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餃子是中國傳統習俗。餃子不在於好吃與否,在於它背後的民俗文化寓意,沒有任何美食可以取代餃子(南方自動換位湯圓、年糕),滿漢全席也不行。
不止咱們自己,很多國外不但跟著湊熱鬧過中國年,也跟著吃餃子。有時人家捯飭的比咱們還有年味,不得不說中國文化影響巨大。
北方文化裡,餃子代表親情團圓。過年歡聚一堂的都是自家親人,所以必定吃餃子。因此,你平日去做客,人家包餃子招待,這是最高規格的待遇,把你當作自家人。
一到年根,大家放下工作,活動多圍繞家事、親情、年貨等。年底最後一天晚飯要吃餃子。注: 這個晚飯比較早,大概三四點就開始了,與平時說的年夜飯不是一頓飯。
年末這天要敬天地、灶王爺和祖先等,必須用到餃子,一般用紅糖餡。餃子比平時要小,但可甜可甜,小時特愛吃。
另外,過年祭祖上墳也必須有餃子。
上述糖餃是用於祭拜之用。當然也會有其他餡的,葷素不講究。這頓餃子吃的比較形式些,相當於為大年夜拉開序幕。
這天村裡人各種忙碌,串門的也多,相互送年貨的,或者誰家做了糕點送給鄰居的。還有更搞笑的,去鄰居家找蘿蔔剁餡子的。年末這天主要為新年準備。
80/70/60後們,還記得這畫面麼?
夜幕降臨,最美好溫馨的夜晚開始了……
小時最喜歡除夕之夜,忙碌的都是大人,玩耍的都是小孩。這晚,整個村裡主旋律就是剁餡子的聲音。家家戶戶都傳來"砰砰砰"聲音,夾雜著村裡小孩放鞭炮和煙花的聲音。那些是過年的幸福之聲。
說到剁餡子,這裡還有很多講究的。
①除夕夜吃餃子,餃子餡必要現剁的
②年初幾天不能剁餡子,所以要多準備
小時記得,老媽除夕剁餡子,忙裡忙外;俺奶奶張羅瑣事;我爸那時在幹啥?在門口和村民一起吹牛?收禮陪客?九點,我爸才開始出場……作為村裡首席大廚出場要有儀式感。
十點出頭滿桌豐盛菜餚,色香味俱全呀,好酒拿出來,一家人看著春晚聊著天,享受除夕的溫馨,對了旁邊不可以少了溫暖的爐子。
很溫馨的畫面,這餃子肚子大,好吃!
零點要到了,我和弟放鞭炮,我媽煮餃子。這頓餃子一般是葷餡的,豬肉或牛肉配紅心蘿蔔。這種蘿蔔好像外地很少見。
豬肉蘿蔔餡餃子,是魯南最經典的傳統葷餡搭配,過年必備。除夕剁餡子主要就是這種。蘿蔔剁出來脆而散,不放肉不成餡。
年夜飯,餃子是必須的,一般在子夜上餃子,這是有說法的☞ "更歲交子"。餃子肚圓飽滿,邊緣捏緊,一起下鍋,寓意閤家團圓、吉祥如意、辭舊迎新、萬事順心……
過去這天起的很早,小時最不喜歡這事。天不亮父母就一遍一遍地催。先起來放鞭炮,準備早點吃飯,因為很快會有很多親友來拜年。
初一早晨吃餃子必須是素餡的。老媽說,新年第一頓飯吃素餡餃子,代表一年素淨順當,家事順利少磕絆,日子清淨少煩惱。
俺們魯南傳統上,初一素餃子以韭菜餡為主,拌以粉絲或豆腐。農村知道,韭菜青蔥旺盛,割了一茬再一茬……除了好吃,韭菜餡為正,大概也和韭菜青蔥旺盛之寓意有關。
這頓餃子很有意思。有幾個餃子裡會包上其他東西,比如紅糖(寓意甜蜜),麩子(寓意福氣),紅棗(諸事佔早),硬幣(恭喜恭喜),還有放辣椒的,吃到了能當家,哈哈。
小時我和弟每次過年都挑,想努力找出這幾個餃子,但是,從外面看不出啊。早先十多年的時間裡,包硬幣那個餃子基本都被我爸吃到了。更搞笑的是,我爸並不愛吃餃子,最多吃十個左右,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中午以後就沒這講究了,吃葷素餃子隨便。接下幾天也是如此。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新年第一天早飯最講究。
餃子的元寶形狀、飽滿圓肚、捏緊的邊緣、每一折、每一種餡……餃子每一處都蘊含著傳統文化魅力和人們美好的願望。
山珍海味可以輪流吃,但是餃子的地位,它代表的民俗寓意,是其他食物無法替代的。
當然,南方有些地方過年不吃餃子,吃湯圓或年糕,那麼就不存在餃子主文化。
文化主體上,湯圓和餃子對位存在而不重疊,你不尊重對方習俗,就等於褻瀆自己風俗,因為南北追求的是同樣文化,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甜食主義和辣食主義爭哪個更好,這很可笑。難道你們不都是在追求美食主義?
用家鄉話講出來☞ 圖片這棍子叫啥?
中國地大物博,華夏文化向來有包容之美,所以文化豐富多彩,民俗很多細化。這才是華夏文化與眾不同的魅力,所以屹立世界之巔。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幸福!
最後問題☞ 鞭炮在你們方言中怎麼說?
過年吃餃子是中國傳統習俗。餃子不在於好吃與否,在於它背後的民俗文化寓意,沒有任何美食可以取代餃子(南方自動換位湯圓、年糕),滿漢全席也不行。
不止咱們自己,很多國外不但跟著湊熱鬧過中國年,也跟著吃餃子。有時人家捯飭的比咱們還有年味,不得不說中國文化影響巨大。
北方文化裡,餃子代表親情團圓。過年歡聚一堂的都是自家親人,所以必定吃餃子。因此,你平日去做客,人家包餃子招待,這是最高規格的待遇,把你當作自家人。
年底吃餃子一到年根,大家放下工作,活動多圍繞家事、親情、年貨等。年底最後一天晚飯要吃餃子。注: 這個晚飯比較早,大概三四點就開始了,與平時說的年夜飯不是一頓飯。
年末這天要敬天地、灶王爺和祖先等,必須用到餃子,一般用紅糖餡。餃子比平時要小,但可甜可甜,小時特愛吃。
另外,過年祭祖上墳也必須有餃子。
上述糖餃是用於祭拜之用。當然也會有其他餡的,葷素不講究。這頓餃子吃的比較形式些,相當於為大年夜拉開序幕。
這天村裡人各種忙碌,串門的也多,相互送年貨的,或者誰家做了糕點送給鄰居的。還有更搞笑的,去鄰居家找蘿蔔剁餡子的。年末這天主要為新年準備。
80/70/60後們,還記得這畫面麼?
大年夜吃餃子夜幕降臨,最美好溫馨的夜晚開始了……
小時最喜歡除夕之夜,忙碌的都是大人,玩耍的都是小孩。這晚,整個村裡主旋律就是剁餡子的聲音。家家戶戶都傳來"砰砰砰"聲音,夾雜著村裡小孩放鞭炮和煙花的聲音。那些是過年的幸福之聲。
說到剁餡子,這裡還有很多講究的。
①除夕夜吃餃子,餃子餡必要現剁的
②年初幾天不能剁餡子,所以要多準備
小時記得,老媽除夕剁餡子,忙裡忙外;俺奶奶張羅瑣事;我爸那時在幹啥?在門口和村民一起吹牛?收禮陪客?九點,我爸才開始出場……作為村裡首席大廚出場要有儀式感。
十點出頭滿桌豐盛菜餚,色香味俱全呀,好酒拿出來,一家人看著春晚聊著天,享受除夕的溫馨,對了旁邊不可以少了溫暖的爐子。
很溫馨的畫面,這餃子肚子大,好吃!
零點要到了,我和弟放鞭炮,我媽煮餃子。這頓餃子一般是葷餡的,豬肉或牛肉配紅心蘿蔔。這種蘿蔔好像外地很少見。
豬肉蘿蔔餡餃子,是魯南最經典的傳統葷餡搭配,過年必備。除夕剁餡子主要就是這種。蘿蔔剁出來脆而散,不放肉不成餡。
年夜飯,餃子是必須的,一般在子夜上餃子,這是有說法的☞ "更歲交子"。餃子肚圓飽滿,邊緣捏緊,一起下鍋,寓意閤家團圓、吉祥如意、辭舊迎新、萬事順心……
大年初一吃餃子過去這天起的很早,小時最不喜歡這事。天不亮父母就一遍一遍地催。先起來放鞭炮,準備早點吃飯,因為很快會有很多親友來拜年。
初一早晨吃餃子必須是素餡的。老媽說,新年第一頓飯吃素餡餃子,代表一年素淨順當,家事順利少磕絆,日子清淨少煩惱。
俺們魯南傳統上,初一素餃子以韭菜餡為主,拌以粉絲或豆腐。農村知道,韭菜青蔥旺盛,割了一茬再一茬……除了好吃,韭菜餡為正,大概也和韭菜青蔥旺盛之寓意有關。
這頓餃子很有意思。有幾個餃子裡會包上其他東西,比如紅糖(寓意甜蜜),麩子(寓意福氣),紅棗(諸事佔早),硬幣(恭喜恭喜),還有放辣椒的,吃到了能當家,哈哈。
小時我和弟每次過年都挑,想努力找出這幾個餃子,但是,從外面看不出啊。早先十多年的時間裡,包硬幣那個餃子基本都被我爸吃到了。更搞笑的是,我爸並不愛吃餃子,最多吃十個左右,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中午以後就沒這講究了,吃葷素餃子隨便。接下幾天也是如此。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新年第一天早飯最講究。
餃子的元寶形狀、飽滿圓肚、捏緊的邊緣、每一折、每一種餡……餃子每一處都蘊含著傳統文化魅力和人們美好的願望。
山珍海味可以輪流吃,但是餃子的地位,它代表的民俗寓意,是其他食物無法替代的。
當然,南方有些地方過年不吃餃子,吃湯圓或年糕,那麼就不存在餃子主文化。
文化主體上,湯圓和餃子對位存在而不重疊,你不尊重對方習俗,就等於褻瀆自己風俗,因為南北追求的是同樣文化,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甜食主義和辣食主義爭哪個更好,這很可笑。難道你們不都是在追求美食主義?
用家鄉話講出來☞ 圖片這棍子叫啥?
中國地大物博,華夏文化向來有包容之美,所以文化豐富多彩,民俗很多細化。這才是華夏文化與眾不同的魅力,所以屹立世界之巔。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幸福!
最後問題☞ 鞭炮在你們方言中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