個問題的出現難到就是她于丹與論語治天下的效用嗎?
于丹講論語沒看過,所以就其所講內容不論,更不背後論人。僅僅就問題而說問題。論語是孔先生及其門徒的言論集冊記錄。誰講論語,是誰的一家之言。見仁見智各有所見。
孔夫子言,身正不令而從,身不正雖令而不從。于丹講的論語如何要慢慢的來看從她的多不多喔,禁得起時間考驗不,就像問題中說的,于丹好像消失了,這就是這問題的一種答案吧
-
8 # 趙子曰原創
于丹講的《論語》,大概算是她的論語心得吧,我在電視上還是斷斷續續看了一部分。她當時還是挺吸引人的,演講的口才也不錯,再不行人家也是北師大的教授啊,她講的《論語》心得,對傳播古代文化,還是起了一定積極作用的。我們不能因為她現在不吃香了,就否定她過去推廣國學的作用。
《論語》是儒家經典,不到16000字的原文,有多少大家註釋,有多少大儒身體力行,從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從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到錢穆的《論語新解》,從林語堂《孔子的智慧》到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于丹的論語心得,當然是顯得輕薄並夾帶了,她要是不出書,聽過也就罷了,書一出,毛病就明顯了,儒家經典的寶貝,不是隨便一個教書匠就能講好的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于丹講《論語》心得並不是講的很不好。沒有大師的時代嗎,後來還有幾個人也在電視上講過論語,我卻沒有聽過,不好評價。
對於丹,她既然講了論語,就應該不斷學而時習之,儘量言行一致成為儒家所謂的君子,君子謙謙,重義輕利,見賢思齊。她可能影視方面接觸的多了,講過論語,還沒消化,又講莊子,到處演講,自然德不勝力,錢倒是多了,但哪有時間學習,哪有功夫修身充電啊。後來被人批評,還是論語學的不夠好吧!
回覆列表
于丹所講的《論語》被左中右三派一起拋棄,因為左中右都不是腦殘。主張普世價值的左派不會贊成于丹捧孔儒,右派認為于丹歪曲孔祖師的思想,中派認為于丹講的論語加進私貨灌了水分,不是有營養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