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受生活體驗人生

    2018年的新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顯示,一年級“一分鐘跳繩”專案規定男生在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09個滿分,要求女生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17個滿分。這個標準逐年遞增,到小學六年級時,男生1分鐘要達到157個才能滿分,女生1分鐘要166個。北京的蔣老師談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會教授跳繩技巧,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跳繩對孩子們來說其實並不難,只要堅持練習,基本都能達到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

    很多人印象裡,跳繩應該是一項普及程度非常高的運動專案,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教,小夥伴兒們一起玩兒,有人跳得多有人跳得少,但從來也沒覺得有多難。

    跳繩雖然簡單,但是好處很多,可以鍛鍊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免疫力和肺活量等等。所以,跳繩被列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重點專案,貫穿小學教育的全程,是每個年級的孩子必須要達標的考核內容。

  • 2 # 育鄰人

    生活需要更多的自然,自然的中心就是更好的運動。現在的孩子們缺少應有的運動,雖然國家多方指導要求提高孩子運動,但現實教育“分得天下”情況無改觀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治本”。治本需要有更大的本質改變,這個改變就是運用現代技術記錄人生成長軌跡,讓成長軌跡佔據應有的社會位置、讓社會成長氛圍更適宜運動者。

    現今,城市化已經達到一個新階段,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育小、養老都成為每個家庭補課逃避的難題。現實中城市建設、規劃都擁有很好的考慮,但後續的運維卻大相徑庭,比如商品房小區銷售中承諾周邊環境有多好,但卻極少提及之後物業本身的服務內容,其中在小區配建的文體設施、老年活動等場所都未曾發揮其原本應有的功效——助推社會和諧。

    孩子們的運動應該走向自然、走向和諧,並引領社會和諧。

  • 3 # 思維學友

    好處:

    1、跳繩能預防骨質疏鬆

    跳繩這項運動不僅可以當作娛樂消遣的方式,還有很多對人的身體方面的益處。你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加大運動強度,對於不同的人群來說,起到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當然跳繩帶來的共同好處有增強身體免疫力和肺活量等。

    2、增強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沒事愛吃垃圾食品、整天學習而運動不足,造成現在的小胖子越來越多了。有位英國著名的健身教練統計過,以半個小時消耗的熱量為標準,將各種運動方式做一個整體比較,結果是:田徑450卡,籃球250卡,腳踏車330卡,慢跑300卡,散步75卡,跳繩400卡。

    透過比較,就可以明顯地看出跳繩的優勢,而學習緊張的孩子,基本上只要半個小時,就能使全身肌肉結實,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餘脂肪,達到運動量的要求,而不至於肥胖過度了。

    3、緩解頸椎腰椎痠痛

    白領人群,也是運動老大難。整天端坐在電腦前面,平時很少從事劇烈的運動,一旦操作後,必定幾天都渾身痠痛無法緩解;而規律性太強的運動,例如瑜伽,又很難做到按時按週期完成。對於上班一族的白領來說,跳繩運動是不二的選擇。

    因為跳繩這項運動沒有器材的限制,只需一根繩即可。也沒有場地的限制,不像球類運動必須要有球場。而且跳繩運動不要教,自己玩兩下便可上手,簡單易學。白領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運動。

    骨科教授專家也認為,跳繩還有助於緩解肌肉痠痛。這是因為跳繩是一項可以協調全身的運動,因此能夠增加全身肌肉的強度,在搖繩的同時,也能讓手臂和肩膀參與進來,肩膀、腰部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長期跳繩,肌肉強度增強,肩頸、腰部痠痛自然能夠緩解。

    4、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

    醫師指出,有德國專家做過統計,跳繩的確能夠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再次住院的次數,減少心臟支架的機率,還能夠緩解冠心病的惡化。這是因為跳繩能夠有效促進心、肝、肺、脾、胃、腎等內臟器官的血液流通,加快新陳代謝,從而提高臟器的機能。

    專家強調,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也可以跳繩,但要控制好頻率,不要太快。

    骨科教授專家分析,跳繩還能有效地促進骨細胞代謝,防止骨質疏鬆。人體骨骼中的鈣含量,就好像一座銀行一樣,只有趁年輕不斷地存入,到老了的時候才不至於骨質疏鬆、嚴重缺鈣。而跳繩就有增加骨強度的作用。

    壞處:

    跳繩姿勢不正確損害身體

    跳繩一定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跳繩時要前腳掌屈下,這樣落地時就是保持前腳掌落地的姿勢。當身體躍起在空中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老年人應慎選跳繩。因為年過花甲的人膝關節本身已存在退行性改變,其功能只能維持日常生活需要及適度的運動。如果勉強跳繩,那就超過了膝關節的耐受限度,勢必加劇膝關節的蛻變與損傷,進而易導致膝關節疼痛與膝關節功能衰退。

    胖人和中年婦女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擴充套件資料:

    正確的跳繩方法:

    如果是連續快節奏跳繩,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否則心臟會不堪重負。如果是跳一會兒歇一會兒的話,每次以30分鐘為宜。具體運動量根據個人體力以及需要量而定。千萬彆強迫自己一定要達到什麼標準。

    跳繩是一種運動量較大的戶外活動,練習前一定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特別是足踝、手腕和肩關節、肘關節一定要活動開。開始時慢速,隨著堅持時間的增長,可以逐漸提高跳繩的速度。慢速保持在平均每分鐘跳60-70次;較快的速度保持在平均每分鐘140-160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是哪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