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和拾一年

    古代中國無論是在文化、制度、器物方面都長期領先於周邊民族和國家,在唐朝更達到一個高峰。唐朝既有恢宏華麗的氣勢,也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安史之亂之前,並未刻意強調華夷之防,這當然與楊隋、李唐的祖先與北方遊牧民族關係密切有關。諸民族、諸外國的人到大唐來,文盡其才,武盡其能,唐朝真正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唐朝就是古代東亞世界的中心。

    日本對中國有雙重映象:一是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唐朝刻骨銘心地崇拜;一是近代以後對中國的蔑視。

    信仰就是佛教,6、7世紀日本佛教在百濟的幫助下的興起,百濟的讀佛經是中國南朝的口音。隋朝以後,日本轉向直接向隋唐學習,每次遣隋、遣唐使中都有學問僧或請益僧。

    文化方面,在7世紀下半葉,已出現大學寮(相當於國子監)的萌芽,701年大寶律令正式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大學寮的組成、制度和執行機制。大學寮不僅是學校,也是官員的養成機構。此時,日語只有口語,沒有書面語,漢語成為官方語言,漢語也是當時東亞世界的通用語言。

    制度方面,模仿唐朝建立律令制國家。律令制國家表面是模仿唐朝的制度,其實質是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當然,由於日本本身是多元權力結構,律令制國家存在時間不長就瓦解了。

    器物方面,自唐至明清,日本將來自中國的絲綢、瓷器、書籍、字畫、香料、藥材、手工藝品等稱之為“唐物”,唐物一直是上層貴族夢寐以求的東西。

    由於唐朝在以上四個方面具有很高的發達程度,所以日本一直很崇拜唐朝。

  • 2 # 無慾剛97525597

    唐朝包容性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都是歷來封建社會地域性的一種歧視,而李世民作為唐朝的開國明君說出了:自古皆貴中華,朕獨愛之如一的開闊大度之語,而君王又作為唐人的典範,當然影響力非同一般了,當時中原的大好河山承載著部分中亞民族,大唐名揚天下所過之處皆國界、同樣又是美女英雄輩出的時代,白種人黃種人都是唐人!那時身為華人多自豪呀!而善於學習的日本自然迷戀上當時的大唐了!

  • 3 # 胡曉白

    因為唐朝綜合國力強!因為唐朝綜合國力強!因為唐朝綜合國力強!

    公元7世紀初,大唐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無論是政治的清明,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盛,民生的富庶,人口的數量,在當時的世界上,都屬於頂尖的。

    大唐疆域

    西遊記中,唐僧每次介紹自己: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取經。

    然後,大家就一副敬重的表情,就尊稱 “聖僧” “高僧”各種。

    可見唐朝在當時的國際地位。

    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

    日本8世紀的都城平安京,就是模仿中國唐代的長安城,

    在整體規劃佈局上仿照長安的東西對稱,

    中軸線朱雀大路模仿長安的朱雀大街,

    將平安京分為左京、右京,

    左京稱作洛陽,右京稱作長安。

    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取材於唐傳奇的《刺客聶隱娘》,取景地就有京都 也就是日本8世紀的都城平安京,

    可見唐朝的建築文化對日本深遠的影響。

    聶隱娘取景地 日本京都聶隱娘取景地 日本京都聶隱娘取景地 日本京都聶隱娘取景地 日本京都

    當時,唐朝的長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沒有之一,鼎盛時期常住人口高達185萬。

    長安的南北主幹道朱雀大街寬度150多米,而如今中國第一街道 北京長安街最寬的地段也就120多米,

    位於皇城和宮城之間的承天門橫街寬度達到441米! 堪稱世界上最寬的街道。氣勢宏偉令人歎為觀止。

    長安城的皇宮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雄偉的宮殿群,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

    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

    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隨時會遇到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東羅馬人,日本人,新羅人,天竺人,高棉人等等等等,

    公元7世紀到8世紀,要感受什麼是國際性的大都市,一定要來長安!

    唐朝詩人王維在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大明宮復原圖

    歷史學家向達先生曾經說過:在唐朝,“一切文物亦復不間華夷,兼收幷蓄。第七世紀以降之長安,幾乎為國際的都會,各種人民,各種宗教,無不可於長安得之”(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說:“長安是舊大陸文明中心所有城市中最具世界意義的城市,在這方面超過了同時代的君士坦丁堡,唐帝國和中國文明不僅為北韓,而且為更遠的日本所讚賞和效仿,這顯示了中國的威望。”

    日本為了學習唐朝文化,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日本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餘人。

    唐朝的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透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其中最出名的為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和吉備真備。

    晁衡和詩仙李白交情不錯,有一次晁衡東渡回日本,船遇到風浪飄到越南那邊去了,李白誤以為晁衡沉船掛了,還寫了一首詩,

    哭晁卿衡

    日本晁衡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為了傳播唐朝文化,鑑真應日本請求東渡日本,

    鑑真

    在日本期間,鑑真將佛教建築、雕塑,醫學等方面教授給日本。

    日本的唐招提寺就是鑑真主持修建的,

    最後,鑑真圓寂在唐招提寺,終年76歲。日本人民稱鑑真為“太平之薨”,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唐招提寺

  • 4 # 遼太祖劉億

    日本人所畫天漢帝國的版圖。

    實際上日本並不是特別崇拜唐朝。崇拜和學習是兩回事,日本更崇拜漢朝,日本曾經接受漢朝冊封,並因此首次成為中華屬國。日本從未接受過唐朝冊封,日本和唐朝是對等關係,並不是臣屬關係,只是向唐朝學習而已。日本對待漢朝如父母,對待唐朝如老師,孰輕孰重,立判高下。請大家記住千古一帝——漢光武帝劉秀,他是首次冊封日本,使日本歸屬中華的第一帝。

    首次讓日本臣服的千古一帝——漢光武帝劉秀。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唐之前是隋,隋之前是漫長黑暗的魏晉南北朝。這幾乎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人吃人的“兩腳羊”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時。李唐王朝橫空出世,這個王朝雍容華貴大氣磅礴,一時間萬國來朝。反觀日本無論在此前或是此後國家分裂戰亂不止百姓流離始終是常態,幾乎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的日本自然仰慕唐朝,那是他們眼中的世外桃源夢中天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雞蛋的時候,不小心被油燙傷,起水泡了,要怎麼做緊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