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心家園App
-
2 # zqe3194708
難!問題太絕對了,只能是相對的平靜。不管是文玩,書籍還是別的。不能從中得到領悟,得到領悟卻不能用在其身,也沒用。佛學使人向善,卻不能使人平靜。不瘋魔不成佛!物極必反,如用在人身上也不能完全。心有靈犀一點通,那是一種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太玄了,太玄了!
難!問題太絕對了,只能是相對的平靜。不管是文玩,書籍還是別的。不能從中得到領悟,得到領悟卻不能用在其身,也沒用。佛學使人向善,卻不能使人平靜。不瘋魔不成佛!物極必反,如用在人身上也不能完全。心有靈犀一點通,那是一種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太玄了,太玄了!
喧囂的世界中,你仍然可以保持一刻平靜的心
我是一名臨床心理醫生,也是一名情緒管理教練,每天都有來訪者讓我幫助他們卸掉生活的重壓。我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使來訪者的壓力立刻得到釋放,而且完全免費。雖然給出這麼簡單直接的建議,不利於增加我個人的經濟收入,但我仍然選擇這樣做。那麼這個方法是什麼呢?—— 靜修
我所謂的大自然是指那種可以培養安靜與平和的環境,不一定非得是國家公園或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實際上即使在一個高樓林立、熙熙攘攘、交通擁堵的城市中心,你也可以走到室外,看看藍天,聽聽鳥鳴,感受微風,觀察樹木搖曳,觀看日出或日落。
也就是說,大自然近在咫尺。我們甚至可以將“大自然”搬進室內,比如在家中或辦公室養一些盆栽植物或鮮花。當我們感到焦慮時,附近的植物和鮮花有助於我們保持平靜。
欣賞大自然的益處在於可以提醒我們自己的自然狀態。在這裡你可以暫時遠離那些大腦中充斥著的精神喧囂。如果不注意的話,我們大腦中的精神喧囂會一直持續,直到我們被壓垮。
這種持續存在的無休止的“精神噪音”不是我們的自然狀態。這些“精神噪音”沒有意義,與當下發生的事情無關,但我們對其幾乎毫無控制能力。
小孩在做某項事時,無論玩洋娃娃還是吃飯,你會發現他們能一直全神貫注,不會受到“精神噪音”的影響。這種狀態其實是成人也可以擁有的自然狀態。發現自然狀態,我們會知道每個人天生就具備能力,去體驗快樂和內在平靜,從過去的創傷中痊癒。
短期接近大自然
每天練習欣賞大自然是一項有益的活動,可以增強幸福感並減少壓力。你可能會覺得白天太忙,沒時間,其實就需要幾分鐘時間。比如每天到戶外散步5分鐘。注意,在散步時,不要攜帶任何電子裝置。
在散步的時候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細心看:看看天空,留意一下樹上的葉子,觀察一下週圍的小生物等。留心聽:聆聽鳥鳴、風掃落葉的聲音,甚至你自己的腳步聲。慢慢地,你會發現有無數的東西可以觀察和聆聽。
下一步,當氣候適宜時去戶外吃飯。不再在辦公桌或會議室吃午餐,到室外去吃。將手機等電子裝置靜音,吃飯時就專心吃飯,不做其他事,不看書,不發信息,不開會。安靜的吃飯,同時觀察你放入口中的食物以及周圍的環境。如果無法每天這樣吃飯,要儘量擠出時間來。
長期接近大自然
欣賞大自然的下一個步驟稱為靜修。精修地通常位於安靜的大自然之中。雖然每日擁抱大自然從長遠來看也可以使你受益,但較長時間的靜修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內在平靜。
在靜修環境中,你將一切有礙於擁抱環境與當下的事情都拋之腦後。包括電子裝置,音樂播放器,甚至書籍。閱讀雖然也是一項安靜的活動,但我還是建議使用這個靜修環境來增加平靜,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你可以定期靜修,比如每個月的一個週末。我們的生活很忙碌,你或許會認為我的建議不靠譜,但實際上每天面對著高節奏的工作,高成本的生活,擁擠的交通,很多人感到不堪重負,筋疲力盡。因此靜修就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親近大自然是我們自我覺察的門,是聆聽我們的身體和思想的門。或許你會發現,由於大腦的“內在聲音”過於強烈,自然的寧靜反而讓你不適應。或者到了靜修地後,你會感到精疲力竭。所有這些資訊都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照顧我們的身心健康。
當你發現可以從週末的靜修中大大受益時,你就會考慮花一週時間來做這件事。一些靜修中心是植根於正念冥想的。到某個階段,你對平靜的收穫會使你產生練習正念冥想的想法。在靜修期間,可能你會愛上正念冥想數小時之久。雖然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但是正念可能是所有你從事過的練習中最富變革意義的練習之一。
想在每天都有些平靜的時光,那麼需要遵守一定的紀律,拿出一點時間在大自然中靜修。我們花在戶外散步或公園吃午餐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在善待自己。靜修是我們培養內在平和的一個途徑。從大自然中獲取平和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