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支蓮6

    不太瞭解題主的“龍頭烤要煮”是什麼意思。但人到66歲確有一風俗,提現了對老人的體恤與孝心。

    在膠東,有這樣的俗語:“六十六,吃閨女一刀肉”。我問過老人,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老人說,大概是六十六是人生一個“坎”,老人身體有損耗,閨女給老人補一補。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迫近這個歲數時,老人不免有些悵惘。六十六是人們比較看中的吉祥數字,兒女們能在精神、物質上給老人一些慰藉,就會沖淡這種消極情緒。聽到過老人這樣的對話:“我都吃過肉了,你呢?”是一種滿足與快樂;“你也快吃肉了?”感嘆歲月如梭。

    那麼為什麼是肉呢?這個肉一般是豬肉,是公認的最好的“補品”。

    一刀肉是多少?這沒有要求,給了女兒選擇的空間,但必須是“一刀”,取全心全意義吧。

    為什麼是女兒?兒子不用買了嗎?女兒一般嫁到外地,可以以禮品的形式送父母,具有儀式感。兒子平時也在父母前盡孝,不硬性規定。

    什麼時候送?有過生日時送的,也有提前送的,切忌生日過後送。

    最後,希望兒女們平日多關心父母的精神與物質需求,祝天下父母福壽康寧!

  • 2 # w王嘉樂77

    簡單說來就是:66是個砍兒年,有說法“六十六掉塊肉”,所以要煮66塊肉,而八寶飯龍頭烤的。估計是寧波人自己加的吧

    舊時北京民間過生日還有“渡坎兒”的說法。“坎兒”是指每個人在壽命上的關口。從五十歲起,每隔十年左右就有一個坎,如果順利渡過就能再活十年,如果不順利,遇到“坎兒”就會被卡住,不是生病就是送命。舊時有“人過五十五,閻王爺數一數”、“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這些歲數都被稱作“坎兒年”。在這一年裡要加倍小心,要繫上女兒送的紅腰帶,過生日時要給主管人間壽天的十殿閻君寫一道祈求增福延壽的表文,用黃紙疊成大疏,在送燈花時一同焚化。還要在送燈花時將一些現鈔扔在街上,任人拾去,據說誰拾了去,誰就會為本人消災。在六十六歲這一日,臘月之前的生日一律先不辦,等到了臘月自己家殺豬宰羊時,拿出一些肉在街上散發給窮人。以此作為“掉肉”,免得自己身上真地“掉肉”(指生病遭災)。每逢七十三歲、八十四歲,有錢人還要大辦三天生日,頭一天慶壽,第二天舉行禮佛儀式,第三天祝壽。“坎兒年”的說法本身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舊時有人恰巧死於坎兒年,人們就將此作為坎兒年的例證,更加深信不疑。至於說到“放生”,客觀上起到一些保護動物的作用,一些佛教徒,一次放生的鳥雀近千隻,放生的活魚數百尾。慈福太后當年過生日也要在頤和園舉行放生儀式,向昆明湖內放入活魚,在萬壽山前放走鳥雀,那些小鳥紛紛振翅飛出樊籠,棲息在山前山後的樹叢中,它們哪裡知道,有不少太監正在山上張網以待,有不少鳥雀獲得自由後不久又被捕獲關入鳥籠。太監們捕鳥大概是為了拿到鳥市上去賣一些錢。當然這些捕鳥的舉動對慈禧太后是嚴格保密的,否則那些太監的性命難保。慈禧太后雖然熱衷於放生之類所謂的善事,卻對全國老百姓的死活漠不關心,窮奢極欲地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如此行善,真是自欺欺人,顯得既可笑又可恨。

  • 3 # 鎮浪1054355145656

    龍頭烤是海產品也是幹品,1種是鹹幹另1種是淡幹,都可蒸著吃,也可以油煎一下。鹹的很下飯,不需要特殊的煮,淡幹可以另外放點調料。

    過去人66歲算長命,我們寧波人有句俗話;”66吃66塊肉”!但肉大小隨便切,大多都切得很小,而且還有一碗糯米飯,上面放了龍頭烤紮了紅頭繩,算是小輩尊敬長輩。一般都是女兒送的,女兒沒有媳女也可以。但是現還風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張子楓在網劇《我和兩個他》中飾演的“鬼馬少女”林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