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白髮,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而人的衰老標誌就是兩鬢斑白。
耳旁的位置跟膽有關,而肝膽互為表裡,跟肝也就有了關係。
肝臟主要藏血解毒,鬢髮花白,多是氣血不足。肝膽火偏盛的人或者脾氣暴躁或者愛生悶氣,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這是由肝膽火旺引起,進而致使脾胃受傷。
1、臉色暗沉發黑
當肝細胞遭到破壞後,肝細胞內儲存的鐵成分就容易流出血管,使血液中的鐵含量增多,導致臉色暗沉發黑。
此外,如果肝功能長期異常,代謝功能同樣會出現異常,導致色素沉積,使得臉色暗淡無光澤。
2、紅鼻頭
如果肝臟能能衰退、體內荷爾蒙處於紊亂狀態時,容易導致鼻頭處毛細血管發生擴張,造成鼻頭髮紅。
3、臉上粉刺變多
你以為自己是上火了?殊不知,肝功能不好也會導致粉刺增多。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4、傷口容易化膿感染
肝臟對人體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肝臟功能受損的話,面板再生就會受到阻礙。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細菌。
記住,肝臟有三怕
肝怕“憂鬱”,少生悶氣、少動怒
中醫講“肝主謀慮,主疏瀉”。如果一個人鬱悶了,慢慢會鬱出病來,先從肝起,然後至膽至脾,至胃至生物鐘的嚴重紊亂。大到可能會導致人想不開,比如自殘、自殺等。
如果鬱悶了,找個朋友聊聊天,讓別人忙自己開導一下,長時間一個人生悶氣,不知聲,容易導致“肝鬱”,使肝氣橫逆,肝陽上亢,傷害肝臟。
切記,大怒傷肝,怒則氣機鬱滯不通,不通則百病始生。因為肝有升發透洩功能,主管全身氣機的舒暢條達。
肝怕“酒精”,適可而止是關鍵
酒精進入人體後,很少一部分由胃裡的酶代謝,大約90%-95%的解毒工作都留給了肝。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淨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酗酒還容易導致肝臟中毒,誘發肝炎,長期過量飲酒則容易導致肝硬化。
建議:每天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15克,女性攝入量應該更少一些。
酒精量計算方法:“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例如,常見的啤酒為原麥汁11度,其酒精含量為3.7度。算下來,啤酒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500ml玻璃瓶的一瓶)。
肝怕“熬夜”,調整作息很重要
中醫講,“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據中醫理論,在夜間23:00-3:00是肝膽經所在。此時人不能進入睡眠狀態,便錯過了養肝血的最佳時間,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肝膽疾病。
而對已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來講,已受損的肝細胞將難以修復,並有加劇惡化的可能。經常熬夜既會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
1、喝護肝排毒茶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喝水的時候,加點蒲公英根茶一起泡水喝,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根歸肝、胃經,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用蒲公英和金銀花、胎菊花,一起做成金蒲菊茶泡水,不僅可以護肝排毒,還可以養肝明目,去火消炎,排毒養顏。
2、少發脾氣少動怒
從中醫五行上來講,肝和木對應,就有樹木的屬性。
什麼屬性呢?就是喜歡舒展的生長,不喜歡被壓抑著,所以有個詞叫做“肝喜條達”,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的心裡總是不痛快,或是發脾氣,就會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這些都會傷害到肝臟的健康,打破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3、飯後閉目養神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
在一般情況下飯後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後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4、護肝穴——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疏肝理氣等保健作用。
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淤血。
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4~5分鐘就可以了,按摩結束後喝適量的水有助於加速體內的代謝。
5、睡前、不要玩手機
現代人,不管年輕人、還是老人、小孩,睡前玩手機的人很多,不是玩遊戲就是看影片,要不然還有“亂看”的,不知道自己看什麼!
晚上睡前玩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尤其是在燈光暗的狀態下,易導致眼睛近視、散光的等疾病!中醫講“肝與目相對”,損害眼睛,也會傷害肝臟。
提到白髮,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而人的衰老標誌就是兩鬢斑白。
耳旁的位置跟膽有關,而肝膽互為表裡,跟肝也就有了關係。
肝臟主要藏血解毒,鬢髮花白,多是氣血不足。肝膽火偏盛的人或者脾氣暴躁或者愛生悶氣,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這是由肝膽火旺引起,進而致使脾胃受傷。
肝臟不好還有以下四個表現:1、臉色暗沉發黑
當肝細胞遭到破壞後,肝細胞內儲存的鐵成分就容易流出血管,使血液中的鐵含量增多,導致臉色暗沉發黑。
此外,如果肝功能長期異常,代謝功能同樣會出現異常,導致色素沉積,使得臉色暗淡無光澤。
2、紅鼻頭
如果肝臟能能衰退、體內荷爾蒙處於紊亂狀態時,容易導致鼻頭處毛細血管發生擴張,造成鼻頭髮紅。
3、臉上粉刺變多
你以為自己是上火了?殊不知,肝功能不好也會導致粉刺增多。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4、傷口容易化膿感染
肝臟對人體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肝臟功能受損的話,面板再生就會受到阻礙。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細菌。
記住,肝臟有三怕
肝怕“憂鬱”,少生悶氣、少動怒
中醫講“肝主謀慮,主疏瀉”。如果一個人鬱悶了,慢慢會鬱出病來,先從肝起,然後至膽至脾,至胃至生物鐘的嚴重紊亂。大到可能會導致人想不開,比如自殘、自殺等。
如果鬱悶了,找個朋友聊聊天,讓別人忙自己開導一下,長時間一個人生悶氣,不知聲,容易導致“肝鬱”,使肝氣橫逆,肝陽上亢,傷害肝臟。
切記,大怒傷肝,怒則氣機鬱滯不通,不通則百病始生。因為肝有升發透洩功能,主管全身氣機的舒暢條達。
肝怕“酒精”,適可而止是關鍵
酒精進入人體後,很少一部分由胃裡的酶代謝,大約90%-95%的解毒工作都留給了肝。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淨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酗酒還容易導致肝臟中毒,誘發肝炎,長期過量飲酒則容易導致肝硬化。
建議:每天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15克,女性攝入量應該更少一些。
酒精量計算方法:“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例如,常見的啤酒為原麥汁11度,其酒精含量為3.7度。算下來,啤酒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500ml玻璃瓶的一瓶)。
肝怕“熬夜”,調整作息很重要
中醫講,“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據中醫理論,在夜間23:00-3:00是肝膽經所在。此時人不能進入睡眠狀態,便錯過了養肝血的最佳時間,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肝膽疾病。
而對已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來講,已受損的肝細胞將難以修復,並有加劇惡化的可能。經常熬夜既會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
保護肝臟,你可以這樣做:1、喝護肝排毒茶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喝水的時候,加點蒲公英根茶一起泡水喝,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根歸肝、胃經,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用蒲公英和金銀花、胎菊花,一起做成金蒲菊茶泡水,不僅可以護肝排毒,還可以養肝明目,去火消炎,排毒養顏。
2、少發脾氣少動怒
從中醫五行上來講,肝和木對應,就有樹木的屬性。
什麼屬性呢?就是喜歡舒展的生長,不喜歡被壓抑著,所以有個詞叫做“肝喜條達”,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的心裡總是不痛快,或是發脾氣,就會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這些都會傷害到肝臟的健康,打破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3、飯後閉目養神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
在一般情況下飯後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後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4、護肝穴——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疏肝理氣等保健作用。
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淤血。
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4~5分鐘就可以了,按摩結束後喝適量的水有助於加速體內的代謝。
5、睡前、不要玩手機
現代人,不管年輕人、還是老人、小孩,睡前玩手機的人很多,不是玩遊戲就是看影片,要不然還有“亂看”的,不知道自己看什麼!
晚上睡前玩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尤其是在燈光暗的狀態下,易導致眼睛近視、散光的等疾病!中醫講“肝與目相對”,損害眼睛,也會傷害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