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104400718848

    山園小梅

    林逋眾芳搖落獨鮮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南唐江為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逋改動了兩字,“疏影”、“暗香”巧妙的寫出了梅之姿、梅之香,鮮明又微妙地表現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閒靜的氣質風韻。

    這首詩的作者,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武將西鄉隆盛。

    毛的詩據說題目就是<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1909年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我查到的原詩是這樣的:

    男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詩

    毛恐怕只改了兩個字.

    字面意思是說:死後可以葬在任何地方,無需埋骨故鄉。

    此句的意思是說:好男兒志在四方,為了實現理想和抱負,不應貪戀故鄉的一草一木,而應該四海為家,上下求索,正所謂“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敢為天下先

    最先見於老子《道德經》,原文:“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後孫中山先生反其道行之,提出“敢為天下先”的口號,一生站在革命的潮頭,是取了字面之義,與老子原話有本質的區別。

    省試湘靈鼓瑟(唐)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臨江仙(秦觀)

    千里瀟湘挪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臨江仙

    滕子京

    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芝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江城子(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筵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擬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槍械是比較未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