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64399721549

    血瘀屬於病機學的概念,而瘀血屬於病因學的概念。兩者都屬於血的病理變化,但含義不盡相同,卻又有著密切的關係。討論“血瘀”與“瘀血”,必然要涉及“瘀”,但歷來對“瘀”、“血瘀”、“瘀血”的認識並不一致。一種觀點是認為“瘀”、“血瘀”、“瘀血”三者僅僅是提法不同,並無本質差異’另一種觀點卻認為,“瘀”、“血瘀”、“瘀血”既然提法不同,其含義也就不相同。

    1. 瘀的含義

    瘀,亦常作淤。瘀之本義指血積不行。如《說文解字》釋:“瘀,積血也”。《辭海》謂:“瘀,積血。即瘀血。指體內血液滯於一定處所”。淤,本指水中沉澱的泥沙,但又有“滯塞,不流通”的含義,《辭源》說:“淤,積血之病也”《血之滯塞,又稱“淤血”。中醫學中“瘀”的含義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血結不行為瘀。血行於脈,本當流通無滯,但若因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血液積結不行,或血液溢位脈管之外,未能排出體外,是為瘀。

    二是血行不暢為瘀。血當暢行,但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暢行脈絡,即血流受阻,血行遲滯,亦為瘀。此時之瘀乃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態。

    三是離經之血即為瘀。血既離經,已於機體無益而反有害。《血證論》說:“世謂血塊為瘀,清血非瘀;黑色為瘀,鮮血非瘀;此論不確。蓋血初離經,清血也,鮮血也,然即是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

    此外,現代中醫學研究過程中,人們對“瘀”又賦以新的含義,如《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一書中指出:“瘀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當包括氣的‘瘀’,即‘氣瘀’或‘氣滯’”。《氣血論》也指出:“淤,非專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絡脈所致的證候,統可稱為淤證”。此時,瘀(或淤)的涵義頗廣,但總以滯而不暢為根本環節。

    2. 血行不暢為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態(《氣血論》)。是血液循行受到了阻礙所致。此時,瘀之義同“淤”,有“滯塞,不流通”之義。血瘀滯塞,不流通,即血行受阻,循行遲滯。生理狀態下,血液循行於經脈,暢達周身,發揮其滋養榮潤之職,如《血證論》說:“平人之血,暢行脈絡,充達肌膚,流通無滯,是謂循經,謂循其經常之道也”。《諸病源候論》說:“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血之執行,聽命於氣,故曰“氣為血之帥”。因此,氣分受病,氣機不暢,或氣虛推動無力,是導致血瘀的重要機制,故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的說法。此外,邪氣直犯經脈,影響血的循行,也是導致血瘀的常見致病因素。如《靈樞·癰疽》說:“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凡此都說明,氣病或邪氣影響可以導致血行不暢,而為血瘀。《丹溪心法·六鬱》中所論述的“血鬱”,更是指的血行不暢,即血瘀病變。

    血瘀為病廣泛。血不暢為瘀。血循經脈周行全身,若血瘀不行,則為害廣泛,內而臟腑,外而肌膚,上至巔頂,旁及四肢,皆可因血瘀不行而為病。瘀滯經脈,瘀阻氣血,瘀遏清竅,瘀著臟腑,為病多端,難以盡述。

    3. 瘀血為血積不動

    歷代醫家對瘀血的認識與解釋,具有代表行的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證治準繩》、《皇漢醫學》等認為,汙穢之血為瘀血;二 是《臨證指南醫案》、《醫林改錯》等認為,久病入絡即瘀血;三是《血證論》認為,離經之血為瘀血。較為通行的觀點認為,血液瘀滯體內,包括溢位經脈之外而尚積存於組織間隙的,或因血液執行受阻而滯留於經脈內以及瘀積於器官內的,已失其正常營養作用的,通稱為瘀血。

    瘀血的種類繁多。歷代醫學著作中對瘀血的稱謂頗多,如滯血、留血、閉血、蓄血、宿血、幹血、死血、敗血、惡血、賊血等等。名稱雖多,但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瘀血的機理及其病情有輕重,病程有新久,危害有微甚。其中滯血、留血、閉血等名稱的含義與瘀血相近,皆指血液瘀積不行,留滯不動;蓄血常指積於中、下二焦之瘀血;宿血、幹血、老血、死血言其瘀積已久,病程較長,難以儘快消散,已失去生機;敗血言體內瘀血敗壞,對人體危害較大;而惡血、賊血更是形容對人體具有的嚴重危害性。

    瘀血有特徵。一是有形:瘀積之後,更是有形可徵,如腹中積塊、癭瘤、皮下結節、包塊,腫大堅硬。二是有色:瘀血紫暗,或發黑,又可見於肌膚、顏面、唇舌、大便顏色的變化,以及肌膚甲錯。三是有證:如區域性刺痛,固著不移,入夜加重,或狂亂譫語等。

    4. 血瘀與瘀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血瘀與瘀血雖然含義有別,但都是血液的病理變化,具有血行不暢,執行遲緩,經脈不利的相同之處。同時,都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病因素。

    血瘀日甚,氣血不暢,終成瘀血。血瘀不得暢行,或因於氣,或因於邪。但血既不能暢達,則經脈失於疏通,氣機因之不利,氣血失於調達和暢,終則必會導致血結不行,積而成為瘀血。如積證初起,可因情志不暢,氣機不利,腹中氣聚,時結時散,終而血行不暢,瘀血內結,則腹內積塊,從無到有,由小漸大,由軟而漸至堅硬不移。再如,風寒溼侵入人體,導致氣血不暢,經脈失和,發為風寒溼痺,以筋骨肌肉疼痛、重著,關節屈伸不便為主;但日久必然導致瘀血內結,以致關節腫大畸形、皮下結節,成為久痺、尪痺。

    瘀血內結,妨礙氣機,阻滯經脈。瘀血為有形之邪,留於體內,必然影響氣機的調暢,阻滯經脈流通暢達,導致血行不暢。因此,瘀血病情重而必然同時伴有血瘀的不利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班眼袋-如何消除眼袋/由於經常上夜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