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樓主形成這種性格的可能原因,遺傳因子:有一類人天性冷靜,淡漠,抑鬱質。多血質,或者生性活潑好動的人往往對周圍的人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在他們對外界進行探索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把自身也投放到所處的環境,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情緒體驗,包括同情,憐憫,強烈的憐憫心。而長時間在相似情境下對於事件處理而培養成的良好習慣,比如善於溝通,懂得如何觀察細微的變化,得體地說出體恤他人的溫言暖語,自然地做出關心他人的舉動,則讓他們在"好奇-觀察-介入-移情-關懷"的良性行為模式下獲得更多的稱讚和認同。而天性淡漠,抑鬱質的人往往在大多數情況下要麼趨向保持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心態,要麼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進行干預。都未曾"介入“事件,何來的同情憐憫投入貢獻?僅僅從表象和行為,完全無法判斷哪一類人更善良更高尚更美好。因為你無法探究每個懂得關懷的人,其行為的形成機制和背後動機。後天形成:除卻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的冷漠是生長環境(家庭,學校社會etc.)無奈造就的。先說社會大環境,比如部分答案提到的整個社會環境信任缺失,好心卻被訛(失足婦女啦,老人啦,弱勢群體啦,都可能成為利用你善心進行敲詐的勒索者)。再說家庭和學校環境,我個人對此體會頗深。在高中以前,天性使然,我的性格猶如所有青春期盲目自信和樂觀的少女般,對任何人事物都懷抱一顆堅決相信,熱愛和無私貢獻的心態。我愛朋友,付出只求讓對方和彼此都開心,不求其他回報。我關心家人,對於父母常年在外對我缺乏心靈層面的溝通和關懷的現實也從無抱怨。遇事積極向上,被學校眾多人熟知因為這個女孩”無論何時都在微笑,大笑,或者狂笑“。然而就是這樣的我,在青春期敏感時期恰好經歷了一些家庭和生活的變故,導致我在高一那年自行啟動了防止受傷的心靈防禦機制。那年的我天真地以為只要不去愛不去投入不去身臨其境,就不會受傷。於是我開始對人事物採取了一種懷疑和遠觀的態度。不再隨便敞開心扉,也失去了爽朗和隨心所欲的笑。從那以後,我的確很少因為外物而受過很重的打擊和傷害。試想被你界定為毫不相關或者關聯度甚低的人事物,怎麼可能給你造成莫大的傷害?最多受自己負面情緒煩擾罷了。結果就是,不再容易受傷的我也不那麼容易快樂了。我的天性和我後天養成的行為模式在不斷撕扯,打架和抗爭。 直到現在我還在努力地從那個自我設定的真空中往外掙脫,因為我寧願做一個會說錯話做錯事卻真誠鮮活的人,也不願意做一個生活在套子裡,做什麼事情都隔岸觀火,明哲保身的人。我想建議樓主去追根溯源,分析一下現在的性格成因,尤其是在自身已經對此產生困惑並且影響到自我認同並懷疑自己”心理有問題“的情況下。有些關懷,不僅僅是給人帶去溫暖和快樂的源泉,甚至可以稱作義務了吧!比如照顧生病的親人etc.(大家覺得呢?)如果你想,請開始採取行動吧,不要矯枉過正,當然也不要催眠自己天性使然blablabla,因為你知道從自省開始,性格是可以慢慢塑造和改變的。不妨從向周圍懂得關心和愛的親人和朋友身上學習一些關懷小習慣開始,和身邊的人慢慢建立起良性的互動模式。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會漸漸體會到擁有關懷的能力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祝好!不要失去想要成為一個溫暖的人的信念,萬一實現了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樓主形成這種性格的可能原因,遺傳因子:有一類人天性冷靜,淡漠,抑鬱質。多血質,或者生性活潑好動的人往往對周圍的人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在他們對外界進行探索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把自身也投放到所處的環境,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情緒體驗,包括同情,憐憫,強烈的憐憫心。而長時間在相似情境下對於事件處理而培養成的良好習慣,比如善於溝通,懂得如何觀察細微的變化,得體地說出體恤他人的溫言暖語,自然地做出關心他人的舉動,則讓他們在"好奇-觀察-介入-移情-關懷"的良性行為模式下獲得更多的稱讚和認同。而天性淡漠,抑鬱質的人往往在大多數情況下要麼趨向保持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心態,要麼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進行干預。都未曾"介入“事件,何來的同情憐憫投入貢獻?僅僅從表象和行為,完全無法判斷哪一類人更善良更高尚更美好。因為你無法探究每個懂得關懷的人,其行為的形成機制和背後動機。後天形成:除卻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的冷漠是生長環境(家庭,學校社會etc.)無奈造就的。先說社會大環境,比如部分答案提到的整個社會環境信任缺失,好心卻被訛(失足婦女啦,老人啦,弱勢群體啦,都可能成為利用你善心進行敲詐的勒索者)。再說家庭和學校環境,我個人對此體會頗深。在高中以前,天性使然,我的性格猶如所有青春期盲目自信和樂觀的少女般,對任何人事物都懷抱一顆堅決相信,熱愛和無私貢獻的心態。我愛朋友,付出只求讓對方和彼此都開心,不求其他回報。我關心家人,對於父母常年在外對我缺乏心靈層面的溝通和關懷的現實也從無抱怨。遇事積極向上,被學校眾多人熟知因為這個女孩”無論何時都在微笑,大笑,或者狂笑“。然而就是這樣的我,在青春期敏感時期恰好經歷了一些家庭和生活的變故,導致我在高一那年自行啟動了防止受傷的心靈防禦機制。那年的我天真地以為只要不去愛不去投入不去身臨其境,就不會受傷。於是我開始對人事物採取了一種懷疑和遠觀的態度。不再隨便敞開心扉,也失去了爽朗和隨心所欲的笑。從那以後,我的確很少因為外物而受過很重的打擊和傷害。試想被你界定為毫不相關或者關聯度甚低的人事物,怎麼可能給你造成莫大的傷害?最多受自己負面情緒煩擾罷了。結果就是,不再容易受傷的我也不那麼容易快樂了。我的天性和我後天養成的行為模式在不斷撕扯,打架和抗爭。 直到現在我還在努力地從那個自我設定的真空中往外掙脫,因為我寧願做一個會說錯話做錯事卻真誠鮮活的人,也不願意做一個生活在套子裡,做什麼事情都隔岸觀火,明哲保身的人。我想建議樓主去追根溯源,分析一下現在的性格成因,尤其是在自身已經對此產生困惑並且影響到自我認同並懷疑自己”心理有問題“的情況下。有些關懷,不僅僅是給人帶去溫暖和快樂的源泉,甚至可以稱作義務了吧!比如照顧生病的親人etc.(大家覺得呢?)如果你想,請開始採取行動吧,不要矯枉過正,當然也不要催眠自己天性使然blablabla,因為你知道從自省開始,性格是可以慢慢塑造和改變的。不妨從向周圍懂得關心和愛的親人和朋友身上學習一些關懷小習慣開始,和身邊的人慢慢建立起良性的互動模式。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會漸漸體會到擁有關懷的能力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祝好!不要失去想要成為一個溫暖的人的信念,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