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做投資的小沙彌

    這個策略一共分兩步。

    第一步,把你手頭的閒錢(注意是閒錢),50%投資於股票指數基金(比如上證50,滬深300),另外50%投資於低風險固收產品(比如貨幣基金)。

    第二步,每隔固定的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資產再平衡,使股票資產和固定收益資產的比例恢復到50%對50%。假設每年調整一次,那麼到每年的12月31日進行結算。如果這一年股票大漲,則需要賣出股票買入貨幣基金,使調整後兩種資產的市值恢復50%對50%。

    這個策略的優點是這個策略既不涉及選股,也不涉及擇時。避免了大部分股民提出“哪個股票好?”和“後面的走勢如何?”標準小白問題。這是一種徹底被動式的投資方法,完全跟隨市場,不需要做任何主觀判斷,規避了亂決策帶來的各種虧損,節省時間和精力。而且能帶來不錯的投資收益。

  • 2 # 破浪孤舟

    從題幹拆解關鍵字:主動型基金、高效止盈補倉策略、應對策略。

    首先我們先了解什麼是主動型基金?

    基金,按照投資策略可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兩種。

    被動型基金是指試圖複製相關指數的漲跌,常選取特定的指數作為跟蹤物件,以一定演算法長期跟蹤的一類基金。

    提煉出來就是:

    主動型基金—基金經理掌握主動權(擇時&擇股),人為因素較高;

    被動型基金—按照演算法複製跟蹤物件走勢,除初期演算法設計外無人為因素干擾。

    既然知道了主動型基金的特徵,那我們就可以根據此來探究投資策略。

    止盈策略

    1、基金經理跟換

    由於主動型基金主要依靠基金經理的主觀判斷來決定選股和加減倉,因此基金經理是是主動型基金的靈魂。

    當一個前期表現特別優異的主動型基金更換基金經理的時候,我們需要適當謹慎。

    如果網上對於新基金經理沒有太多過往業績追溯的時候,可以考慮暫時採取部分止盈策略,然後給3-6個月的觀察期,如果期間基金經理表現不錯,可補回倉位,否則逐步清倉離場。

    2、牛市末期或者短期漲幅較大後

    任何資產價格一旦漲幅過大都有回撥需求,特別是牛市個股漲幅均較大,所以這個時候任何股票都沒有安全邊際,因此這個時候選擇暫時大幅減倉是最佳策略。

    如何判斷牛市後期或者短期行情過熱? 這邊推薦兩個量化指標:“成交量”“百度熱搜資料”

    行情接近高點的時候表現在盤面上就是:滯漲

    補倉策略

    補倉策略是止盈策略的反向操作,也就是在我們買入主動型基金出現虧損的時候才會採取的一種策略。

    1、定投

    如果該主動型基金以往業績一直表現不錯,且基金經理很擅長擇股擇時,僅僅是因為市場系統性風險,例如熊市後期,經常會出現非理性殺跌,所以這個時候採取定投補倉會是最好的方式。

    定投按照週期劃分,可以選擇按月或者按周來選擇等量買入。比如每月30日買入1000元。

    定投也可以按照比例來,我們可以選擇跌5%就買入1000元等策略。

    2、金字塔補倉法

    金字塔補倉法其實就是下跌越多,補倉量就越大,這樣能夠大幅地降低成本。這邊推薦:1124加倉法。

    1124加倉法:就是剛開始下跌-3%或者-5%的時候買入原有大小倉位,這裡的-3%、-5%下跌幅度間距跟隨主動型基金的波動幅度來確定,例如:

    原持倉1000元,設定-5%作為加倉間距

    下跌-5%,加倉1000,總持倉1950,虧損-2.5%

    下跌-5%,加倉1000,總持倉2852.5,虧損-4.9%

    下跌-5%,加倉2000,總持倉4709.875,虧損-5.8%

    下跌-5%,加倉4000,總持倉8609.875,虧損-4.3%

    ....

    這意味著當你原持倉虧損接近20%的時候,按照1124加倉法總倉位虧損才達到-4.3%,基本上還是很容易去解套賺錢的,不過這個有一個相對缺陷就是需要大量的Money來支援。

    不過作為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型基金,其下跌幅度也不會達到這幅度,所以最終效果會比定投更佳。。

    應對策略

    交易本身只有三種操作:買入、持有、賣出。

    所以上面的止盈策略和補倉策略基本能夠應付大部分的情況。

    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在於基金經理,選擇好的基金經理能夠讓投資事半功倍,所以在買入前做好以往業績的追溯分析,大家可以去“天天基金網”檢視相關資訊。

    最後希望大家投資順利!

  • 3 # 騎遇皖秦

    個人感覺還是定投加自己的智慧定投比較好,比如上漲趨勢按規定時間定投,下跌趨勢按規定時間定投的同時加大自己的日定投,這些的前提是長期投資,閒置資金以及心態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花和春的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