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棲哈丶

    他的這首代表作《天淨沙.秋思》,全曲不見一個“秋”字出現,卻極好的表現了秋天的淒冷蕭條。這種意境透過清晰的實物畫面展現出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就是這樣的圖景,能夠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無論是以今天的目光來審視,還是古代文人墨客對秋天的感受,總有欣喜也有悽清淒涼之意。但凡能夠觸動人的心靈的作品,都是美的。悽清淒涼肅殺也是一種悲壯之美。

    這首《天淨沙,秋思》很好理解,把它當作敘事的曲子看,說的就是這麼回事: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人相隨一匹瘦弱的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西沉,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此曲表達什麼感情,透過上述分析,一目瞭然。羈旅的孤苦悽清。如果是春暖花開,恐怕不致於此。正因為是萬物蕭條的深秋,毫無生機可言,藤枯了,悠揚婉轉的鳥鳴沒有了,只有那不太吉祥的烏鴉哇哇,更添了幾許淒涼之意。自然之景如此,人物形象加上與之相伴的老馬都和這秋天融為一體,獵獵西風中,人困馬疲的情景歷歷在目。

    作為元代大劇作家的馬致遠,年輕時曾熱衷功名,但總是感到鬱郁不得志。因此他很多時候都是過著那種飄泊不定的生活。這首秋思就是他悲苦淒涼的內心世界的寫照。繁華落盡,只有歸隱,獨守著自己的孤獨寂寥,與自然一體。

  • 2 # 天外來客222790859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第一眼枯藤老樹昏鴉六字三個物像,像特寫鏡頭一般從讀者眼簾眏進讀者的腦海,使人從枯藤、老樹、昏鴉三個悲情老舊的物象,想到滿眼的歲月滄桑。且有的枯藤和老樹糾結纏繞在一起,更有烏鴉站在老樹上夕陽的黃昏下木呆呆的剪影,那是怎樣一幅圖畫?這是靜態描寫,接著轉向第二眼第二副特寫的鏡頭:小橋流水人家,又是六個字三個物像,有一座小橋,小橋下有清清的流水,而且橋邊有一戶人家,又是一幅動人心魄的圖畫,就像我們寫作文一般的描述,十二字不顯山露水的極端巧妙的把時間地點交代了一番,而且在不妨礙表達和情景敘述下完成的。你看看外國所有經典文學和現代詩哪個能做到這些?這就是中國文學底蘊之所以深厚之所以了不起的地方。這同樣是靜物描寫。這還不算完,第三副特寫鏡頭閃亮登場:古道西風瘦馬,又是六字三個物像,一條古道通向村外的遠方,而正是此時一個騎著瘦馬的人在西風吹撫下出現了,這樣三副圖畫立體組合在一起就有了縱深。這樣就有動有靜,動靜結合。

    第四句夕陽西下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即是對以前描述大環境下的點晴,也為引發下句感嘆做了鋪襯。那麼第五句的感嘆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斷腸人在天涯,又是六字,這回不是三個物像,是兩個比較悲情的片語,一個片語是斷腸人,一個片語在天涯,斷腸人本已夠傷心了,而且又強調是在天涯的斷腸人,這個不更使人傷心痛不欲生了嗎?如此二十八字極小的篇幅,卻能完美的做到語言優美,有靜有動,有血有肉,有情有景,寓情於景,真是難得。

    本詩是中國文字和意蘊最優美最形意的經典表達的小詩之唯一。之所以經典,是在於他的用字最少的情況下構圖之多蓄意之多,真可以說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首短詩還在於其意還遠遠不只限於二十八字所陳述的單一內涵,每個人都能從此詩中獲取不太一樣的感受和想象內容,是言不可完意不可盡的。其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是好不誇張的。

  • 3 # 使用者60397079085

    《天淨沙 秋思》描繪什麼樣的圖景,抒發什麼樣的感情!

    《天淨沙 秋思》是元人馬致遠的作品。

    馬致遠其人,曾為江浙行省務官,晚年隱退。其為元曲作家,曲詞豪放灑脫,故為元曲四大家之一。

    《天淨沙 秋思》是馬致遠的成功之作,被稱為“秋思之祖”,可見其作品之高妙。我們先溫習一下這首作品: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此曲描繪了什麼樣的圖景呢?試看:

    枯藤纏在老樹上,老樹上蹲著黃昏時準備棲息的烏鴉。一座小橋,橋下流水潺潺,溪岸不遠處一戶農民家的小廬。古老的村道上,西風蕭瑟,一位旅人騎著瘦弱的馬兒走過。此時,正值夕陽徐徐下落,在他鄉遊歷的人憂傷悽楚的心情,就好比要斷了腸的一般。

    枯老的藤,老殘的樹,黃昏的鴉,小小木橋,潺潺流水,貧困人家,古老的路,獵獵秋風,瘦弱的馬,將落夕陽,斷腸的人,共同構成一幅旅人遠行圖。

    此曲抒發什麼樣的感情呢?

    “枯藤”,唯秋天有之,“老樹”,唯樹之末年為之,“昏鴉”,乃黃昏為之,“小橋”,唯落後貧困之鄉村有之,“流水”,雖江海皆備,然山野窮村的小溪卻不同之,“人家”,定非城中市民,而是深山農家,“古道”,亦當屬落後山寨之物,“西風”,唯山野者更具蕭條氣象,“瘦馬”,僅經濟薄弱者騎之,“夕陽”,黃昏方能有之。

    以上十種物象,“流水”、“西風”和“夕陽”我們把它劃歸“動”物,其餘七種物象劃歸“靜物”。所以,在寫作方法上就是動靜結合的。而前三種物象和第七種物象都具備一種特點,就是:秋天才有。愁由何來?愁由“秋”來。題目為《秋思》,要思則必有心,“秋心”結合則為“愁”也。秋思必致秋愁。作者所使用的各種物象組合在一起,必使人產生一種孤獨悽慘的心理感受,再加上又是從他鄉經過,沒有親熟之人,從而產生斷腸之極度感覺。因此,作品抒發的思想感情可以表達為四個字:淒涼苦楚!

    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不過是為了點明題意而已。其實,作者要表達的意念,早已經在先前的物象中得到反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魚肚子翻過來了,但沒死,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