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來說,平穩血糖和血脂的最重要的營養素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道吸收糖和脂肪的速度,避免餐後血糖和血脂快速升高,從而減緩胰腺和肝臟壓力。並且,由於膳食纖維可以讓身體緩慢吸收血糖,平穩血糖同時最大化的利用食物營養,避免發生低血糖狀況。 相比之下,足量的膳食纖維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阻止糖吸收的藥物阿卡波糖(拜糖平)!膳食纖維完全沒有副作用,而拜糖平會引起腹脹、腹瀉、腹痛,也會對肝腎有損傷,作為長期服用的藥物,並不安全。 身體需要的三大供能營養素不可或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 蛋白質來源是魚、肉、蛋、奶和豆製品,其中魚肉是最容易被分解吸收的肉類,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富含優質脂肪酸,對保護心血管幫助代謝有益,建議多吃。 脂肪是很多人擔心的,特別是糖尿病也容易造成脂代謝障礙,但是優質油脂的攝入必不可少,亞麻油、橄欖油、深海魚都是不錯的選擇。喜歡吃紅燒肉的,應該燉煮超過2個小時,對人體不好的飽和脂肪酸會有一半轉變為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適量食用。 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我們經常吃的米麵類食物,由於米麵類食物現在加工越來越精細,缺乏必要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升糖過快,糖尿病要避免進食精緻的米麵類主食,增加糙米、粗麵、雜糧和豆類,可以很好的平穩血糖特別是餐後血糖。 我們還要了解下糖代謝時需要的營養素,糖、脂肪、蛋白質在提供熱量的時候,必須有各種微量元素的參與,包括維生素B的參與,才能夠充分被轉化利用。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瘦肉、麥芽、啤酒酵母等。 補充一句,我們的腸道益生菌群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B族,促進食物分解,補充氨基酸,減輕腸道毒素等諸多好處,增加膳食纖維和益生菌有利於改善腸道益生菌環境,不過,只要幾片抗生素就會讓腸道菌群徹底破壞!慎重! 維生素C可幫助改善血管,是人體必須的水溶性抗氧化劑,橙子、草莓等水果含量豐富。維生素E對肝臟和血管內膜有保護作用,是人體必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核桃、大豆、花生、芝麻等含量豐富。 西紅柿中有番茄紅素,切碎在鍋中加水炒制超過15分鐘以上才更好的釋放,幫助保護血管和心臟。 礦物質鉻在身體內,具有替代胰島素的功用。全麥麵粉、肝臟、牛肉、魚蝦、酵母中含有。 其他如鎂,鋅等元素可以支援人體對抗壓力。含有鎂的食物來有髮菜、紅豆、空心菜、圓白菜、豌豆、芥藍。含有鋅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臟和海鮮,牡蠣、貝類、魚蝦、牛肉等。 5-HTP可以增加血清素,緩解身體的緊張減少應激狀態。雞蛋、西紅柿、茄子、奇異果、白色魚肉、雞肉中含有。 硫辛酸減輕糖基化反應(硫辛酸在日本最先是用於減輕糖尿病併發症的藥物,由於高濃度硫辛酸對減輕血管硬化和肥胖的效果,以及避免血清蛋白和血管的糖化,已經作為糖尿病輔助食品),肝和酵母中含有硫辛酸。 這些都可以不同程度支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 調理血糖首先不要只注重降低血糖,而是要消除可能出現低血糖的狀況,避免應激反應導致血糖異常升高。 第一,調節血脂 我們在北京延慶的療養院幫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透過減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復正常。原因在於血脂高的狀態,身體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高脂血症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滿足身體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緻米麵類食物,這種食物升糖過快降糖也快,然後過量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這才是血脂高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血脂高會干擾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利用血糖,或稱為胰島素抵抗。 第二,定時進餐 糙米、雜豆、魚、肉、蔬菜都要均衡攝入。務必不要讓自己處於低血糖狀況,雜豆和糙米因為富含纖維素或者直接補充纖維素,可以讓糖和脂類緩慢吸收,不會出現血糖和血脂的過山車變化。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身體正常實現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第三,篩查應激反應 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身體在急需血糖時會大量釋放胰高糖素來提升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應激反應的可能情況有:熬夜!長期加班勞累(包括腦力勞動,大腦需要大量的血糖來提供能量),緊張、恐懼或者壓力等負面情緒。飲食作息規律,注意休息和放鬆!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鬆,即便睡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學習春山步療和自我放鬆導引等放鬆訓練。 現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並沒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卻普遍有疲乏無力等能量不足狀況,說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謝問題和能量利用問題,一味的降糖只會加重能量不足惡化病情。 第四,注意檢測血糖 又不要過於強調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過一般人,只有消除了應激反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糖自然會回落。如果透過藥物調節過低,反而會激發身體調高血糖的動作,加重肝臟負擔。 第五,練習腹式呼吸 透過腹式呼吸給身體給多的能量支援,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後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練習吸氣時鼓肚子,可以滿足足夠的氧氣供應。足量的氧氣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正常代謝反應,讓能量充足同時減少了對身體有害的代謝廢物。我為什麼說呼吸而不說運動,不是因為運動不好,而是因為運動會引起身體對血糖的需求增加,在飲食調理不佳或者運動量過大的情況下,易引發低血糖問題或者升糖應激反應。運動時需要對飲食做更細緻的一對一調控才可以。 最後,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終都在製造身體對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藥物可能更進一步加快了這種發展趨勢,如果你願意停下來,聽一聽身體的聲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你會發現,血糖紊亂狀況很容易改變。 生活方式疾病,還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調節,機體功能的改善才是調理的根本,要樹立信心,祝早日康復!
對於糖尿病來說,平穩血糖和血脂的最重要的營養素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道吸收糖和脂肪的速度,避免餐後血糖和血脂快速升高,從而減緩胰腺和肝臟壓力。並且,由於膳食纖維可以讓身體緩慢吸收血糖,平穩血糖同時最大化的利用食物營養,避免發生低血糖狀況。 相比之下,足量的膳食纖維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阻止糖吸收的藥物阿卡波糖(拜糖平)!膳食纖維完全沒有副作用,而拜糖平會引起腹脹、腹瀉、腹痛,也會對肝腎有損傷,作為長期服用的藥物,並不安全。 身體需要的三大供能營養素不可或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 蛋白質來源是魚、肉、蛋、奶和豆製品,其中魚肉是最容易被分解吸收的肉類,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富含優質脂肪酸,對保護心血管幫助代謝有益,建議多吃。 脂肪是很多人擔心的,特別是糖尿病也容易造成脂代謝障礙,但是優質油脂的攝入必不可少,亞麻油、橄欖油、深海魚都是不錯的選擇。喜歡吃紅燒肉的,應該燉煮超過2個小時,對人體不好的飽和脂肪酸會有一半轉變為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適量食用。 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我們經常吃的米麵類食物,由於米麵類食物現在加工越來越精細,缺乏必要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升糖過快,糖尿病要避免進食精緻的米麵類主食,增加糙米、粗麵、雜糧和豆類,可以很好的平穩血糖特別是餐後血糖。 我們還要了解下糖代謝時需要的營養素,糖、脂肪、蛋白質在提供熱量的時候,必須有各種微量元素的參與,包括維生素B的參與,才能夠充分被轉化利用。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瘦肉、麥芽、啤酒酵母等。 補充一句,我們的腸道益生菌群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B族,促進食物分解,補充氨基酸,減輕腸道毒素等諸多好處,增加膳食纖維和益生菌有利於改善腸道益生菌環境,不過,只要幾片抗生素就會讓腸道菌群徹底破壞!慎重! 維生素C可幫助改善血管,是人體必須的水溶性抗氧化劑,橙子、草莓等水果含量豐富。維生素E對肝臟和血管內膜有保護作用,是人體必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核桃、大豆、花生、芝麻等含量豐富。 西紅柿中有番茄紅素,切碎在鍋中加水炒制超過15分鐘以上才更好的釋放,幫助保護血管和心臟。 礦物質鉻在身體內,具有替代胰島素的功用。全麥麵粉、肝臟、牛肉、魚蝦、酵母中含有。 其他如鎂,鋅等元素可以支援人體對抗壓力。含有鎂的食物來有髮菜、紅豆、空心菜、圓白菜、豌豆、芥藍。含有鋅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臟和海鮮,牡蠣、貝類、魚蝦、牛肉等。 5-HTP可以增加血清素,緩解身體的緊張減少應激狀態。雞蛋、西紅柿、茄子、奇異果、白色魚肉、雞肉中含有。 硫辛酸減輕糖基化反應(硫辛酸在日本最先是用於減輕糖尿病併發症的藥物,由於高濃度硫辛酸對減輕血管硬化和肥胖的效果,以及避免血清蛋白和血管的糖化,已經作為糖尿病輔助食品),肝和酵母中含有硫辛酸。 這些都可以不同程度支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 調理血糖首先不要只注重降低血糖,而是要消除可能出現低血糖的狀況,避免應激反應導致血糖異常升高。 第一,調節血脂 我們在北京延慶的療養院幫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透過減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復正常。原因在於血脂高的狀態,身體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高脂血症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滿足身體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緻米麵類食物,這種食物升糖過快降糖也快,然後過量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這才是血脂高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血脂高會干擾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利用血糖,或稱為胰島素抵抗。 第二,定時進餐 糙米、雜豆、魚、肉、蔬菜都要均衡攝入。務必不要讓自己處於低血糖狀況,雜豆和糙米因為富含纖維素或者直接補充纖維素,可以讓糖和脂類緩慢吸收,不會出現血糖和血脂的過山車變化。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身體正常實現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第三,篩查應激反應 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身體在急需血糖時會大量釋放胰高糖素來提升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應激反應的可能情況有:熬夜!長期加班勞累(包括腦力勞動,大腦需要大量的血糖來提供能量),緊張、恐懼或者壓力等負面情緒。飲食作息規律,注意休息和放鬆!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鬆,即便睡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學習春山步療和自我放鬆導引等放鬆訓練。 現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並沒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卻普遍有疲乏無力等能量不足狀況,說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謝問題和能量利用問題,一味的降糖只會加重能量不足惡化病情。 第四,注意檢測血糖 又不要過於強調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過一般人,只有消除了應激反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糖自然會回落。如果透過藥物調節過低,反而會激發身體調高血糖的動作,加重肝臟負擔。 第五,練習腹式呼吸 透過腹式呼吸給身體給多的能量支援,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後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練習吸氣時鼓肚子,可以滿足足夠的氧氣供應。足量的氧氣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正常代謝反應,讓能量充足同時減少了對身體有害的代謝廢物。我為什麼說呼吸而不說運動,不是因為運動不好,而是因為運動會引起身體對血糖的需求增加,在飲食調理不佳或者運動量過大的情況下,易引發低血糖問題或者升糖應激反應。運動時需要對飲食做更細緻的一對一調控才可以。 最後,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終都在製造身體對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藥物可能更進一步加快了這種發展趨勢,如果你願意停下來,聽一聽身體的聲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你會發現,血糖紊亂狀況很容易改變。 生活方式疾病,還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調節,機體功能的改善才是調理的根本,要樹立信心,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