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山cium
-
2 # 浩然文史
漢代的過年,當時稱作元日,是漢代從官方到民間都非常重視的最重要的節日。如果說官方的元日慶典還有著一些政治宣示的目的,那麼民間的元日慶祝活動無疑更加的單純和直接:紀念過去一年的辛苦勞動,以及期待來年的美好生活。
1、神荼和鬱壘:漢代的門神
祭門神是中國自遠古時期就有的風俗習慣,而到了漢代,門神們更是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比較固定的形象,其中神荼和鬱壘是比較常見的兩位。
神荼和鬱壘的傳說起源自上古時期,《山海經》上記載他們生長在一個大桃樹上,看守著鬼門,用葦索抓捕害人的鬼怪,然後餵給老虎吃。這種傳說演變到後來,人們用桃木做門,在上面貼上神荼和鬱壘的畫像,認為這樣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桃木門神掛件
漢代的時候,每到元日前一夜,人們就會祭祀門神,以求闢除災厄。通常的做法在門上貼老虎畫像,在門兩側擺上畫有神荼和鬱壘形象的桃木牌,再在門樑上懸掛一條葦索,供門神抓鬼使用,時人稱這種儀式為“懸葦”。
2、燃放爆竹
說到過年放爆竹,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為了嚇走一種名為“年”的怪獸。實際上如果深究起來,關於這個“年獸”的形象,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以漢代來說,人們在元日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裡燃放爆竹,是為了嚇走一種叫做“山臊”的鬼怪。這種鬼怪在漢代的傳說裡,住在西方的深山裡,有一尺來高,人們被它碰到就會傳染疫病。這種鬼怪有一個弱點,就是很害怕爆竹的聲音,所以人們在元日的時候燃放爆竹,為了嚇走這種鬼怪,其實也是一種來年不生病的祈願。
今人想象中的山臊
不過,說到燃放爆竹,這裡要多說一句。因為一提到爆竹,可能多數現代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好看的煙花吧?然而,這種填充火藥的煙花爆竹,在漢代應該是沒有的。雖然火藥是咱們的四大發明之一,春秋時期也有過一些疑似火藥的記載,但現在大家一般承認的火藥,是八、九世紀左右發明的,漢代自然還沒有。
爆竹,就是把竹子燒爆啊
那麼漢代的爆竹是什麼樣子的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燒爆的竹子。當時的人們用火燒竹節,使其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來驚嚇山臊。這真是名副其實的“爆竹”了。
3、聚宴和椒柏酒
相比於皇帝賜宴那種政治儀式,漢代元日時的民間的元日宴飲就有了真正的辭舊迎新的歡快味道。這種宴飲一般是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從元日頭天晚上就開始,然後還要守歲到第二天。這實際就是我們現在年夜飯、過除夕等習俗的早期形式。這方面漢代還有個有意思的做法,那就是除夕夜的年夜飯不能都吃光,要留一點剩飯,元日早上起來要把剩飯撒到大街上,取一個辭舊迎新的彩頭。這在當時叫做“留宿歲飯”,其實還是挺有點儀式感的。
既然是家族的聚餐,那自然少不了喝酒。不過古代的飲酒,尤其是這種年節時的飲酒,和咱們電視劇看到的那種大碗喝酒可不一樣,是禮儀的一種,是有著比較嚴格的規矩的。這些規矩集中體現在敬酒的次序上。元日當日,由家族的族長帶領全族祭祀先人之後,即行飲酒禮:從年齡最小的開始依次向族中老人敬酒祝壽,敬完之後再從年齡最小的開始飲酒。前者表示小輩對長輩的尊重,後者則寓意年幼者長一歲,年老者失一歲。
鄉飲酒禮
漢代元日時飲的酒,和平時也有所不同,稱為椒柏酒,實際上是由椒和柏釀成的兩種酒。“椒”是一種香草,漢人喜其性溫、氣香、多子的特點,製成椒酒供新春祝頌。柏是長青之樹,古人將之視為長壽的象徵,於是用柏葉釀酒,用於新年祝壽。
此外,漢代民間的元日習俗中,還保留了一些原始巫術的痕跡,比如要飲用桃湯、屠蘇酒等具有驅邪防疫功效的“飲料”。
回覆列表
漢代過新年主要是祭天、祭祖,燃燒竹子(爆竹)官府進行團拜活動,進京朝賀天子等等。民間主要是集體吃團圓飯,爆竹必須在官府燃放後民間才能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