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眼觀天下
-
2 # 四川達州人
兩顆原子彈實際是救了日本。
1945初,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被擊破,對馬海峽被美國潛艇封鎖,日本四島已基本斷絕資源輸入渠道。伴隨美軍轟炸,日軍工生產水平下降50%,所謂本土防衛總軍擁有350萬士兵,實際缺乏200萬支步槍機槍。1945年7月總戰略物資儲備,主要是槍彈、油料、藥品只30萬噸,不足一次反登陸戰役使用。同時,日本所謂2500萬民軍基本持有竹槍。
1、日本女中學生組成的姬百合戰隊:
2、男中學生的木刀隊:
3、家庭婦女的軍事訓練
4、童子軍戰隊:
5、日本的抗戰(反登陸如何襲擊美軍)宣傳畫
6、日本設計的帶有吸盤的國民反坦克武器:
7、老年婦女學習如何使用機槍
因轟炸及運輸斷絕,缺乏農藥化肥,大量人口被徵集,日本當年的農業生產下降到六成(1945年日本糧食自給率只有七成),整體糧食自給率只有40%。也就是說,只要美軍繼續再圍困三個月,到1945年11月日本就將餓死700萬人,其餘人也將連槍栓都拉不動。
此外,蘇聯已準備施滅絕計劃,即使用重轟炸機群轟炸富士山,以引爆火山。
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沒有引發軍部重視反而封鎖現場,他們認為美國沒幾顆。8月9日第二顆就難以掩飾了,緊急評估結果認為,美國最少還有100顆甚至200顆。所以決定投降。
雖然軍部最初猜對了。但猜錯了才保護了大多數人口。否則近3000萬缺欠彈藥武器的日本軍隊及民軍將遭到團滅。而且蘇軍最少會佔領北海道甚至本州北部地區,那就將出現南北日本。後果嘛,會令日本人慾仙欲死的。
-
3 # 吾評武願
二戰期間,如果美國不用原子彈,日本還會投降嗎?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當時美國不用原子彈,日本就不是投降這麼簡單了,直接滅國了。這兩顆原子彈雖然炸的挺響,挺驚心動魄的,但是導致日本投降的原因可不止這麼一個 因為日本這個國家資源貧乏,被原子彈炸了就炸了,還可以找殖民地繼續生存,日本為什麼要侵略,還不是因為國家沒有資源,可以說原子彈是投降的契機,東北關東軍被蘇聯全軍抗日搞怕了。 而且太平洋諸島相繼失陷,日本國內資源匱乏,兵員枯竭,當時10歲的孩子都送上戰場。歐洲戰場都勝利會師柏林了,神一樣的隊友德國都投降了,日本如果再堅持不投降的話,滅國是遲早的。 如果沒有沒有這兩顆原子彈的,以日本天皇那個忽悠勁的話,日本民眾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呢。等反法西斯陣營打到日本本土的時候,性質就不一樣了,當時的德國首都都被炸平了,還無條件投降?到底投不投降就不是日本決定的了。
-
4 # 鄧海春
日本二戰戰敗已成定局,不會因為美國一國是否擁有一種殺傷力很大的武器而改變最終結果。
日本二戰必輸的結局,在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之前就已經有了預兆。
日本在二戰中奉行“以戰養戰”策略。考慮到作為島國物資有限,日本的軍備大量從被攻陷地掠奪。在日本開始走向失勢之前,其戰線囊括亞洲南部、東南部、東部,還看向了太平洋。雖然日本因為戰線過長而逐漸疲軟,但正是這樣佔領了廣大地區,日本才獲得了物資供給軍隊。
而在美國向日本投擲兩顆原子彈之前,日本在海外的佔領地基本被反法聯盟的盟軍一個又一個的奪回。也就是說,二戰末期的日本面臨著嚴重的物資匱乏問題。
可能有人會質疑,日軍憑藉二戰末期的喪心病狂的戰鬥熱情,很可能再度得勢。
確實,僅僅是從硫磺島戰役來看,盟軍為了拿下這座面積約20平方千米的火山島,就付出了6821位戰士的鮮活生命。而日軍為了戰爭,除1083人被俘虜以外,其餘22703人全部陣亡。
日軍這種已經喪心病狂的戰爭模式,確實像是迴光返照的那束光。但是一場戰爭可能僅靠破釜沉舟的決心可以獲勝,但日本要以這樣的方式對抗盟軍,顯然是不現實的。
一方面是物資匱乏,另一方面是日本在二戰末期的戰局。主戰場中國戰場,中國反攻成果日益擴大。北方是撲來的蘇聯軍隊,儘管日軍想拉攏蘇聯爭取時間,但蘇聯並不配合。而太平洋一岸,美國士兵蓄勢待發。也就是說,日本此時已經基本處於包圍之中。
日本二戰要贏,就是要實現他的大陸政策,也就是稱霸亞洲。那日本就需要衝出包圍圈,再次佔領廣大地區。可是窮途末路的日本此時已經自身難保,國內反戰勢力阻撓軍部,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停戰情緒高漲。
當年參加原子彈投擲的美國退役空軍少將查爾斯.斯文尼曾表示,美國確實可以不在日本戰場使用原子彈而勝利,但是美國和盟友將為此再付出不可計量的傷亡。畢竟硫磺島戰役就是前車之鑑。
就像我們成事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日本必敗是定局,原子彈只是美國投下的催化劑。
回覆列表
日本投降是早晚的時期。德國投降後,日本就已經在研究如何體面結束戰爭了,最初希望是透過尚未對日作戰的蘇聯出面進行調停,讓日本“有條件投降”,即外國軍隊不在日本駐軍,不更改日本國體,日本自行審判戰犯,日本退出部分已經佔領的土地等等。
後來美國對日本的持續轟炸以及蘇聯參戰,讓日本人絕望,轉而寄希望於“一億玉碎”計劃,即犧牲一億日本人,換取盟國被迫接受“有條件投降”——直到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再也支撐不下去了,只好接受博斯坦公告,選擇“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