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級奶爸20170113

    古語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學什麼,首先要培養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會專注,才有持久的動力。另外,學習千萬不要侷限於歷史課本,那樣只是機械的學習,非常有侷限。建議多讀一些歷史故事,也可以讀一些史書,包括二十四,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都有幫助,文言看不了可以讀白話文,現在書店都有文白對照的。還可以聽一些歷史方面的講座,百家講壇裡有很多。

  • 2 # 筆麗瑬

    首先,你要明確一下歷史專業的素養,到底有哪些?

    按照現行教材編寫原則,主要有五大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

    比如,時空觀念,它能讓我們知道特定的史事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是有聯絡的。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我們不能夠用現在的標準去揣度以前的人,為什麼不那樣做的原因。不要去懷疑古人的智慧,覺得如果是我才不會那樣去做,那樣做太low了之類的……

    做歷史練習題的時候,建議左題右圖,隨時將歷史地圖冊放在手邊,如果材料題考的是哪個歷史事件,你就馬上翻到相應的歷史地圖冊進行對應,以便樹立一個空間的聯絡。

    並且,對於歷史的時期,尤其是中國歷史的時期究竟是怎樣分期的,你應該是瞭然於心的,而且中國此時的時間大概是西方的什麼歷史時期,中西曆史對比的時間分期,你也應該做一個思維導圖,做一個時間軸貼上在課本上,隨時翻閱!

    對於這個觀念的培養,我覺得有必要運用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客觀的去看待問題,並結合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標準,結合那個時候的社會關係標準,才能夠好好的分析那件史事。

    又比如,歷史價值觀,它能讓我們學會對歷史價值的判斷要以史實為基礎的,並且要客觀辯證的去分析歷史史實,從中吸取養分,為我所用。

    如何培養這樣的價值觀呢?我們可以參考古代與現代思想解放事件的相關資料,看看那些時候對於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物發表了哪些不同的看法,他們站在哪些角度?他們分別站的角度又對他們自身的成長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他們是否依據史事,是否是在客觀的評價歷史的價值……

    總之,博覽群書,博採眾長,不盲從。做練習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這些觀念來思考……

  • 3 # 一個人的曠野10

    如何提升“歷史專業素養”,或者說“如何做歷史學研究”,我想可能有以下幾點。

    1、模仿。大部分人剛跨入歷史研究領域時,並不清楚自己具體要做哪一塊的研究。這時一定切記不要等待,而是應該去找一些東西來看,模仿其中做得好的開始自己的研究。一步慢,可能就步步慢,等待是不會讓你成功的。

    2、史料與論點。“論從史出”還是“史從論出”應該是歷史學領域一直爭論的,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並不是非此即彼的的關係。因為在目前的研究趨勢來說,學術論著的研讀和史料的蒐集、分析應該是同時進行的。在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我們應該達到用學術論著的觀點來指導史料的分析整理,而有用搜集到的史料來驗證一有的學術論點,從而得出自己的論點,這兩種過程應該是交融進行的。

    3、廣博與精深。我在做研究時,最先開始的時候我是以看論文來了解所做領域的情況的,論文相對專著來說,體量小,瞭解快,能很全面地掌握這一領域的情況。但後來才發現,雖然只要是這一領域的,我都會去看,但很多文章其實並沒有什麼借鑑意義,反而不如研讀經典收穫更大。

    4、敬畏之情。如果你對歷史這個學科沒有敬畏之情,你是很難做好他的。喜歡做一件事跟喜歡一個人一樣,都需要去認真呵護。

    當然說和做是兩碼事,歷史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學科,唯有加油苦幹。

  • 4 # 季我努學社

    一是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即閱讀歷史教材,清楚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同時在閱讀時注重時間、空間觀念,學會時間的前後聯絡,空間的地理聯絡,一個事件的發生不是孤立的,造成的後果也不是孤立的。閱讀也要注重同時代的聯絡,我們的歷史專業分工,思維定勢會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對立,但是一定隨時把中國史置於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中,尤其是到了近現歷史時,更是學會聯絡。

    二是閱讀相關專業書籍和論文,並非歷史休閒讀物。像《xx那些事兒》等,在老師眼裡是不夠專業和嚴謹的。所以要讀那些學術思想和學術方法的書籍,儘量越多越好,形成對於時代、對於事件的全面的看法。透過閱讀掌握學術動態,對於某些歷史事件,學術界存在哪些看法,關於這一事件現今研究趨勢如何?瞭解這了學術動態,對於進一步閱讀,有助於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三是閱讀史料,在掌握基本史實情況下,有了一定歷史延伸,嘗試去閱讀史料形成的思考。在閱讀史料之前,要擁有基本能力,要不然讀史料會十分的吃力。像研究中國史的,要認識繁體字,在中國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史料中,是肯定要接觸到的,也包括在閱讀港臺學者的學術作品也要接觸繁體字,同時也要有意識培養自己閱讀豎排文字的能力和句讀能力,這個能力是在研究中國古代史顯得更為重要一些。外語能力也是必須的,尤其是研究世界史的,僅僅閱讀國內學術作品是不夠的,還需要閱讀外國學術作品,一些作品是未被翻譯,而已經翻譯好的文章作品是存在著主觀色彩,更為重要的是掌握相關外語能力可以閱讀原始史料。

    在當今資訊時代,許多資訊是具有片面性的,學習歷史的人在看待當今社會事件需要冷觀客觀分析,在現實生活中訓練思辨的能力。可以在面對歷史也帶著客觀冷靜的態度去,學會思辨,保持“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個人覺得歷史並非是經世致用,而是隻需要做到最大程度的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就好,帶著一定經世致用的目的,很容易陷入歷史應該發生了什麼,而非歷史已經發生了什麼,同時也容易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資料,對自己研究不利的資料就不管不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樹盆景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