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這個職位似乎自帶“高大上”光環。不說別的,就說在音樂劇《金牌製作人》裡,會計出身的男主角布魯姆就用一首《I Wanna Be a Producer》唱出他腦補的百老匯製作人生活 —— 穿著燕尾服、舉著香檳、攬著妹子......嗯,想得很美。
之前因為工作的原因,也經常會被問:
“你們製作人是不是整天都在和名人打交道啊?”
“你們工作很閒吧?經常可以來個城市漫步神馬的。”
“我想讓我姐姐的朋友的二姨的兒子來演你們的戲,是不是和你說就行?”
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誤解。
那麼音樂劇的製作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可以用三個詞概括,這源於我之前在百老匯聽到過一個說法:
What does a producer do? Find the show, fund it, fill the theater.
雖簡單粗暴,但我覺得基本可以解答製作人的作用了,翻譯過來就是找劇,找錢,找觀眾。
找劇
找劇,基本可以分為定劇目和製作兩塊。
像七幕人生現在走的版權引進本地化製作的模式,定劇目也就是選劇目,選什麼劇目最核心的是看是否能夠實現商業和內容質量的平衡。基本的原則首先是好劇,我們會篩選國外歷年的獲獎作品,偏差肯定會有,但是基本上質量是過硬的;其次從這些好作品中去評估是不是有普世價值,適不適合中國市場,適不適合中國當下的時代情緒;再次,要從製作體量,製作難度,演員能力等等角度去考量適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點做。
七幕人生出品《音樂之聲》中文版劇照
找劇的第二層涵義其實是製作,一個劇目如何從無到有,即使是劇本歌詞歌曲都相對成熟的版權引進劇目,也還是涉及到一整套製作流程。首要任務是組建團隊,包括專業而且風格對口創作團隊和靠譜的製作團隊;其次是嚴格把控預算,時間和流程,如何達到效果和價效比的統一,是製作人要反覆掂量的一件事;最後是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突發狀況。
七幕人生出品《我,堂吉訶德》中文版劇照
找錢
再說找錢,找錢或者說融資其實也是製作人不可或缺的工作職責。純商業化的融資,近兩年的市場應該是越來越好的,作為製作人來講,最重要的是理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你的收入來源是什麼,票房?贊助?衍生品?還是其他?投資人多久能收回成本實現盈利?製作方跟投資方的分成比例是怎樣的?投資回報率的預期是多少?基於這些問題,是否能有一個合理的接近現實情況的財務預測模型?除了想清楚商業模型外,如果你希望長期做這件事,而不是做完一攤就走人,那麼你最好把投資人的錢當自己的錢,而不是覺得錢來得理所當然,對很多問題你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找觀眾
找觀眾,換句話說把劇場填滿,也就是說如何做推廣。其實又是一個巨大的命題,錢到位了,產品生產出來了,東西賣不出去就一切白瞎了。
先說說音樂劇營銷跟其他行業有什麼不同吧,音樂劇只能一場一場演,換句話說,僅就票房收入而言,音樂劇演出的收入是有天花板的,因此營銷費用也是有上限的,而廣告投放又是跟在一些快消品,飲料,汽車這樣的品類競爭位置和價格,這些東西你可能轉個路口就能買到,而音樂劇你只能去一個劇場看,從這個角度而言硬廣投放對音樂劇來講效率是很低的;非投不可的情況下,創意本身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麥金託什堅持一部音樂劇要有一款奪人眼球的海報是很有道理的。
雖然有諸多難處,但音樂劇的有一個優勢在於,口碑的力量是強大的,你看了廣告買了一罐可樂,你不會到網上去曬,但你看了一個好的音樂劇,你一定會發個微博發個朋友圈再去豆瓣mark一下,這是網路時代的饋贈。你要做的就是鞭策自己生產優質的內容,讓觀眾願意主動為你站臺,同時如何不斷開拓和最佳化傳播渠道,把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建立合理的傳播促發機制,這些都是市場人員需要去考量的。
另一個角度來講,音樂劇是一個軟性的文化內容,這也是一個優勢,你可以自己玩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法,也可以帶著一些品牌一起玩,按一個做公關的朋友的說法就是“咱倆特別搭,湊一塊一起紅”的意思,總而言之,傳播上多想想招,多借力,總是沒錯的。
3F背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有更專業的團隊成員在支撐的,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是在這所有之上製作人最最重要的工作。
總而言之,製作人是一項對能力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辛苦的工作。同時參與幾部劇的製作工作,每天都要從上午十點一直工作到午夜時分,是很常見的。想成為一名“金牌製作人”,旺盛的精力和超凡的意志力是必須的。
以上。
七幕,你人生的第一場音樂劇。
“製作人”這個職位似乎自帶“高大上”光環。不說別的,就說在音樂劇《金牌製作人》裡,會計出身的男主角布魯姆就用一首《I Wanna Be a Producer》唱出他腦補的百老匯製作人生活 —— 穿著燕尾服、舉著香檳、攬著妹子......嗯,想得很美。
之前因為工作的原因,也經常會被問:
“你們製作人是不是整天都在和名人打交道啊?”
“你們工作很閒吧?經常可以來個城市漫步神馬的。”
“我想讓我姐姐的朋友的二姨的兒子來演你們的戲,是不是和你說就行?”
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誤解。
那麼音樂劇的製作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可以用三個詞概括,這源於我之前在百老匯聽到過一個說法:
What does a producer do? Find the show, fund it, fill the theater.
雖簡單粗暴,但我覺得基本可以解答製作人的作用了,翻譯過來就是找劇,找錢,找觀眾。
找劇
找劇,基本可以分為定劇目和製作兩塊。
像七幕人生現在走的版權引進本地化製作的模式,定劇目也就是選劇目,選什麼劇目最核心的是看是否能夠實現商業和內容質量的平衡。基本的原則首先是好劇,我們會篩選國外歷年的獲獎作品,偏差肯定會有,但是基本上質量是過硬的;其次從這些好作品中去評估是不是有普世價值,適不適合中國市場,適不適合中國當下的時代情緒;再次,要從製作體量,製作難度,演員能力等等角度去考量適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點做。
七幕人生出品《音樂之聲》中文版劇照
找劇的第二層涵義其實是製作,一個劇目如何從無到有,即使是劇本歌詞歌曲都相對成熟的版權引進劇目,也還是涉及到一整套製作流程。首要任務是組建團隊,包括專業而且風格對口創作團隊和靠譜的製作團隊;其次是嚴格把控預算,時間和流程,如何達到效果和價效比的統一,是製作人要反覆掂量的一件事;最後是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突發狀況。
七幕人生出品《我,堂吉訶德》中文版劇照
找錢
再說找錢,找錢或者說融資其實也是製作人不可或缺的工作職責。純商業化的融資,近兩年的市場應該是越來越好的,作為製作人來講,最重要的是理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你的收入來源是什麼,票房?贊助?衍生品?還是其他?投資人多久能收回成本實現盈利?製作方跟投資方的分成比例是怎樣的?投資回報率的預期是多少?基於這些問題,是否能有一個合理的接近現實情況的財務預測模型?除了想清楚商業模型外,如果你希望長期做這件事,而不是做完一攤就走人,那麼你最好把投資人的錢當自己的錢,而不是覺得錢來得理所當然,對很多問題你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找觀眾
找觀眾,換句話說把劇場填滿,也就是說如何做推廣。其實又是一個巨大的命題,錢到位了,產品生產出來了,東西賣不出去就一切白瞎了。
先說說音樂劇營銷跟其他行業有什麼不同吧,音樂劇只能一場一場演,換句話說,僅就票房收入而言,音樂劇演出的收入是有天花板的,因此營銷費用也是有上限的,而廣告投放又是跟在一些快消品,飲料,汽車這樣的品類競爭位置和價格,這些東西你可能轉個路口就能買到,而音樂劇你只能去一個劇場看,從這個角度而言硬廣投放對音樂劇來講效率是很低的;非投不可的情況下,創意本身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麥金託什堅持一部音樂劇要有一款奪人眼球的海報是很有道理的。
世界頂級創意設計公司Dewynters為七幕人生出品《灰姑娘》中文版設計的海報雖然有諸多難處,但音樂劇的有一個優勢在於,口碑的力量是強大的,你看了廣告買了一罐可樂,你不會到網上去曬,但你看了一個好的音樂劇,你一定會發個微博發個朋友圈再去豆瓣mark一下,這是網路時代的饋贈。你要做的就是鞭策自己生產優質的內容,讓觀眾願意主動為你站臺,同時如何不斷開拓和最佳化傳播渠道,把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建立合理的傳播促發機制,這些都是市場人員需要去考量的。
另一個角度來講,音樂劇是一個軟性的文化內容,這也是一個優勢,你可以自己玩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法,也可以帶著一些品牌一起玩,按一個做公關的朋友的說法就是“咱倆特別搭,湊一塊一起紅”的意思,總而言之,傳播上多想想招,多借力,總是沒錯的。
3F背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有更專業的團隊成員在支撐的,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是在這所有之上製作人最最重要的工作。
總而言之,製作人是一項對能力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辛苦的工作。同時參與幾部劇的製作工作,每天都要從上午十點一直工作到午夜時分,是很常見的。想成為一名“金牌製作人”,旺盛的精力和超凡的意志力是必須的。
以上。
七幕,你人生的第一場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