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糊了個逗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玉璧是啥樣子的?

    (戰國谷紋玉璧,藏於國家博物館,直徑15.6釐米, 孔徑5.9釐米, 厚0.8釐米)

    這是典型的戰國玉璧,厚度不到1釐米。其實看戰國玉璧,厚度都是在1釐米左右,沒有哪個跟烙餅一樣厚的。和氏璧想來也差不多。

    印璽是啥樣子的?

    (漢代皇后璽,藏於陝西博物館,推測可能是呂后之璽。 高2釐米,邊長2.8釐米)

    高2釐米,邊長2.8釐米,這應該是秦漢時印璽的普遍尺寸,因為史料記載,當時印璽皆“方寸”,也就是說都是一寸大小,秦漢時1寸相當於現在2.3釐米。而傳國玉璽肯定要比一般的印璽大,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吳書》記載,傳國璽“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那麼4寸就相當於現在9.2釐米,將近10釐米。(嗯,評論中有同學說的對,方圓應該是周長,那麼如此一來,傳國璽也應該是方寸的了。)那麼,現在你告訴我,一個厚度只有零點幾釐米的玉璧,是如何變成厚度起碼也在2釐米以上的印璽的?

    事實上,對於傳國玉璽,最可靠的說法,就是說這個印璽是用陝西本地的藍田玉製成的。成書於南北朝時期的《宋書》記載:“初,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唐初在編寫《晉書》的時候也指出:“又有秦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漢高祖佩之,後世名曰傳國璽”。

    其實,在歷代正史、嚴肅的史學著作如《漢舊儀》、《唐六典》中,都明確說明傳國璽是藍田玉。只有在一些八卦著作中才說它是和氏璧改造的。

    和氏璧改傳國璽這個說法之所以流傳甚廣,主要是唐朝張守節在註釋《史記》時,聽信了北魏的崔浩的話,崔浩曾經說“李斯磨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璽”,這顯然是一個八卦,沒有根據。但張守節信以為真,居然寫進了《史記正義》,從此才流毒深遠。

    事實上,想一想玉璧的樣子和尺寸,再看一看印璽的樣子和尺寸,就知道玉璧怎麼可能改成玉璽。

    傳國璽為藍田玉,見於《晉書》、《宋書》、《明史》等正史,同時見於《漢舊儀》、《唐六典》等專著,其權威性極高。同時,《宋書》作於南朝,《晉書》、《唐六典》作於唐朝,當時傳國璽尚存,這些書的作者如沈約、魏徵、李林甫,都是能親眼見到傳國璽的高官,他們的記述必然 更加可信。尤其是《唐六典》,本身就是唐代行政法典,是極其嚴肅的法律著作,其考證當更加嚴密。

    結語:

    而所謂和氏璧所制說法,只見於個人著述,其中不乏聞風言事的。何者可信一目瞭然的事情。所以,傳國璽當為藍田玉無疑。

  • 2 # 上班族聊歷史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主要講的是藺相如如何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替趙國保住了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然而,和氏璧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秦始皇嬴政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並且從趙國又奪回了那塊和氏璧秦王自稱始皇帝登基之後,為了顯示自己的千秋功勳特地用和氏璧製作了傳國玉璽,並且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傳國玉璽外部蟠龍盤踞張牙舞爪,是皇帝獨尊的無上權威的體現。

    自秦始皇后傳國玉璽開始碾轉流傳歷代帝王都奉為神物,為了他費盡心機。

    然而,除了傳國玉璽的歷史價值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流傳過程中時隱時現,並且到現在仍然下落不明。

    據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之時,突然風浪四起,秦始皇的船有被打翻的危險,秦始皇將玉璽拋入湖中,以此祭祀水神。

    八年之後,神奇的一幕發生了,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上,對始皇帝侍從說請將慈禧還給祖龍,說完就消失了,傳國玉璽重新回到秦始皇手中。

    秦末劉邦率兵攻入咸陽之時,秦子嬰將玉璽獻給劉邦,劉邦登基之後稱其為“漢傳國璽”。西漢末王莽篡權,逼迫掌管玉璽的孝元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扔在地上,玉璽被摔碎一角,後來用金子補全。

    王莽政權被推翻之後,玉璽又回到了漢光武帝劉秀的手中,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年叛亂之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後發現玉璽失蹤,後來孫堅在洛陽城南的井中打撈了一具女屍體,從她的錦囊當中發現了傳國玉璽,從此之後,孫堅做起了皇帝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告密,袁紹得知之後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又重新回到了漢獻帝手裡。

    三國鼎立之時,玉璽屬於魏國,晉統一三國之後得到了玉璽,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的動亂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踱來踱去晉懷帝永嘉五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所有,東晉咸和四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奪得玉璽不久後,趙大將冉閔殺了石鑑自立將玉璽奪得,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到了南朝梁武帝之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溪,被投入棲霞寺中後被寺僧撈回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時期,朱溫篡唐之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傳過玉璽是天命所歸,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玉璽屢有發生如宋紹聖三年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之中從地下挖得色綠如藍,溫潤而澤的玉璽後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位官員考證認為是真的傳國玉璽,然而後世考證認為這是蔡京等人欺騙皇帝的把戲。

    明弘治13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中得到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獻給孝宗皇帝,另外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玉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得到,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後卻被乾隆皇帝認為是贗品。

    所以玉璽真真假假實難斷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vchosh.exe應用程式錯誤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