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暑期出境 這些安全Tips收好

      又到暑期出境旅遊高峰,不少家庭攜家帶口出境親子游。在暑期出遊旺季裡,出境旅遊安全更需要引起極大的注意。畢竟攜家帶口出遊,無論如何安全應該要放在第一位。

      預訂一日遊產品 莫貪平要謹慎

      如今,自由行遊客多會在當地購買一日、兩日遊產品,並通常在網際網路平臺購買,即便網際網路平臺對進駐的商家都有進行資質稽核,但在監管方面依然存在困難,畢竟落地需要交給當地的旅行社或旅遊商,萬一當地旅行社在旺季將部分遊客轉包給其他非正規的個人或實體提供服務,無疑就會提高旅途的風險。

      因此,要提升安全性,有幾個訣竅。比如購買當地遊船遊產品時,如果能注意到遊船的載客量已經超負荷,或發現救生衣數量不足,完全可以終止行程。或者雖然提前購買了當地遊產品,發現天氣不適宜出行,就千萬不要心疼因個人原因放棄旅程不能退款,安全為重。

      同時,在網上預訂當地遊產品時,也應注意不要掉入價格陷阱,切記低價產品尤其是不合理的低價產品更容易存在安全風險。最好比較一下產品的細微差別,比如商家信用、買家評價,若有更多疑問,不妨直接詢問客服,有時候價格差別幾十元的產品,在軟硬體尤其是應急保障上有著天壤之別。

      海邊關注離岸流 風大浪急要遠離

      暑期是出境濱海旅遊的旺季,尤其是東南亞各國的海島海灘更是熱門目的地。以泰國為例,7到10月份正是雨季,普吉、攀牙、甲米海域風急浪高,令出海參加涉水專案風險增加。之前國家旅遊局曾呼籲,出境遊玩的中國遊客應提高涉水安全意識,具體提醒包括“出海前請了解天氣情況,如遇風大浪急的情況或海灘插有紅色警示旗的地方,應遵從警示提醒,切勿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冒險出海或下水游泳,以免發生不測;參加涉水專案務必全程穿戴救生衣,如未提供,應主動要求;下水前認真評估自身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遠離危險地帶並結伴而行;當身體感覺疲倦、寒冷時,應立即離水上岸”等。

      到海邊游泳,最嚴重是溺水,而在海邊游泳時大部分的溺水情況都是因為遇到“斷層浪”,無法及時脫離險境而丟失性命。很多人還沒有了解“斷層浪”的危險性,不知不覺讓自己置身於險境之中。

      一般離岸流出現地點的海底都比兩邊低,海水錶面會出現白色的浪,這些白浪會往岸上衝,就像漲潮一般,可這只是表象,海面下面的水卻是向海中間流的。要判斷哪裡有離岸流,首先要看表面有沒有白浪,再看這個區域是否海水顏色比其他地方深,如果是的話,則說明這個區域的海水非常深。如果遇上這種情況,就一定不要往那個區域游泳,離岸流的威力非常大,會突然把人往海中央卷,非常危險。

      總而言之,要確保海邊游泳的安全,一定要在安全的區域游泳。正規的海濱浴場會用浮標圍出一塊安全的區域,並配有救生員,如果在浮標區域內游泳是比較安全的,千萬不要往外遊。如果是無人看管的沙灘泳場,那麼要記得在岸上先觀察一下海水的情況,再判斷是否適合下水游泳。

      浮潛不要掉以輕心

      夏天到海島旅行,特別是在水清沙幼、珊瑚礁聚集的海邊,許多人會嘗試浮潛。很多人以為浮潛在離岸不遠的海邊,深度一般不會超過3米,比深潛安全多了,甚至一些不懂游泳的人都可以嘗試,但其實正因為如此更容易放鬆警惕,掉以輕心。

      首先,浮潛用品比較簡易,使用不當會導致嚴重嗆水。最常發生的是由於使用不當,在浮潛過程中所佩戴的浮潛面鏡進水,導致突然視線不清,人就容易驚慌失措。而一旦慌了神,嘴巴會很自然地把呼吸管鬆開,就會直接導致呼吸不當、鼻子進水。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最重要保持鎮定,要保證嘴巴透過管子能夠正常呼吸,鼻子向外噴氣不至於嗆水,然後再游回岸邊,或者水性稍好的話,直立於水中摘下面鏡進行處理。如果自覺水性不佳,那麼一定要在從事浮潛運動的時候穿上救生衣,保證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漂浮起來。

      另外,在浮潛時還有一些事情不要做,比如不要去踩珊瑚、不要餵魚、摸海龜等,除了環保的原因外,珊瑚其實是非常鋒利的,如果沒有穿著腳蹼就會很容易劃傷。

      時刻留心旅遊安全提示 看懂警示級別

      近日巴厘島火山又突然爆發,導致機場一度緊急關閉,遊客旅遊活動受到一定的影響。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也隨即再度發出提醒:“請在巴厘島的中國公民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自身安全,切勿前往火山周圍區域活動,及時與所訂機票的航空公司或旅行社保持聯絡,調整行程。”

      近年越來越多中國遊客出境旅遊,旅遊目的地的安全域性勢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判斷目的地安全形勢的重要風向標之一,就是中國是否釋出相關的旅遊警示,旅遊警示的措辭也可以直接反映當地安全形勢的嚴峻程度。目前中國發布的國外旅遊警示分四級,即紅色(高度危險,不宜前往)、橙色(中度危險,需高度小心,避免非必要旅行)、黃色(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考慮應否前往)以及灰色(提醒注意)。

      但是,很多遊客或者不重視檢視這些旅遊警示,或者雖然看到了這些旅遊警示卻不管不顧,在高旅遊警示級別已發出的情況下還執意出行,這麼做不但沒有將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還可能導致遇到緊急情況時需要救援,以及還可能因此發生相關費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公民在相應安全提醒釋出後仍堅持前往有關高風險國家或地區的,因協助而產生的費用是要由個人承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尿布的晾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