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78425204994
-
2 # 使用者518970102457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佚名《上邪》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佚名《留別妻》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佚名《上邪》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佚名《留別妻》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視窗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賞析: 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或將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憶之情,用恍惚迷離的文字和色彩抒發出來,讀之令人心痛。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2.《卜算子》北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譯文: 我居住在長江上游,你居住在長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卻見不到你,共同喝著長江的水。 長江之水,悠悠東流,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離別之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樣,就一定不會辜負這互相思念的心意。 賞析: 全詞以江水為抒情線索。悠悠長江水,這樣一來,單方面的相思便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便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從“此恨何時已”翻出“定不負相思意”,江頭江尾的遙隔這裡反而成為感情昇華的條件了。 3.離 思 五 首--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見過洶湧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卻巫山彩雲,別處的雲就相形失色。順次經過花叢,懶得回頭一看,半是因為修道,半是因為想你。" 賞析: 元稹私生活糟糕,正式娶妻之前拋棄過一位叫鶯鶯女子,二十歲時,元稹與遠親家少女崔鶯鶯相愛於花園並私定終身,鶯鶯曾贈玉環給元稹並痴情囑咐說:"玉取其堅潤不渝,環取其始終不絕"既表明自己忠貞不二,也期待元稹莫要辜負,哪知元稹進京後便斷了與鶯鶯的聯絡,娶了三品大員韋夏卿十九歲的女兒韋叢為妻,元稹對玩弄崔鶯鶯的事實絲毫不感歉疚,甚至還對這次豔遇津津樂道,在《會真詩》裡賣弄身體寫作對於妻子韋叢,元稹談不上忠貞至少韋叢還未死時,就與薛濤同居了,而韋叢死後元稹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經典詩句表悼念,很難說感情假。元稹後來的感情生活完全是"曾經滄海還愛水"的做派,妻子韋叢死後,因工作關係離開了薛濤,兩年便娶了小妾安仙嬪,四年之續娶了裴氏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