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屬牛科、藏羚屬,別名:藏羚羊、長角羊、羚羊,主要分佈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種群數量約在7—10萬隻。由於藏羚獨特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動物園或其它地方人工飼養過藏羚,而對於這一物種的生活習性等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也開展甚少。
藏羚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也
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藏羚羊一般體長 135 釐米,肩高 80 釐米,體重達 45-60 千克。
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髮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餘各處被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它生活於青藏高原88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地域內,棲息在 4000 - 5300 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凍土地帶及湖泊沼澤周圍,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爾金山一帶令人類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區”,藏羚特別喜歡在有水源的草灘上活動,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凍土地帶及湖泊沼澤周圍。
那些盡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長針茅草、苔蘚和地衣之類的低等植物,而這些卻是藏羚羊賴以生存的美味佳餚;那裡湖泊雖多,絕大部分是鹹水湖,藏羚羊成為偶蹄類動物中的佼佼者,不僅體形優美、性格剛強、動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在那十分險惡的地方,時時閃現著藏羚羊鮮活的生命色彩、騰越的矯健身姿,它們真是生命力極其頑強的生靈!它性怯懦機警,聽覺和視覺發達,常出沒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極難接近。
有長距離遷移現象。平時雌雄分群活動,一般 2-6 只或 10 餘隻結成小群,或數百隻以上大群。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為主。發情期為冬末春初,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1 只雄羊可帶領幾隻雌羊組成一個家庭,6-8 月份產仔,每胎 1 仔。
經過千萬年自然演變,它們與冰雪為伴,以嚴寒為友,自由自在地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然而,然而由於一些所謂貴族對對被稱為“羊絨之王”的藏羚羊羊絨——“沙圖什”的需求,藏羚羊的棲息地正在變成一個屠宰場,每年數以萬隻的藏羚被非法偷獵者捕殺!昔日茫茫高原上數萬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壯觀景象,如今再也見不到了。
可可西里山位於青海西南部,部分延伸至西藏、新疆境內,屬崑崙山系南側支脈,北西-南東走向,漣湖、飲馬湖、可可西里湖以南,永紅湖、西金烏蘭湖、移山湖之北,長300餘公里,寬20-30公里,平均海拔5000-6000米,地貌表現為寬淺底山,山坡平緩,相對高度500-700米,最高峰崗扎日峰海拔6305米。
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發育有零星的平頂冰川,青新交界處的山峰彙集眾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積1000平方公里,為通天河支流楚瑪爾河發源地和青藏高原內陸湖泊主要分佈區。年均氣溫低於-8℃,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屬高寒荒漠氣候。
可可西里地區一般指青海省西南部,崑崙山以南,青藏公路以西的所有地區,行政區劃歸該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所管轄。
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東西長近400公里,南北寬約280多公里,總面積8。3萬平方公里。可可西里蒙語為“青(或綠)色的山樑”被譽為“美麗的少女”,藏語稱該地區為“阿青公加”。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可可西里地區的部分割槽域,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北部為東崑崙山主脈博卡雷克塔格山,與柴達木盆地相隔;南以唐古拉山為界,西面與西藏自治區毗鄰,東至青藏公路。地理範圍為東經89°20’-93°50’,北緯33°05’-36°10’,面積4。5萬平方公里。核心區在34°40"-35°50"N,89°30"-92°30"E之間,面積約2。
55萬平方公里。整個保護區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低4200米(紅水河峽谷,又稱豹子峽),最高海拔6860米(青新峰,亦稱布喀達坂峰或莫諾馬哈峰,青海省第一高峰),基本地貌型別除南北邊緣山地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中部烏蘭烏拉山略有抬高外,廣大地區主要為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海拔丘陵、臺地和平原,上升部分形成斷塊山,相對下沉部分形成谷地湖盆,在地貌上表現為谷地與低山相間分佈,寬谷一般20-30公里,相對高度400-500米,地勢呈現波狀起伏,平緩開闊,山勢低矮渾圓,高原面儲存完整,大地寒凍風化和冰緣融凍作用十分強烈,風沙地貌發育,多低山丘陵與盆地和寬谷交錯分佈。
年平均氣溫-4。2℃(沱沱河)~-10℃,極端最低氣溫-46℃。
青海省人民政府1995年將本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於1996年公佈,1997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玉樹州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處”,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佈本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9月更名為“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處級)。
可可西里是中國目前建立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在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探險旅遊等方面具有獨特價值。管理局駐地在海西州格爾木市,行政上歸玉樹州人民政府領導,業務上由青海省林業局管理。
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安分局和五道梁、不凍泉、楚瑪爾河、沱沱河、卓乃湖保護站。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屬牛科、藏羚屬,別名:藏羚羊、長角羊、羚羊,主要分佈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種群數量約在7—10萬隻。由於藏羚獨特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動物園或其它地方人工飼養過藏羚,而對於這一物種的生活習性等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也開展甚少。
藏羚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也
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藏羚羊一般體長 135 釐米,肩高 80 釐米,體重達 45-60 千克。
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髮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餘各處被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它生活於青藏高原88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地域內,棲息在 4000 - 5300 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凍土地帶及湖泊沼澤周圍,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爾金山一帶令人類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區”,藏羚特別喜歡在有水源的草灘上活動,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凍土地帶及湖泊沼澤周圍。
那些盡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長針茅草、苔蘚和地衣之類的低等植物,而這些卻是藏羚羊賴以生存的美味佳餚;那裡湖泊雖多,絕大部分是鹹水湖,藏羚羊成為偶蹄類動物中的佼佼者,不僅體形優美、性格剛強、動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在那十分險惡的地方,時時閃現著藏羚羊鮮活的生命色彩、騰越的矯健身姿,它們真是生命力極其頑強的生靈!它性怯懦機警,聽覺和視覺發達,常出沒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極難接近。
有長距離遷移現象。平時雌雄分群活動,一般 2-6 只或 10 餘隻結成小群,或數百隻以上大群。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為主。發情期為冬末春初,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1 只雄羊可帶領幾隻雌羊組成一個家庭,6-8 月份產仔,每胎 1 仔。
經過千萬年自然演變,它們與冰雪為伴,以嚴寒為友,自由自在地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然而,然而由於一些所謂貴族對對被稱為“羊絨之王”的藏羚羊羊絨——“沙圖什”的需求,藏羚羊的棲息地正在變成一個屠宰場,每年數以萬隻的藏羚被非法偷獵者捕殺!昔日茫茫高原上數萬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壯觀景象,如今再也見不到了。
可可西里山位於青海西南部,部分延伸至西藏、新疆境內,屬崑崙山系南側支脈,北西-南東走向,漣湖、飲馬湖、可可西里湖以南,永紅湖、西金烏蘭湖、移山湖之北,長300餘公里,寬20-30公里,平均海拔5000-6000米,地貌表現為寬淺底山,山坡平緩,相對高度500-700米,最高峰崗扎日峰海拔6305米。
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發育有零星的平頂冰川,青新交界處的山峰彙集眾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積1000平方公里,為通天河支流楚瑪爾河發源地和青藏高原內陸湖泊主要分佈區。年均氣溫低於-8℃,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屬高寒荒漠氣候。
可可西里地區一般指青海省西南部,崑崙山以南,青藏公路以西的所有地區,行政區劃歸該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所管轄。
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東西長近400公里,南北寬約280多公里,總面積8。3萬平方公里。可可西里蒙語為“青(或綠)色的山樑”被譽為“美麗的少女”,藏語稱該地區為“阿青公加”。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可可西里地區的部分割槽域,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北部為東崑崙山主脈博卡雷克塔格山,與柴達木盆地相隔;南以唐古拉山為界,西面與西藏自治區毗鄰,東至青藏公路。地理範圍為東經89°20’-93°50’,北緯33°05’-36°10’,面積4。5萬平方公里。核心區在34°40"-35°50"N,89°30"-92°30"E之間,面積約2。
55萬平方公里。整個保護區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低4200米(紅水河峽谷,又稱豹子峽),最高海拔6860米(青新峰,亦稱布喀達坂峰或莫諾馬哈峰,青海省第一高峰),基本地貌型別除南北邊緣山地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中部烏蘭烏拉山略有抬高外,廣大地區主要為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海拔丘陵、臺地和平原,上升部分形成斷塊山,相對下沉部分形成谷地湖盆,在地貌上表現為谷地與低山相間分佈,寬谷一般20-30公里,相對高度400-500米,地勢呈現波狀起伏,平緩開闊,山勢低矮渾圓,高原面儲存完整,大地寒凍風化和冰緣融凍作用十分強烈,風沙地貌發育,多低山丘陵與盆地和寬谷交錯分佈。
年平均氣溫-4。2℃(沱沱河)~-10℃,極端最低氣溫-46℃。
青海省人民政府1995年將本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於1996年公佈,1997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玉樹州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處”,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佈本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9月更名為“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處級)。
可可西里是中國目前建立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在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探險旅遊等方面具有獨特價值。管理局駐地在海西州格爾木市,行政上歸玉樹州人民政府領導,業務上由青海省林業局管理。
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安分局和五道梁、不凍泉、楚瑪爾河、沱沱河、卓乃湖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