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大不器
-
2 # 豐禾刀投資
我個人覺得短期還是有比較大機率引起漲價的。但是長期來看,房價有下跌的內在動力。
短期看:
1、房價受貨幣政策影響很大。過去一年,M2增速下降挺厲害,而且降槓桿操作相對比較激進,導致社會資金供應量較少。房價事實上是有所抑制的。但是目前看,上頭已經扭轉了之前的政策方向,放水之後,由於貨幣供應量增加,為了防止手頭持有的貨幣不要貶值太多,也就是需要保值,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很多資金最終會進入房地產市場。一旦增量資金增多,肯定會促使房價上漲。
2、大部分實體經濟事實上這幾年的回報率都很低。我們隨便找幾家上市公司,翻看它的財務報告就知道,有些公司一年的利潤可能還買不到一套房子,更不要說那些虧損的企業。
3、各個城市主管有提升房價的內在需求。賣地的錢,始終很多、很重要。
4、其他政策可能也有鬆動的可能。比如我最近看廣州的各大銀行就開始降低房貸利率。
從以上原因看,短期內房價確實有上漲的需求。但是我一直的觀點是,長期看,房價有回落的需求。房子越來越多,人的增長卻越來越緩慢,這就是最根本的供需關係。
-
3 # 小竹炮怕鬧
不一定,要看央行的這個水流向哪裡?大河有水小河流!GDP的增長不是靠房市一家來完成的,再加上目前國家對房地產市場正在進行調整,所以,這個水可能不會流入房地產這個池子裡。沒水咋漲?如果這個水流入了房地產這個池子,那一定會漲!
-
4 # 瓢蟲話財經
1、定調不能上漲後,深圳也出來了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限售等。
2、考慮到現在的問題是在“堵”,也就是限制進,限制出,什麼原因?不讓漲,不讓跌。
3、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只要增加供給量就行,為什麼不?房價要兜不住。
4、“穩”字當頭,調控經濟。不要幻想再有以前一樣的上漲了。
5、“三四線”還是不看好。
-
5 # 陳思進
首先要指出的是,央行根本沒有開閘放水!
我在《人民幣匯率暴跌了麼》一文中提到,部分財經媒體、專家學者,特別是一些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總是喜歡給文章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如“暴跌”、“暴漲”、“大放水”、“大奔盤”,這種不負責任的“標題黨”做法,說小了是不懂裝懂、誤導讀者,說大了是造謠生非、唯恐天下不亂!
這不,剛喊完人民幣匯率“暴跌”,再在又喊央行“大放水”了。央行真的要“大放水”了嗎?
用資料說話吧,如:
1、2017年8月,央行貨幣投放量2.63萬億,回籠量3.15萬億,即淨投放(投放量-回籠量)-0.52萬億(請注意“-”負號),或者說淨回籠0.52萬億;
2、6月,投放量1.43萬億,回籠量1.64萬億,淨投放-0.21萬億;
3、7月,投放量0.62萬億,回籠量1.2萬億,淨投放-0.58萬億。
事實上,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央行淨投放-0.98萬億,也就是說,過去一年淨回籠資金近萬億,非但沒有向市場投放貨幣,還收回了9800億元。
顯然,央行根本沒有開閘放水,那引發房價漲價就無從談起了。
最關鍵的是,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關於樓市,會議要求:“第五,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請特別注意,之前談到房價都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次明確表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兩個意思有根本的不同。這是第一次明確不讓漲了,只能平或者跌。難道,這釋放出的訊號還不明顯嗎?!
-
6 # 雨下青茶
個人認為不會
一、政府主觀方面
記住一點央行是國務院的下屬單位,政治局會議明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再讓房子上漲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所以,中央主觀上是不會讓房價上漲的。
二、市場客觀方面
您的擔心應該是對於央行投放貨幣,在客觀上是否會帶來房價上漲。對此,個人認為一手房是絕無可能漲價的,限購、限貸、限售,房地產市場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自由買賣的市場,高度管控中,價格都是政府限制了,價格怎麼漲。
對於二手房,這要看民眾的預期是否改變,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是觀望心態,不會輕易在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貿然出手買房的,畢竟前有北京通州房價腰斬的報道,好不容易貸款買到房,還沒住,首付跌沒了,這風險太大了。而投資客可能希望可以利用一二手房之間的差價來賺取收益,這有可能是房價上漲的誘因,對於剛需者而言,如果一手房搖號買不到房子,只能去二手市場高價買房或者去租房,這帶來了二手房的交易。
綜上,房價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對於剛需者而言,可能買房付出的代價會更高,因為有錢不一定買的到房,想買只能在二手市場以更高成本購買。
回覆列表
先說判斷:不會。放水是定向定量的,不是為了去庫存,跟20I5年時截然不同。國內經濟執行有其政治邏輯。一、二線城市始終控得很死,除此以外的城市房地產上漲,有棚改、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實施背景,也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跟進,待國家高層面的動作完成,這些資本出不來,會深套其中。核心反覆強調房住不炒,還有人往裡逐利,就別怪風險了。全國房地產必須是軟著陸,否則對整個經濟基本面傷害太大。這輪調控下來,房企大規模拿地、擴張的好日子不會有了,畢竟在人口出生率下降背景下,房地產會進入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