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的伊始就是手機界的“檢察官”VIVO NEX使用者發現使用個扣扣瀏覽器,那個攝像頭竟然會升上來瞅你一眼然後又縮回去,隨後OPPO FINDX也正式參展。整個圈子開始熱鬧了起來。
有不少使用者說手機安裝一個手電筒APP特麼竟然需要聯絡人、相機、麥克風等許可權。還有使用者反映只是在生活中說了板栗然後淘寶就給推送了板栗的購買連結。
神奇的還是這個。你家裡的糞坑大資料都不放過。雖不知真假,但是我們的隱私好像在智慧手機還有大資料面前毫無私隱可言。除了攝像頭外,還有麥克風也在偷偷收集使用者語音後臺大資料分析?
為此,美國一家大家的團隊分析了幾個應用分發平臺下的1萬7千多個APP識圖來證實這個問題。測試目的是安卓應用是否收集洩露使用者的照片、截圖、音訊和影片。結果還好,APP雖然有麥克風許可權,但這些軟體卻沒有偷錄錄音的情況出現。倒是有未經使用者同意收集使用者截圖圖片的APP存在。
但是這個團隊強調,因為使用的自動測試可能與人的使用方式不一樣。如果那些流氓APP把音訊轉化成其他格式或者拆分發送出去而無法檢測。所以這個結論並非絕對。
目前這個團隊還在繼續努力。希望我們早日聽到他們的研究報告。
不管怎樣,安裝APP的時候多留心點它們需要的許可權,如果是不需要的話就禁止掉。像安裝一款手電筒APP,它能需要什麼許可權來使用?
這件事的伊始就是手機界的“檢察官”VIVO NEX使用者發現使用個扣扣瀏覽器,那個攝像頭竟然會升上來瞅你一眼然後又縮回去,隨後OPPO FINDX也正式參展。整個圈子開始熱鬧了起來。
有不少使用者說手機安裝一個手電筒APP特麼竟然需要聯絡人、相機、麥克風等許可權。還有使用者反映只是在生活中說了板栗然後淘寶就給推送了板栗的購買連結。
神奇的還是這個。你家裡的糞坑大資料都不放過。雖不知真假,但是我們的隱私好像在智慧手機還有大資料面前毫無私隱可言。除了攝像頭外,還有麥克風也在偷偷收集使用者語音後臺大資料分析?
為此,美國一家大家的團隊分析了幾個應用分發平臺下的1萬7千多個APP識圖來證實這個問題。測試目的是安卓應用是否收集洩露使用者的照片、截圖、音訊和影片。結果還好,APP雖然有麥克風許可權,但這些軟體卻沒有偷錄錄音的情況出現。倒是有未經使用者同意收集使用者截圖圖片的APP存在。
但是這個團隊強調,因為使用的自動測試可能與人的使用方式不一樣。如果那些流氓APP把音訊轉化成其他格式或者拆分發送出去而無法檢測。所以這個結論並非絕對。
目前這個團隊還在繼續努力。希望我們早日聽到他們的研究報告。
不管怎樣,安裝APP的時候多留心點它們需要的許可權,如果是不需要的話就禁止掉。像安裝一款手電筒APP,它能需要什麼許可權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