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戎昱是荊州人,不僅文采出眾,能言善辯,而且相貌不凡,風度瀟灑,所以《唐才子傳》說他:“美風度,能談。”
年輕的戎昱雖然才華出眾,但在進士考試中還是落第而歸。落第後,戎昱縱遊天下名城山水。寶應元年(762年),他從滑州、洛陽西行,路過華陰,遇見了王季友,寫下了著名的《苦哉行》,表達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漫遊山水,飄零天涯,難免產生思鄉之情,戎昱曾寫過一首《長安秋夕》詩來表達這種感情:
昨霄西窗夢,夢入荊南道。
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大曆元年(766),戎昱入蜀,在成都見到了岑參。次年東下江陵回到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擔任從事。大曆三年(768年),杜甫來到荊州,戎昱和他相見,兩人結為了摯友。
此後幾年,戎昱流寓湖南,先後依附於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頗受他們的信用。
建中三年(782),戎昱來到長安,任侍御史。但第二年就被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他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戎昱是中唐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一生流落,仕宦生涯並不順利,就像自己在詩歌裡所寫的那樣:“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黃昏掩門後,寂寞自心知”。但戎昱並不頹廢,並不沮喪,《唐才子傳》說他:“雖貧士而軒昂,氣不消沮。”
戎昱的邊塞詩受岑參的影響很大 ,在一些作品裡表現了立志報國的情懷,境界雄壯開闊。
《云溪友議》裡記載了一個故事。
唐憲宗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屢次侵擾邊境,大臣們商議後,認為和親是最好的辦法。皇上說:“我聽說有一個人詩寫得好,但姓氏有點生僻,是誰?”宰相回答說:“大概是包子虛、冷朝陽。”皇上說不是,並且吟了一首詩: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
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侍臣們回答說:“這是戎昱的詩。京兆尹李鑾準備把女兒嫁給他,讓他改姓,戎昱堅決推辭了。”
據說,戎昱這首詩就是他在拒絕李鑾後寫給李鑾的,申明自己不願因婚事而改姓的想法。這種說法的流傳,大概主要因為“千金未必能移姓”這一句。但這首詩的題目是“上湖南崔中丞”,應該是寫給潭州刺史崔瓘的,和李鑾並沒有關係。甚至,連“招親改姓”這件事情,《唐才子傳校箋》也認為是小說家言,不可深信。這句詩在《全唐詩》裡,“姓”寫作“性”。
再回到故事裡,皇上聽了侍臣的話,高興地說:“正是戎昱,朕還記得他的一首《詠史》詩。”戎昱的《詠史》詩是這樣寫的: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讀完這首詩,皇上笑著說:“和親之策,是多麼懦弱!”大臣們於是就停止了和親之議。
戎昱還有一首著名的《塞下曲》,他從辰州刺史離任後,聽到前線對吐蕃的戰爭取得了,就豪情萬丈地寫道: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
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詩裡描寫戍邊將士在劫空敵塞後凱旋歸來的壯闊場面,非常能撼動人心。
戎昱受杜甫影響很深,是一位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他的《苦哉行》、《入劍門》等詩都是情感真摯,充滿現實主義的作品,可以反映出同情人民,憂慮國事的思想感情。
此外,他的一些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也頗為有名。比如這首《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看題目,這就是一首搬家時候寫離別之情的作品,但在《本事詩》裡,卻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晉公韓滉鎮守浙西的時候,戎昱是他屬內的刺史。郡內有一名侍酒妓女,歌唱得好聽,人也長得漂亮,戎昱非常喜歡她。浙西樂將(管樂妓的官)聽說這位妓女善於唱歌,就告訴了韓滉,把她召來安排在了韓滉的樂妓隊伍裡。戎昱自然不敢不答應,臨別時候,寫了一首詩贈給她,並且說:“到了那裡以後,讓你唱歌時,一定要首先唱這曲歌詞。”
到了浙西后,韓滉設筵,讓這個歌女唱歌。她便唱起了戎昱贈她的歌詞:“好去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人情。黃鶯久住渾相戀,欲別頻啼四五聲。”
唱完後,韓滉問道:“這是戎刺史寫給你的歌吧?”妓女惶恐地起立回答道:“是。”邊答邊流下了眼淚。韓滉就讓她更衣待命。在座的客人都為她擔憂,不知韓滉會如何發落她。
韓滉卻召來樂將責問道:“戎刺史是一位名士,寄情於這位妓女。為什麼不瞭解這種關係就把她召來安置在這裡,差點釀成我的過錯?”當下打了樂將十棍子,並贈給歌女百匹細絹,立即把她了送回去。
用一首詩換回紅顏知己,算是一件風流韻事了。
在《唐詩紀事》裡,有一個相似的故事,卻是另一個版本。
戎昱在零陵的時候,喜歡一個歌女。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聽說這個妓女善於唱歌,就派人去取。於頔是戎昱的頂頭上司,而且是個飛揚跋扈恣意妄為的軍閥,戎昱怎敢不答應。無奈之下,只能把那個歌女送到於頔衙門。臨別時候,十分不捨,就寫了一首詩送給她:
寶鈿香蛾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雲。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歌女到了後,於頔讓她唱一曲聽聽,她就唱了這首詩。於頔聽了這首詩後,就把她送了回去。
中唐詩人戎昱是荊州人,不僅文采出眾,能言善辯,而且相貌不凡,風度瀟灑,所以《唐才子傳》說他:“美風度,能談。”
年輕的戎昱雖然才華出眾,但在進士考試中還是落第而歸。落第後,戎昱縱遊天下名城山水。寶應元年(762年),他從滑州、洛陽西行,路過華陰,遇見了王季友,寫下了著名的《苦哉行》,表達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漫遊山水,飄零天涯,難免產生思鄉之情,戎昱曾寫過一首《長安秋夕》詩來表達這種感情:
昨霄西窗夢,夢入荊南道。
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大曆元年(766),戎昱入蜀,在成都見到了岑參。次年東下江陵回到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擔任從事。大曆三年(768年),杜甫來到荊州,戎昱和他相見,兩人結為了摯友。
此後幾年,戎昱流寓湖南,先後依附於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頗受他們的信用。
建中三年(782),戎昱來到長安,任侍御史。但第二年就被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他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戎昱是中唐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一生流落,仕宦生涯並不順利,就像自己在詩歌裡所寫的那樣:“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黃昏掩門後,寂寞自心知”。但戎昱並不頹廢,並不沮喪,《唐才子傳》說他:“雖貧士而軒昂,氣不消沮。”
戎昱的邊塞詩受岑參的影響很大 ,在一些作品裡表現了立志報國的情懷,境界雄壯開闊。
《云溪友議》裡記載了一個故事。
唐憲宗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屢次侵擾邊境,大臣們商議後,認為和親是最好的辦法。皇上說:“我聽說有一個人詩寫得好,但姓氏有點生僻,是誰?”宰相回答說:“大概是包子虛、冷朝陽。”皇上說不是,並且吟了一首詩: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
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侍臣們回答說:“這是戎昱的詩。京兆尹李鑾準備把女兒嫁給他,讓他改姓,戎昱堅決推辭了。”
據說,戎昱這首詩就是他在拒絕李鑾後寫給李鑾的,申明自己不願因婚事而改姓的想法。這種說法的流傳,大概主要因為“千金未必能移姓”這一句。但這首詩的題目是“上湖南崔中丞”,應該是寫給潭州刺史崔瓘的,和李鑾並沒有關係。甚至,連“招親改姓”這件事情,《唐才子傳校箋》也認為是小說家言,不可深信。這句詩在《全唐詩》裡,“姓”寫作“性”。
再回到故事裡,皇上聽了侍臣的話,高興地說:“正是戎昱,朕還記得他的一首《詠史》詩。”戎昱的《詠史》詩是這樣寫的: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讀完這首詩,皇上笑著說:“和親之策,是多麼懦弱!”大臣們於是就停止了和親之議。
戎昱還有一首著名的《塞下曲》,他從辰州刺史離任後,聽到前線對吐蕃的戰爭取得了,就豪情萬丈地寫道: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
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詩裡描寫戍邊將士在劫空敵塞後凱旋歸來的壯闊場面,非常能撼動人心。
戎昱受杜甫影響很深,是一位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他的《苦哉行》、《入劍門》等詩都是情感真摯,充滿現實主義的作品,可以反映出同情人民,憂慮國事的思想感情。
此外,他的一些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也頗為有名。比如這首《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看題目,這就是一首搬家時候寫離別之情的作品,但在《本事詩》裡,卻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晉公韓滉鎮守浙西的時候,戎昱是他屬內的刺史。郡內有一名侍酒妓女,歌唱得好聽,人也長得漂亮,戎昱非常喜歡她。浙西樂將(管樂妓的官)聽說這位妓女善於唱歌,就告訴了韓滉,把她召來安排在了韓滉的樂妓隊伍裡。戎昱自然不敢不答應,臨別時候,寫了一首詩贈給她,並且說:“到了那裡以後,讓你唱歌時,一定要首先唱這曲歌詞。”
到了浙西后,韓滉設筵,讓這個歌女唱歌。她便唱起了戎昱贈她的歌詞:“好去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人情。黃鶯久住渾相戀,欲別頻啼四五聲。”
唱完後,韓滉問道:“這是戎刺史寫給你的歌吧?”妓女惶恐地起立回答道:“是。”邊答邊流下了眼淚。韓滉就讓她更衣待命。在座的客人都為她擔憂,不知韓滉會如何發落她。
韓滉卻召來樂將責問道:“戎刺史是一位名士,寄情於這位妓女。為什麼不瞭解這種關係就把她召來安置在這裡,差點釀成我的過錯?”當下打了樂將十棍子,並贈給歌女百匹細絹,立即把她了送回去。
用一首詩換回紅顏知己,算是一件風流韻事了。
在《唐詩紀事》裡,有一個相似的故事,卻是另一個版本。
戎昱在零陵的時候,喜歡一個歌女。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聽說這個妓女善於唱歌,就派人去取。於頔是戎昱的頂頭上司,而且是個飛揚跋扈恣意妄為的軍閥,戎昱怎敢不答應。無奈之下,只能把那個歌女送到於頔衙門。臨別時候,十分不捨,就寫了一首詩送給她:
寶鈿香蛾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雲。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歌女到了後,於頔讓她唱一曲聽聽,她就唱了這首詩。於頔聽了這首詩後,就把她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