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凡易文史觀
-
2 # 文史劉磚家
用這樣的詞語評價一位諸侯王,顯然有失偏頗。
宋國的先祖是殷商的後代,尊崇禮數,宋襄公是在春秋首霸齊桓公倒下之後的另一個想稱霸的諸侯王。《史記》記載:
八年,齊桓公卒,宋欲為盟會。十二年春,宋襄公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當然這時候,宋國雖然在名分上有一定地位,但是本身就是個小國,所以他的哥哥也就是宋國的相國勸他不要爭奪霸主之位。《史記》記載:
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但即使如此,也難以抑制不住宋襄公求霸心切的想法,對於哥哥的勸諫,顯然不以為然。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君主。辦起事來也不含糊,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先和南方的大國楚國商量好,楚國表面上答應了他的請求。所以,宋襄公為了體現霸主地位,組織會盟,想讓其他諸侯都尊他為霸主。楚國出手了,在會盟期間就把宋襄公抓住了。
秋,諸侯會宋公盟於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即使如此,襄公稱霸之心不死。可是,他碰到的對手是一直就想問鼎中原的南方大國楚國。楚國這時候經過幾代君王勵精圖治,已經有了很大起色。為了求得霸主之位,宋襄公決定孤注一擲,教訓一下楚國,一來可以報毀盟之仇,二來如果拿下楚國,自己當然能順利登上霸主之位。歷史一件被後人嘲笑譏諷了前年的故事出現了。《史記》記載:
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華人皆怨公。這樣的戰爭在現在看來不可思議,但是如果我們再回到那個時代,也許能理解宋襄公的做法。春秋時代的戰並不像現在這麼慘烈,戰爭打仗雙方要約好地點和時間,時間一到,雙方開戰,與其說是戰爭,更像是一場比武和決鬥。宋襄公是殷商之後,對禮儀仁愛看得特別重,即使在作戰,也得要懷仁義之心。《左傳》記載: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當然,作為一國之主,他也幹過一些對宋國有極大益處的事情。其一是幫助過流亡途中的晉文公重耳。
(晉文公重耳)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後來,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因為曾經幫助過晉文公,所以向晉國求救。其二是齊桓公死後,宋襄公輔佐公子雍登上齊王位。
最後,他因箭傷復發不治而亡,帶著他稱霸的夢想離開了人世。
-
3 # 百川映秀
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前638年,與強大的楚兵戰於泓水。因過度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佈陣完畢後再出擊,錯過先機,結果兵敗。此戰備受世人詬病,但不能由此抹殺宋襄公的歷史貢獻。
回覆列表
齊恆公死後,齊國勢力瓦解,各諸候國呼喚新盟主的出現,擔起“尊王攘夷”的時代使命。
不切實際的想法
公元前642年春,宋襄公以桓公付託為據,率兵護送太子昭回齊,打敗易牙、豎刁、開方的軍隊,擁立太子昭登位,史稱齊孝公。宋襄公自以為有重定乾坤的功勞,新一代盟主非他莫屬,便於元前639年春,傳檄諸侯,約
秋天在鹿上(今山東鉅野縣西南)盟會,結果只有齊、楚兩國響應。齊國是謝其復國之德而與會的,楚國響應卻別有他圖。
原來三年前鄭國就已倒向楚國,第二年,陳、蔡兩國也步鄭國後塵求楚保護,四國結成同盟。開始時宋襄公遣使赴楚,希望得到楚國的支援。
楚成王接信後輕蔑地直想笑,譏笑世上竟有宋襄公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說:“宋君好名無實,輕信寡謀,我們正可利用這一時機進軍中原,一爭盟主之位。”楚成王覺得甚是,便將計就計,答應與會。
與此同時,宋國朝廷上卻為盟會之事展開了爭論,公子目夷說“列國之交,實力為本,手段為輔。當今天下,即使齊國不算,秦、楚、晉、燕諸國,實力都在宋國之上,衛、魯、鄭等國也不弱於我。我們既無實力為後盾,如何能稱霸列國之上?不期之求,必有不測之禍。"請主公三思!” 公子目夷的話可謂切中要害,獲得了許多大臣的附和。但宋襄公根本聽不進去,仍然一意孤行。
盟會如期舉行。宋、楚、陳、蔡、鄭、許、曹七聚於盂,即今河南睢縣盂亭鄉。宋襄公興致勃勃地想主持盟會,楚國突然發難,事先埋伏的甲兵蜂擁而出,與會諸國除個別國君不知就裡外,其他的早已心照不宣,所以各諸侯立刻乘機倒戈,紛紛表示願唯楚成王馬首是瞻。
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公拘押起來,然後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棄宋國。幸虧宋國大臣早有防備團結民眾,堅守城池,才使楚成王滅宋的陰謀未能得逞。楚見宋已有準備,突襲不成乃釋放宋襄公歸國。
“仁義”爭霸成千古笑柄
爭霸不成反遭人汙辱的宋襄公惱羞成怒。於次年夏天,以鄭國不朝天子、反朝楚蠻為由,率宋、衛、許、滕四國軍隊伐鄭。楚軍趕來救援,雙方遭遇於泓水,即今河南柘城縣北三十里處。
宋軍列陣已畢,楚軍正在渡河。大司馬公孫固對宋襄公說:
“楚軍正在渡河,過河人數不及一半,請主公下令出擊!以我全軍擊其半軍,勝算可握。如待其全軍過河,彼眾我寡,將於我不利”
宋襄公說:“寡人以仁義”領軍,堂堂正正,何用投機取巧”
過了一會,楚軍渡河完畢,公孫固又請宋襄公乘楚軍立足未穩發動攻擊,又被宋襄公拒絕,說:
“寡人聽說,君子將兵,不向未成陣形的敵軍發動進攻。”
公孫固及眾將士聞言都暗暗叫苦。楚軍列陣完畢,擊鼓進攻,戈矛如林、箭矢如雨,宋軍無法抵擋。宋襄公身邊的待衛大夫中箭身亡,虎賁衛土盡數戰死。宋襄公也右腿中箭,血流如注,無法站立。宋聯軍大敗,輜重車仗損失無數。
第二年夏天(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傷發而死。宋襄公沽名釣譽、愚昧遷腐的“仁義”爭霸,成了千古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