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晴愛睡覺

    姜子牙是西周建國的總軍師,因為功高封於齊國,專伐諸侯;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輔佐周成王平定叛亂,坐穩天下;

    他們的治世方略都比較高明,但是再怎麼高明的人也管不到三代以後的事情!

    我來講一個姜子牙和周公論政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姜子牙和周公都是極厲害的人,在治理國家的理念上,卻有很大的分歧。

    兩人為此還吵了起來,誰也沒能說服誰。

    事情是這樣的:西周開始分封時,姜子牙分到了齊國,而周公的封地則是齊國旁邊的魯國。姜太公將前往封地,臨行前向周公道別。他對周公說,“你打算怎麼治理魯國呢?”周公告訴他:“我將會尊重位高權重的帝王和其他諸侯,同時努力提拔有血緣關係的人來治理國家,給宗親們更多的信任。”

    姜子牙聽完之後,微微一笑。“你打算只依靠有血緣的人治理國家,那麼人才可選擇的範圍就小,很難找到經天緯地之才,魯國的後代必然難以成就豐功偉業,後世必定只是一個弱國而已。”

    周公聽完姜子牙的話之後,又請教他會怎樣治理齊國,姜子牙揮舞著衣袖,豪情萬丈的說道:“我將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不考慮他的地位,家室和名望,只看重他的能力。我會鼓勵人才之間的競爭,然後選擇最強者幫助我的子孫治理國家。”這就是任人唯賢不問道德的做法,後來被曹操所繼承。周公則說,“那您的後代恐怕會被能幹的臣下劫殺,有被人篡國的危險。”

    兩人堅持各自的觀點,最終不歡而散。

    不過,齊魯兩國的命運完全按照二人的預測軌跡發展。齊國由於任人唯賢,真正的人才得到了重用,所以國力迅速強大了起來,到了齊桓公的時候,更是成為了春秋第一個霸主,號令天下,威風八面;而這時的魯國由於只重用有血緣關係的姻親,真正有能力的人很少能進入最高決策層,所以國力一天天衰弱下來,只能靠依附強國才能生存下來。

    然而,齊國由於選拔出來的人才能力太強,又懂得收買人心,慢慢地將國君架空,當姜子牙的後代傳到第二十四代的時候,權臣田氏家族興起,國君懦弱無能,田氏家族乾脆殺了國君,篡國自立;而魯國雖然國力貧弱,但由於當政者都是周公的嫡系子孫,彼此之間都是血緣姻親,所以雖然內亂不斷,但權力一直掌握在周公後人的手中,一直傳了三十二代,直至被齊國吞併。

    歷史的發展驚人地印證了數百年前姜子牙和周公的預言

    分享知識,手留餘香!喜歡的點個“關注”唄

  • 2 # 雲鶴166082174

    呵呵,你很有頭腦,想的很遠且夠大。不過和現實豪無關係了。

    我想他們都盡心盡力的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了。

  • 3 # 楊柳青青春之聲

    歷史上齊太公呂尚與周公旦他們都是治世奇才,謀略過人,經緯略世的能力成就了周朝的天下,從他們的治世方略上來看很顯然姜太公要遠高於周公旦。姜太公呂尚完全是自己能力的比拼,傑出的表現征服了周文王姬昌,使周文王姬昌一步步實現了他的周天下的夢想。姬昌是什麼人?他生而有聖瑞的祥兆,德性昭然,德譽諸侯,以至於諸侯間的紛爭都需要姬昌這樣德性賢能的人來裁決,以此一些小的諸侯各個都信賴周文王姬昌。姜太公呂尚能夠讓姬昌尊為太師,可見姜太公呂尚的能量是多麼的強大。他到了周武王繼位又以姜太公呂尚為師,他整武練兵、奇謀劃策,為贏得周天下的建立開始了充分的準備,為了完成文王的大業,姜太公統領眾兵,東征商紂,揮師於盟津,周武王在他的輔佐之下一舉打敗了商紂王,從而建立了強大的周朝,這些功績是姜太公呂尚人生最耀眼的成就,他的治世方略遠超於周公旦。

    周公旦之所以能夠在周朝頂天立地,帷幄朝政他的很大程度是有賴於周武王,因為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當然,周公旦這個人是非常有名的賢德之士,一生賢能,為國為民,有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自己曾經說過我洗一次頭髮要三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三次吐出來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的賢人。你看這樣的朝內中樞大臣在歷史上真是不多見啊,周公賢能,泱泱大德,確實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光輝典範,但要與姜太公呂尚比擬治世方略或曰稍遜一籌,姜太公呂尚更多的是在建立國家上的偉略,而周公旦更多的是表現在治國方面的成就,世上多有讚美周公旦的德性,而開創周朝天地的是姜太公呂尚,各有所長,能人治世,一家之言爾。

  • 4 # 主天安

    姜太公和周公,兩位蓋世奇才的治國方略,各有千秋,後世絕難分其伯仲。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姜太公和周公,曾有一件事,可以引發深思。

    武王徵商,論功行賞。周公被冊封魯地,姜太公被冊封齊地。

    齊地有一個名士,叫華士。華士當屬狂士之流,上不臣服天子,下不結交諸侯,競然博取天下賢名。倍受時人讚譽。

    姜太公派人相請三次,華士皆不買帳。姜太公遂命人將華士誅殺。以彰權威。

    周公聞之,便問姜太公:華士乃齊國高士,你怎麼把他殺了呢?

    姜太公回道:不臣服天子,不結交諸候的人,我還能使他臣服?還能和他結交嗎?

    姜太公解釋道:凡國君無法使之臣服,不得結交的人,都是上天要遺棄的人。我召他三次都不來,則是叛逆之徒!

    最後,姜太公說::把這類上天棄民,人間逆民,標榜為高士魁首,放縱人們效法?那麼好吧,還要我這個國君有什麼用呢?

    這個典型的歷史故事,說明在其位,必謀其政,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周公站在魯國的位置上,欣賞華士高士的虛名。

    姜太公站在齊國的位置上,彰顯國君的絕對權威!

    假如華士是魯國名士,但不知周公如何處置。

    縱觀歷朝歷代,膽敢三逆國君之命的高士狂士,會遇到周公嗎?

    換言之,周公會容忍狂士嗎?

    再次切入正題,在其位,必謀其政!周公僅僅不在其位,所以,沒有站在齊國的高度,謀劃齊國的治國方略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還能拿到總冠軍麼,如果再拿一個能超越喬丹麼?