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預防制度 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或是否接觸不完整的面板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其基本特點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2、強調雙向防護,即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 3、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微粒隔離。 一級預防: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1、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2、 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洗手與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粘膜的防護。 二級預防:適用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留觀室、隔離區的醫務人員。 1、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根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並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2、 進入隔離區和專門病區的醫護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防護服或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病人實施吸痰、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的醫護人員。除二級放護外,還應當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標準預防制度 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或是否接觸不完整的面板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其基本特點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2、強調雙向防護,即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 3、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微粒隔離。 一級預防: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1、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2、 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洗手與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粘膜的防護。 二級預防:適用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留觀室、隔離區的醫務人員。 1、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根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並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2、 進入隔離區和專門病區的醫護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防護服或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病人實施吸痰、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的醫護人員。除二級放護外,還應當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